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俄罗斯地区人与自然(4)
十六世纪末,捕获海龙成为优惠村的居民们只好转业,改行从事其他经济项目。原因是这种野兽已供大于求。到了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海龙生存地的这种动物锐减。在巴什基尔,第聂伯河流域的海龙数量也减少,在人烟稀少的沼泽地带和索热谷、伊普季河流域还保存着海龙。 在伏尔加河上游区域和一些大城市,珍奇鱼类品种已被捕捞得越来越少,减少的原因,是人们无度的掠杀和捕猎的结果。根据有关考古学家考证,当今我们这个时代同古代俄罗斯和铁器时代相比,各种野兽、鸟类和鱼类的数量要少得多,动物群这种衰败是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一世纪——十五世纪,在莫斯科奥卡河、卡梁吉美河捞出八条鲟鱼,平均长度为一百四十五厘米。而到了十七世纪,奥卡河十条大鲟鱼的平均长度只有一百零四厘米了。记载这方面有关可靠的材料很少,伏尔加河上游那“不体面的女皇”的皇家鱼池里和奥卡河里早就有三米长的白鳇鱼,巨大的白鳇鱼有五米到六米长。据耶·阿·彻普克娜和里·伊·索卡罗娃文字记载,十一世纪——十四世纪,莫斯科河里可捕捞到白鳇鱼,到了十五世纪,这种鱼已经消失了,在奥卡河和射卡谢纳河内找到了这种鱼。 动物世界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森林草原地带。在十八世纪末,野牛已经完全消失了。早在十六世纪,巴多里和顿河流域一带狍子已经越来越少,应用极广的麋鹿和天鹅越来越少。当时使用的是原始的农业技术,高层次的土壤,没有植物复盖,加固土层,到了春汛,雨水冲刷河堤,特别是有的地区,例如:诺夫哥罗德下游,十七世纪初,出现了大量的谷地,使河床加高,沉积淤泥,同时农业环境不断扩大,其后果是,到了汛期,河里的水剧增,聂日里的河水越来越浅,使那些中小河流不能运行。在九世纪——十一世纪,雅乌吉河完全可以航行,到了十二世纪,它逐渐失去航运意义,雅赫罗么河在十三世纪——十五世纪还是航行的主要航道,到了十七世纪,能在这条河上航行已是很困难的事情。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推行建设大面积的堤防坝和河坝。修建新的河堤坝,踏毁了许多道路,停止了船泊的运行。俄罗斯《国民会议法典》里有文字道“十七世纪末,莫斯科河上修筑了越河的大石桥,配备着给水设施的建筑物,若想穿行莫斯科河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修建河堤和河坝挡住了鱼路。到了秋季池塘中的水速开始缓慢。具备了湖泊水库的条件,这样为部分地区农业水利灌溉创造了条件。莫斯科地区就有许多这样的停水泊,十七世纪这样大的池塘不少于八个。在沙皇伊兹玛伊罗夫领地,就有三十七个大大小小的池塘。在涅哥里河上不少于三个,十七世纪这三个水池里的水是由波列斯尼亚河水供给,其中一个池塘的池坝是石头砌的。十七世纪七十年代,莫斯科地区人工挖掘的水池塘约占地一公顷。加工山羊皮工艺场木制排水管通向雅吉乌河。 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人们开始积极地寻找那些有价值的矿藏。扩大寻找各种矿藏的种类,寻找各种类的粘土、沙、石灰石、花岗石、沙岩和各种矿石等等。纳·纳·瓦拉尼娜的文字记载,1367年,建筑克里姆林宫用去十一点二万吨的白石头。十六世纪末,建设白城内的各种建筑物,用去的岩石总体积和耗掉的总劳动是克里姆林宫的四倍到五倍。这是由戈·波·拉德舍娃和莫戈拉波纳维奇统计的。十六世纪,修筑大规模的土城围,莫日伊斯克的克里姆林宫就有三十米高。十七世纪修筑防守性质的大围城从乌斯玛尼的远东城到伯拉果斯科,先用斧头砍出围城界线痕迹达六公里,上沿宽达三米至四米半。为建造这个土围城用泥土十万立方米。 人们耕种土地为自己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但对于那贫瘠化的土壤,并没有给予任何补偿。人不自觉地经常地用劳动去封锁大自然的机制,给自己带来了危害。新开垦的处女地,经二、三年的播种,会伴随着农作物生产出无用的植物种类——莠草。杂草复盖原野和森林,加上家畜的消耗和践踏。优良种类的植被越来越少。 阿·纳·弗勒莫左夫的阐述很有说服力,他指出:俄罗斯的莫斯科区域,瘟疫为什在人口稠密的伏尔加河和克利亚济马明斯科河之间流行。 瘟疫传播的时间是1351年、1352年、1418年、1421年、1571年、1654年。生活和繁殖在农村农舍的褐家鼠是瘟灾的传播媒介。俄罗斯的南部是褐家鼠的故乡。莫斯科地区的纬度自然条件是不能使褐家鼠生存的,莫斯科冬季户外寒冷,它们只好迁居,成为伴随人类同居的啮齿动物。褐家鼠就生活在居民居住的村镇里,在这里寻觅食物,防御寒冷。这种动物繁殖力很强,可以随便咬坏木制的地板和木板墙,这种机敏的啮齿动物给人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十四世纪——十七世纪政府专门颁布了保护大自然的措施,虽然这种条例处于萌芽状态,但还是存在的。莫斯科的四郊,十六世纪,有文规定,只允许沙皇和地主进行狩猎。十五世纪末,约在1475—1500年,很多封建主,大公都获得了允许控告农民砍伐森森的特权书。他们可以巡视和检查堤坝、道路、田野是否被水淹没,谁放火烧毁森林、毁掉野蜂饲养场和捕海狸的基地,违者需要赔偿损失和进行罚款。 具有特殊性质的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的提出很重要。我们看到的历史长河是自然财富的耗尽。当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尖锐的提出来,今天不能不重温历史的课题。 注释: ①梁赞州:是原苏联的一个州名。 ②森林草原:半森林半草原。 ③奥波来:原波兰一个省会名。 ④苏兹达利:原苏联一个州。 ⑤伯朝拉:原苏联一个州名。 译者附言:本文原载《大自然》杂志1976年第12期。亚·弗·杜罗夫是前苏联伊尔库斯克国立大学历史研究室副教授、历史学硕士,是研究俄罗斯封建制度下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专家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