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问题上的观点(2)
宗教在与科学的冲突中,不断地被削弱。关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指出:“随后,自然科学成长起来了,它给思想和实际生活以巨大的影响,并且在近代进一步削弱了各族人民的宗教感情”⑨。这里至少有两点需要阐明:1.宗教在与科学的冲突中,几乎每次都是以宗教的失败而告终,这就使许多人对宗教丧失了信心,至少不象从前那样虔诚了。2.宗教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这特别是在中世纪,它几乎主宰着人们生活的一切。但近代以后,科学发展起来了,它不仅给人们的认识以重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实际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使宗教的作用相形见拙了,也就等于被削弱了。 爱因斯坦认为,宗教的作用可以被削弱,但它永远不会被科学所驳倒,因为它总是能够躲进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里去。但爱因斯坦确信,利用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来为宗教辩护的行为,是不足取的,而且也是可悲的。“因为一种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只能在黑暗中站得住脚的教义,由于它对人类进步有着数不清的害处,必然会失去它对人类的影响”⑩。 四、科学与宗教的互补 爱因斯坦指出:“宗教同科学之间真正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吗?宗教能被科学代替吗?多少世纪以来对这两个问题曾引起不少争论,事实上还引起残酷的斗争。依照我自己的见解,无可怀疑的是,对这两个问题作冷静的考虑只能得出否定的答案”(11)。这就是说,宗教与科学之间不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宗教也不能被科学所代替。不仅如此,爱因斯坦还认为,宗教与科学有互补的一面,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情同手足,和平共处,互相促进。 第一,科学与宗教各有自己管辖的范围,但在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指出:“对于科学,就我们的目的来说,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科学直接产生知识,间接产生行动的手段。如果事先建立了确定的目标,它就导致有条理的行动。至于建立目标和作出对价值的陈述则超出了它的作用的范围。科学从它掌握因果关系这一点来说,固然可以就各种目标和价值是否相容作出重要的结论,但是关于目标和价值的独立的基本定义,仍然是在科学所能及的范围之外”(12)。“至于宗教,则相反,大家一致认为:它所涉及的是目标和价值,并且一般地也涉及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感情基础,只要这些不是为人类的不可改变的遗传下来的本性所预先决定了的。宗教关系到人对整个自然界的态度,关系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理想的建立,也关系到人的相互关系”(13)。“……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理解宗教和科学,那末它们之间就显得不可能有什么冲突了。因为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可是在它的范围之外,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仍是必要的。而与此相反,宗教只涉及对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评价:它不能够有根据地谈到各种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4)。 根据爱因斯坦的论述,我们可以把科学与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管辖的范围概括如下:1.科学是建立在感觉经验基础上的思想,它要寻求感觉经验之间的规律。2.科学作为知识,它是对感觉经验之间规律的描述;作为手段,它可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3.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自然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至于建立目标和作出对价值的陈述则超出了它作用的范围。4.科学所掌握的因果关系,可以就各种目标和价值是否相容作出重要结论。5.宗教涉及的是目标和价值,也涉及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感情基础。这就是说,宗教为人类提供了奋斗目标,这种目标在不同宗教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宗教也为人类提供了价值尺度,即那些是善的,那些是恶的;那些是好的,那些是坏的;那些是应当做的,那些是不应当做的。宗教还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感情基础。例如,一些宗教徒为了坚持某一目的或达到某一目的,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种精神和感情,无疑来自宗教。6.宗教研究的范围包括:人对整个自然的态度,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理想的建立,人的相互关系。7.宗教不涉及“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能够有根据地谈到各种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旦宗教越出它自己的领地,就要同科学发生冲突。 科学与宗教之间又不是完全隔绝的。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它们通过一些桥梁联结起来,并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不断得到发展。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科学可以帮助宗教达到自己的目标。爱因斯坦所说:“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它还是从最广义的科学学到了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达到它自己所建立起来的目标”(15)。2.科学能够使宗教提高境界。在宗教中,有许多拟人论的渣滓。这些渣滓曾与科学发生冲突。在冲突中,宗教能抛弃这些渣滓,实现在人类自己身上培养出来的善、真和美的力量,这样宗教就得到了净化。3.科学促使人类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可以把事实联系起来,并且能预测这些事实。科学还试图把所发现的联系归结为数目尽可能少的几个彼此独立的概念元素。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会对存在中所显示出来的合理性,感到深挚的崇敬,并抱谦恭的态度,特别是可以从个人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这就是一种宗教感情和宗教境界。 第二,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关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指出:“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16)。“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17)。“固然科学的结果是同宗教的或者道德的考虑完全无关的。但是那些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人全都浸染着真正的宗教的信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能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如果这种信念不是一种有强烈感情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斯宾诺莎的对神的理智的爱的激励,那末他们就很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而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使人达到他的最高成就”(18)。 根据爱因斯坦的论述,宗教感情表现为这样一种信念,它认为世界是合理的、完美的、有规律的,世界是能够感受的、可理解的。这种信念难以用逻辑来证明,但它却深深扎根于科学家的头脑之中。既然世界是合理的、可认识的,那他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可望成功的。宗教感情使科学家具有不屈不挠地追求世界合理性、以及对这种合理性的完美表达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科学家达到最高成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才说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 科学与宗教的互补,爱因斯坦概括为两句话: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