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远东战略(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战线》 刘志青 参加讨论

二、向外蒙古和新疆派驻军队,建立同盟军
    苏联政府在与国民党政府改善关系、建立抗日同盟的过程中,加紧同外蒙古及新疆改善关系,并以同盟者的身份派兵进驻这些地区。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蒙古曾经被沙皇俄国所侵占。十月革命后,列宁两次发表对华宣言,放弃沙俄在中国所攫取的部分权益,其中包括归还外蒙古,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苏俄反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战争爆发,以及中国北洋政府的顽固态度,外蒙古并未真正回归中国。1921年,应外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的请求,俄蒙签订友好条约,确定双边关系,苏俄向外蒙古派驻军队。这样,外蒙古实际处在与中国政府若即若离的半独立状态中。从当时看,外蒙古人民在当地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反对反动的中央政府,建立革命政权,是一种进步与革命的表现。由于这种半独立状态,苏联能够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继续与外蒙古保持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已感到远东的形势紧张,更知道来自西方的压力也很大。但是,它希望与之建立抗日联盟的国民党政府却缺乏改善中苏关系的诚意。于是,苏联在加强远东防务、与国民党政府改善关系的同时,以极大的精力促进苏蒙关系。1934年11月27日,根据外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的请求,苏联与外蒙古签订君子协定。该协定规定“缔约一方一旦受到军事进攻时,对方应予以帮助和支援。”1936年3月12日,苏蒙又签订了《苏蒙互助议定书》。双方议定,在外蒙古和苏联的领土一旦受到第三国侵犯的威胁时,外蒙古“人民革命政府”与苏政府有义务立即就此情势共同协商,并“采取为他们领土的保卫和安全所必要的一切措施”。双方约定,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军事攻击时,他们应“互相给予各方面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在内”(《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57页)。苏俄早在1921年就开始向外蒙古派驻军队,但数量并不大,而且不久就陆续撤走了。在远东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苏联虽然想再次出兵外蒙古,与其建立联防,但它顾及到改善中的中苏关系和苏日关系,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决不贸然行动。事实上,使苏联犹豫的时间并不久。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苏联答应向国民党政府提供各种援助,同时也在考虑继续巩固苏蒙同盟,适时派兵进驻外蒙古。1937年9月初,苏联武装部队终于成建制地开进外蒙古, 与外蒙古人民军队一起共同防守军事要地,尤其是布兵于外蒙古与“满洲国”之边境线上。
    对于苏联向外蒙古派驻军队一事,日本情报机关很快就知悉了。但是,日本急于南下太平洋,当时的主攻方向是中国华北、华中、华南,所以,对苏联的军事行动暂时未给予理睬。1938年10月,日本军队占领华中武汉和华南广州等重要城市,其战略目标尚未完全达到而军力已不足,战略相持阶段到来了。日本想在南下力量尚感不足的情况下,试探一下苏联的态度,唆使伪满洲国军队在外蒙古边境频繁地制造摩擦,最终导致了1939年5月至8月的哈拉哈河事件(也称诺门罕事件)。事件的经过是:外蒙古边防军骑兵5月11日在哈拉哈河东岸巡逻时,突然遭到伪满洲国边防部队的袭击,被迫退回西岸。此后,双方增兵,并且发展到有关东军及驻外蒙古苏军参加的大战。尽管事情的起因仅仅是一点小小冲突,但它是日本亲自导演的军事行动。对此,苏联的认识是清醒的。它认为,这次事件完全是日本政府的试探与挑衅,是令苏联政府难以容忍的。因此,它联合外蒙古军队,出动数万官兵、数百辆坦克、上千架次飞机和大量火炮,对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以严厉打击,迫使其退回发动冲突前的原地。1940年7月9日,苏蒙满日四方代表在莫斯科缔结蒙满边境协定,外蒙古恢复了先前被日本和伪满洲国侵占去的领土。这场冲突以苏联、外蒙古的彻底胜利而告终。对于苏联来说,哈拉哈河战役胜利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帝国主义日本与外蒙古之间地方冲突事件的范围。