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的历史转折(2)
第二,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成功及新大陆的“发现”,大大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有利于工场手工业乃至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熟悉自然科学史的人都知道,16—17世纪欧洲的科学获得了长足进步,其原因之一是“美洲的神奇的发现和探险,极大地增加了欧洲民族关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知识,并且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⑧。不仅如此,当时的欧洲舆论还把在科学方面大有建树的伟人与哥伦布的名字联系起来,比如近代机械力学的奠基人、物理学家、数学家伽利略就因其在天体研究中的重大发现而被誉为“天文学上的哥伦布”。关于地理大发现与欧洲科技进步的关系,恩格斯也有精辟的论述:“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的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地理上的发见——纯粹为了营利,因而归根结底是为了生产而作出的——又在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人体的)方面,展示了无数的直到那时还得不到的材料。”⑨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显然就是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 第三,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哥伦布首航成功后,西欧各国纷纷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它们把新世界的巨额财富源源运回欧陆,极大地刺激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加快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如果我们把16世纪前夕“发现”美洲后在欧洲引发的思想变革、科学进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综合起来考察时,我们就会理解哥伦布对于旧大陆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作用。而当我们进一步联系到此后欧洲迅速地在世界进程中取得前导地位并将其影响扩大到五大洲每个角落时,我们就可了解哥伦布对于人类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诚如德国学者保罗·维尔纳·朗格在其《哥伦布传》中所说:“哥伦布的功绩不仅在于他能勇敢地横渡大西洋并详尽地描写了他所发现的陆地,而且主要在于他的发现所产生的历史后果”⑩。从这个意义出发,不难看出,哥伦布首航美洲的成功,实在是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人类不仅在15、16世纪之交满怀希望地跨进了新世纪,而且终于冲破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迎来了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曙光。最近,国外有位学者高度概括地把哥伦布誉为“中世纪最后一位旅行者,近代史上第一位航海家”(11)。对这种亦以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作出的评价,还可加上重要的补充:哥伦布同样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先驱人物,其对“世界奥秘”的探索、对黄金财富的追求、对开辟新航路的奋斗,处处表现了资产阶级勃兴初期的积极进取精神。其远航美洲、连结东西两半球的壮举,更是历史开始成为世界史的序幕,是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折的一个标志。当然,这种转折是伴随着血与火而进行的。 二 从1492年到今年,哥伦布首次航抵美洲已达500年。这既是对哥伦布的评价不断深化的五百年,也是发现美洲活动不断扩展的五百年。起初,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活动只在西班牙和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进行,10月12日一直是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的重要节日,每逢百年更要大张旗鼓地庆祝。之后,这一活动扩大到意大利等西欧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相继赢得独立后,也开展了对哥伦布的纪念活动,并以政府立法形式把10月12日定为“哥伦布日”或“美洲发现日”。随着这样的国家不断增多,到1892年即哥伦布首航美洲四百年时,“整个西半球都参加了庆祝1492年四百周年纪念。”(12)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纪念活动一直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反映了一定时期的世界历史进程。西班牙自不待言,它历来以“君临美洲的发现者”姿态开展活动,借以宣扬、讴歌其征服美洲的殖民业绩。而其他国家也往往从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使纪念活动服务于本民族的或统治阶级的利益。美国建国不久,便于1792年(即哥伦布首航美洲300周年)举办了大规模的“庆祝哥伦布日”, 据认为其部分原因是想利用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达到反对英国的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新浪潮,这些国家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活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美国已经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显示国力,美国于1892年10月在芝加哥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哥伦布世界博览会”,以运河为江、人工湖为海连结一百多个表现世界巨大变化的展厅,借以眩耀“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伟大的未来和光辉的帝国前景。”这时,实现国家独立不久旋即在非洲发动侵略战争的意大利政府更加狂热,它于1889年占领索马里、1890年占领厄立特里亚后,出于其扩张政策的需要,借哥伦布的国籍大做文章,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掀起反西班牙的黑色神话。意大利政府收集世界各地的哥伦布文献译成意大利文,出版了14卷本的巨著《哥伦布纪念文集》,以独占发现美洲四百周年的纪念权,为其海外殖民扩张大造舆论。当然,这一时期一些拉美国家举办纪念活动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民族愿望。但总的说来,以往的百年纪念活动无不表现出浓厚的西班牙中心论、欧洲中心论和美国中心论。 从1892年到今天,历史又翻过了一百年的篇章,使今年的纪念活动极不寻常:它除了象往常一样可使人们在世纪更替之际回首历史,而且迎来了哥伦布首航美洲的第一个五百周年。这是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五百年,也是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五百年。这就赋予今年的纪念活动以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历史意义。 这一新的时代特征首先表现在纪念活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如前所述,纪念活动曾在四百周年达到最高潮,但也只有西半球的多数国家参加,而今年纪念活动的范围则广泛得多。自1981年西班牙决定成立“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纪念活动全国委员会”后一年多,便有拉丁美洲10个国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1984年在多米尼加举行各国纪念委员会负责人第二次会议时,与会国家已增至19个。至1985年,欧洲、美洲23个西、葡语国家均已成立纪念委员会。随着纪念日期的临近,中国、美国、意大利、海地、以色列、日本、瑞士、德国、赤道几内亚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本国的纪念活动机构。1990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国际协调会议时。成员国已达34个,包括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许多国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儿童基金会、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也派员参加了会议。这说明五百周年纪念成了关于美洲发现的第一次全球性纪念,成了人类的一次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这既是美洲摆脱孤立状况汇入世界历史长河的必然结果,更反映了两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亚非拉国家赢得独立、走上国际舞台的时代潮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