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二战后日本的皇室外交(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张茜红 参加讨论

最后,在皇太子夫妇出访国外的同时,裕仁天皇在国内则“沿着政府的招待外交政策展开了招待外国宾客的招待外交。”(14)1955年接见西哈努克,1956年接见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赛拉西。此后,访日并得到天皇会见的外国元首逐年增多。这与皇太子明仁出访相映衬,为裕仁天皇的元首化外交的登场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阶段(1971年到1989年)。进入70年代,对日本皇室来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美苏争霸开始由美攻苏守转向苏攻美守,美国虽然仍能庇护日本,但日本在所谓的自身安全方面已不得不适当地自谋出路。这为日本政治、外交的自主性提供了前提。第二,随着第三世界的形成,日本、西欧的崛起,世界多极化格局日趋明显。这为日本外交拓宽了国际舞台,注入了新的内涵。第三,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支住。以此为背景,日本政治家的腰板也开始挺得笔直板硬。第四,经过第二阶段皇太子夫妇的铺垫,皇室的国际威望也有所提高。这样,养精蓄锐20余年的裕仁天皇终于集一切变化之大成,气宇轩昂地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裕仁出访以何种身份?是元首?宪法并未载明。是普通官员?宪法又定其为国家的象征、国民统一的象征。就这样,裕仁开始以含糊不清的身份周游列国。但他所到之处受到的礼遇是国家元首,他出访的主要任务也是对主要访问国国家元首访日的答访或互访,他实际发挥的是国家元首的作用。再加上日本政府、自民党又有意“实现天皇元首化”。(15)因此,我们称这一阶段为裕仁天皇的元首化外交。
    1971年9月27日到10月14日,以外相福田纠夫为首席随员,天皇夫妇访问了英、法、西德、瑞士、荷兰、比利时、丹麦七国。且不说这次出访对加强日欧合作,开辟西欧市场作用如何,仅就皇室而言,这次访问就意义重大。首先,作为现任天皇出访他国,在日本皇室史上尚属首次;其次,因为“这次天皇访问欧洲,兼有对比利时皇帝和西德总统的答谢,以及与英国伊丽莎自女王的互访,因此,作为日本元首访欧的政治色彩极浓。”(16)即“战后天皇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被首次公开确认。(17)”第三,在访欧归国途中,以天皇坐机需要加油为由,临时降落美国,尼克松总统出面迎接并为修复美国对华越顶外交造成的日美关系的裂痕邀请天皇访美。这为天皇正式访美做了准备。
    裕仁访欧时,会见了各国元首,和元首一起检阅仪仗队,所受欢迎可算空前。但欧洲人民并未忘记旧日伤痕,在英国,裕仁遭到黑披风和西红柿的袭击,种下的纪念树当天晚上就被砍得乱七八糟;在荷兰,天皇专车的玻璃被砸得粉碎。这一切恐怕是裕仁天皇始未料及的。
    1975年9月30日到10月4日,裕仁夫妇实现了对美国的访问。这次访问的意义在于;第一,比较成功。裕仁吸收访欧的教训,在访美前,破例六次会见美国驻日的新闻记者,通过新闻媒体向美国宣传天皇的和平性,提高其威望。访问过程中,表明了对那场“不幸的战争”的“悲痛”不对战后美国的感激,向华盛顿惠灵顿公墓敬献花圈表示谢罪。这些行为深受美国人的欢迎,以致于裕仁夫妇能面带微笑地参观迪斯尼乐园,进行所谓的“微笑外交”。其次,这次访日是在田中——尼克松会谈,决定实现美国总统与日本天皇互访后,作为对1974年11月福特总统访日的回访而进行的,因此,它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天皇的元首地位,使天皇的元首性在外交实践中进一步得到确认,实现了天皇元首化的“质变”(19)。第三,这次访问发生在美苏争霸,苏联渐强,因越战和水门事件美国被弄得焦头烂额之时,因此,这次访问使美国对日本这个“忠实盟国寄予希望”,并把“天皇访美看成是加固这一同盟的纽带”(20)。即既使从美国方面来看,这次访问也巩固了日美同盟关系。
    进入70年代,裕仁天皇在国内的招待外交更是活跃。从50年代的每年一次猛增到25次之多。在访日并受到天皇会见的国家领导人中,重要的要数1974年11月作为美国现任总统首次访日的福特,1975年5月访日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夫妇,1978 年10月访日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1983年访日的美国总统里根和1984年9 月访日的韩国总统全斗焕等,而把招待外交推向高潮的当属裕仁天皇的临终贡献——葬礼外交。
    1989年1月7日,裕仁驾崩,2月24日举行葬礼。为参加裕仁葬礼, 各国首脑和使节云集东京,其中有美国、法国、意大利、肯尼亚等国的总统,有瑞典国王、英国菲力蒲殿下、韩国总理、中国外长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163个国家、地区和27 个国际组织的首脑和使节。仅此足以表明经过战后半个世纪的努力,日本、日本皇室及天皇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和威望。新天皇明仁自21日起开始会见各国元首和使节,葬礼完毕后又重点接见。仅25日一天就在皇宫竹之间分别会见了布什、 密特朗等13个国家的首脑。葬礼外交使明仁大显身手,宣告了裕仁元首化外交的完成和结束,同时也拉开了平成外交的序幕。
    第四阶段(1989年—)。裕仁天皇驾崩的当天,明仁即位,改元“平成”。新天皇和雅尔塔体制瓦解后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为皇室外交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新的活动舞台。集30余年外交经验的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完全成为皇室外交的主角,我们不妨取明仁天皇的年号称(19)89年以后的皇室外交为平成外交。
    平成外交的重大举措有二:一是1991年9月26日到10月6日,明仁夫妇访问了泰国、马来西来、印尼三国,实现了在位天皇对亚洲日本军国主义的前受害国的访问。这次访问虽然是“为日本在亚洲发挥新的作用开辟道路”(21),但也具有“把日本侵略亚洲地区的过去埋葬”(22),使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来”(23)的作用。虽然“这次访问仅仅是礼仪性的”(24),但它毕竟开创了天皇与亚洲国家的正式和解。其二是1992年10月24日起明仁天皇夫妇在副首相兼外务大臣渡边美智雄的陪同下,历时六天,访问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访问期间,受到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明仁在致杨尚昆主席的答词中也明确了近代那段不幸时期的责任(25),比起死不认罪的乃父裕仁,明仁天皇更有勇气。这次访问不但将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纪念推向顶峰,而且也算了结了近代以来中国与日本皇室的恩恩怨怨,实现了皇室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明仁自1953年出访英国以来,曾访问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称得上善搞外交的天皇。未来的平成外交仍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我们期望明仁天皇能象其年号的含义那样,为实现国内外、海内外的和平做出贡献,也为“促进日中间以相互信赖为基础的友好关系”(26)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