它说明,苏联虽然暂时无暇东顾,但是,它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不容任何国家侵犯。哈拉哈河战役后,苏联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及苏联在远东的边境未再出现大的冲突。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联在外蒙古扶植亲苏势力、派遣自己军队的同时,对新疆也十分重视。在近代史上,新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十分松散,但与外蒙古相比,尚未发展到半独立状态。但是,苏联同样对新疆插手较早。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新疆内讧不断,最后大权落在军阀盛世才手中。盛世才为了保持新疆的特殊地位,决定采取亲苏政策。为了讨好苏联,他在新疆推行包括“亲苏”在内的六项改革措施,并请求苏联红军进行驻新疆,帮助他稳定局面。盛世才的举动博得苏联的好感,使苏联在远东又多了一个伙伴。1934年1月,苏联红军1个团开进新疆(包尔汉:《新疆五十年》,文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9页)。后来,又陆续开进了一些部队。
    应盛世才的请求,苏联还向新疆派遣了大批军事教官,不仅训练战术,还开办航空、坦克、通讯等技术学校,培训专门人材。1937年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一部进入新疆后,就曾以“新兵连”的名义参加集训,有的学了无线电,有的学了航空技术,有的学会开汽车。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援助,为保证运输安全,苏联红军亲自押运护送,沿途派驻了更多的部队,著名的“红八团”(其实远不止1个团的兵力),就驻扎在哈密一带。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在远东的部队略有减少。 盛世才的反苏反共面目逐渐暴露后,苏联红军在新疆的驻防受到限制。后来,中苏关系也逐渐恶化,驻新疆的苏军部队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全部撤走了。
    苏联在外蒙古及新疆派驻军队,建立联防,使日本侵略者无法越过这些地区向苏联进攻,保障了它的远东安全。但是,苏联长期扶植这些地区的结果,使外蒙古最终脱离中国而宣告独立,使新疆处于很特殊的地位,这又是分裂中国的恶果。
    三、同日本政府达成某些妥协,求得远东的暂时和平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为加强远东防务,采取了如下措施:(1)增强特别远东军。为解决兵员问题,决定老兵延期服役1年; 把沿海州方面各部队编成沿海集团;将许多民房征用作为兵营。(2)编成远东海军。1932年4月21日,苏联下令编成远东海军。由于舰艇较少,没有编成舰队,故未命名为远东舰队。(3)构筑碉堡阵地。1931年冬季刚过,苏军就开始在苏联边境构筑各种火力工事。(4)将不喜欢苏维埃政府的人实行拘捕或送到内地安居。
    苏联加强积极防御,并不意味着想同日本对抗。因此,“九·一八”事变后,苏联政府宣布支持中国抗日,表明它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不能袖手旁观。但是,苏联同时也在观察日本的反应和国民党政府的抵抗态度。苏联的打算是:如果日本不进攻苏联,它也尽量不同日本发生直接冲突,以免过分消耗自己的实力;如果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日本的侵略,苏联也不一厢情愿地支持中国,以免在将来改善苏日关系时偏离太远。苏联的这一做法与当时所处的孤立局势有关。苏联自诞生之日起就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尤其是面对法西斯主义的挑衅,从30年代初就呼吁建立国际集体安全体系,但一直得不到响应,同英、法、美等西方大国谈判数年无结果,最后以谈判破裂而告终。面对关东军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并没有给予反击,而是拱手让出大量的领土与主权。鉴于此,苏联政府后来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宣布:“苏联政府不干涉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任何冲突(〔日〕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因此,当原东北军将领马占山、苏炳文等人在抵抗关东军侵略失败退入苏联境内后,苏联政府虽未将其引渡给关东军,但也未给予应有的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