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外交关系恢复以后,日本政府极为不满。但是,它无法像解决东北问题那样去教训苏联。于是,它开始在中东路上寻衅。中东路,是清朝末年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铁路。根据协定,该铁路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归中俄两国共有。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其中一部分,即长春至大连段的所有权。现在,日本政府唆使关东军在该路制造事端,使其不能正常营运。此时,原属中国方面所有的另一部所有权则转移到伪满洲国的名下。苏联见中东路已再无利可图,而且还试图同日本改善关系,因此决定将中东铁路中属于苏联的那一部分转让给伪满洲国。苏联转让中东路换得了暂时和平,避免了苏日之间的直接对抗。 但是,由于关东军受法西斯主义的煽动,对苏联的仇视情绪与日增长,最终导致1935年6月3日的“杨木林子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关东军打死苏军士兵1人,缴获军马2匹。这是苏、日军队首次交火。苏联和日本两国政府极为重视, 都无意扩大冲突,战火便很快熄灭了。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多次请求苏联成建制地派兵参加对日作战,并且在报纸上一再透露苏联将在必要时出兵。但是,苏联出于自己的考虑,暂时并不打算正式出兵。日本对苏联出兵十分恐惧,一再试探苏联政府的态度。1938年,台儿庄会战期间,日本军方发布消息,称已在战场上发现苏联军人。对此,苏联政府立即作出反应,正式辟谣,声明“苏联未派军队及任何独立部队前往中国参加作战。”(《新华日报》1938年4月6日)而实际上,苏联对中国的全面抗战并没有袖手旁观,从1937年秋至1942年春,派遣了数以千计的专家、顾问,不过,总军事顾问是以驻华武官身份出现。专家和技术人员、飞行人员是以志愿者身份出现的。 对于中国政府的贷款请求及军火援助的请求,苏联也给予了极大的满足。但是,这一切也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当时,苏联援华物资由哈萨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图经新疆运往中国抗日前线,具有良好的地利条件。对此,日本虽已估计到,并且在太原设飞机场专门侦察与破坏这一国际运输线。但是,苏联运往中国的军火大部分在夜间进行,日本飞机始终没有发现。 苏联虽然向中国政府提供了巨大援助,但并没有向日本宣战。日本政府认为,这是苏联政府的忍耐。但是,究竟有多大忍耐度,这是日本政府最为关心的事。它苦于无从探究。1938年7月29日,苏日军队在张鼓峰发生冲突, 日本政府认为这是试探苏联的好机会,便大打出手,扩大事态。此时,中国正面抗日战场正酝酿武汉会战,苏联也决定就此次冲突教训一下日本人,既表明苏联对苏日冲突决不退让,又可钳制日本进攻华中武汉的兵力。于是,苏、日双方出动数万兵力,大战半月。最终,苏军获胜,日军大败。8月11日,张鼓峰战事平息。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减轻了苏联的东线压力,使它以主要精力对付西方法西斯主义的入侵。即使在苏德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苏联在远东也是平安无事的。但是,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分裂局面,国民党顽固派仍然不忘“溶共”、“防共”、“限共”、“反共”,不断制造国共摩擦。苏联不无道理地担心,一旦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远东的形势又将如何发展?基于对本民族利益的考虑,苏联政府决定直接同日本谈判,争取签订一个条约,达到苏日关系的暂时缓和。苏联曾于1939年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争得了西线的暂时和平,同时也是对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主义”的抗议。现在,苏联再走类似苏德谈判之路,其用意也无非同日本改善关系,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尽管苏日谈判十分艰难,但苏联充满信心,不断向日本输诚,甚至答应日本代表提出的北方四岛等归属问题可进行谈判的要求。经过半年多的谈判,最终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签订后,斯大林破例亲自欢送日本政府首相松冈洋佑登上火车。多年以来,人们对《苏日中立条约》褒贬不一。的确,这个条约曾使日本人得意忘形,使国民党万分沮丧,中国的投降派也再一次活跃起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频临破裂的边缘。但是,从苏联方面来看,签订这个条约使它赢得远东的暂时和平,为集中精力对付德国法西斯创造了条件。同时,还应该看到,这个条约签订于“皖南事变”之后,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武装的所做所为,也是一个挑战。 四、同英美达成协定,苏联红军出兵远东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苏美英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到来,远东成为苏联最关心的地区。过去,远东一直是苏联所担忧的地区。但是,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它不得不将主要力量先集中在西部。现在,苏联决心在取得同盟国一致同意的时候,适时派兵消灭远东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创造一个和平、宁静的远东。 1945年2月,德国投降在即,日本投降也为期不远。为协调反法西斯力量、 加速法西斯的覆灭、建立战后和平安全体系,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谈。在这次会晤中,远东问题成为讨论的重点。罗斯福、邱吉尔想为本国在远东争得较大利益,但他们认为德国法西斯被消灭后,日本的军事力量还相当强大,如果苏联出兵,“至少可以减少50万美国军人的伤亡”(转引自邓蜀生:《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因此,他们决定放弃一些即将得到的利益,换取苏联出兵远东。如前所述,苏联对远东的忧虑由来已久,如果能彻底摧毁关东军,建立远东的永久和平,这是它最为关心的事。斯大林摸透了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心理,毫不客气地提出苏联出兵的条件。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如下协定:(1)外蒙古的现状予以维持。(2)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帝俄的权益,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由中苏合办;须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千岛群岛交给苏联(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第2册,台北1981年版,第54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