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的历史转折(3)
新的时代特征还更多地表现在围绕纪念活动而展开的争论上。应当指出,参加五百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家较多,有关政府和学术界也较重视,但各国的出发点、认识和目的却不尽一致。西班牙作为发起国家,一开始便挟其近年的经济实力提出“要庄重而体面地庆祝”,以“符合西班牙作为发现美洲主要角色的身份。”美国国会除了授权成立联邦纪念委员会,在一百多个城市建立地方纪念委员会外,还决定于今年10月12日“哥伦布纪念日”在华盛顿和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举办盛大的“纪念发现美洲五百周年活动”,据说届时全美的活动规模将超过美国建国二百周年国庆。意大利历来比较积极,连地处东亚的日本也声称它是“哥伦布原定航行目标的第一个目的地”要大加庆祝,以“架起一座联系东西方和美洲三个世界的友谊大桥”。但是,拉丁美州一些国家的学者和官方在积极筹办纪念活动的同时,却针对五百年一贯制的“哥伦布发现美洲论”,破天荒地首次摆出了有关活动名称的创新性意见。拉美人民对欧洲殖民者怀有宿怨。他们深为灿烂的印第安古文化而自豪,愤恨欧洲列强杀戮美洲土著,贩卖非洲黑奴之暴虐,认为新老殖民主义长期掠夺拉美巨额资源,是造成今日拉美欠发达的重要原因。因此,拉美学者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在1984年于多米尼加举行的国际性协调会议上,墨西哥代表首先提出了更改纪念活动名称的建议,要求将“带有强烈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发现美洲传统提法改为“新旧两个世界相互发现和汇合”,这一建议受到拉美各国学者的普遍支持。经过数年的争论和协商,目前国际社会已普遍同意把活动名称确定为“发现美洲和两个世界相遇五百周年纪念”。以上情况表面上看来是有关纪念活动的名称之争,实则反映了当今时代亚非拉人民重视自身的文化价值、要求改变旧的国际关系,追求公正合理平等发展的强烈愿望。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13)。上述五百周年纪念的世界性规模和国际性争论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作为哥伦布启动人类全方位交往至今的后果之一,是全世界各方面的人们今天可以坐在一起就这一事件本身进行探讨,这既是人类社会近五百年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为人类总结并重新研究东西两半球文明汇合后世界性大变革的历史提供了一次良机。而这正是今年的纪念活动所独有的新意义。 总结、研究五百年的历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远非一次纪念活动所能完成。但如果选择世纪更替乃至五世纪更替的历史视角单就纪念活动本身的发展、变化进行评议,也会初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世界历史是由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亚非拉人民包括土著人有权评说历史,目前有关五百周年的纪念和争议有助于重新认识黑人、印第安人的历史作用。如前所述,对哥伦布的评价是五百年来世界史上的一桩公案。在殖民时代,统治阶级曾按照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依靠暴力为这桩公案下了结论。西方列强在推崇哥伦布殖民业绩的同时,诬蔑美洲“印第安人野蛮、好战”,非洲“班图人是幼儿,须要白人的帮助”,还说“黑人不能创造历史”,等等。今天,在哥伦布首航美洲五百周年到来之际,包括美洲土著人在内的世界各国各界人民对哥伦布的“五百年功罪”开展评说,这是天经地义的大好事。“在美洲印第安人眼中,哥伦布不是伟大的发现者,而是野蛮的入侵者;对非洲黑人来说,哥伦布不是第一个移民,而是第一个奴隶主,而在生态保护者看来,哥伦布不是伟大的探险者,而是大毁坏者。”(14)中美洲印第安组织首届会议还决定开展“土著人抵抗殖民化的五百年活动”,把1992年定为“印第安尊严年”。与此同时,美国历史学会“五百周年纪念活动委员会”负责人阿克斯特尔对一些人“过分简单化地歪曲哥伦布”感到痛惜(15)。上述各国各界人们的观点虽不相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旧时代被视为下等民族的人民已普遍觉醒,他们要求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评判历史。对此,一位美国作家说得比较公道:“我们必须重新估价已取胜的西方文化,想一想为取胜付出的巨大代价,并重新研究已失去的印第安文化的价值。”(16) 第二,大国、强国在国际事务中强加于人的局面必须改变,涉及世界各国人民的事情包括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由各国人民一起讨论解决。五百年来,历史波澜起伏,国际风云变幻,但大部分时间是西方列强主宰国际事务。远的不说,本世纪以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协定—两极结构”即是明证。就美国与新大陆其他国家的关系来说,它向来以美洲的代理人自居。从1823年抛出门罗宣言后,历届美国政府把拉丁美洲视为禁脔。表面上,它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高唱入云,实际意思却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因此,美国历年大张旗鼓庆祝哥伦布日,用心极不简单。在迎来五百周年纪念之际,美国又与西班牙争办1992年世界博览会,借以强调与拉美国家的“兄弟、伙伴关系”。但是,最早发起这次纪念活动的西班牙当然也是深谋远虑。近年来西班牙国王穿梭于拉美国家之间,宣传“永恒不变的伊比利亚大家庭精神”,要使纪念活动“具有伊比利亚美洲的性质”,促使这个大家庭成为世界“一支独立自主的文化力量和政治力量”。面对这种情况,拉美国家的历史工作者从自身的历史经验出发,对某些国家开展纪念的积极性抱有戒心,强调美洲的历史不能以哥伦布时代为起点,而应追溯到具有灿烂文化的古印第安时代,并据此提出了更改活动名称的建议,为五百年来这类活动所仅见。“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两个世界相互发现”这一名称的提出及争议的结果说明,时代不同了,有关世界各国的问题必须坐下来平等协商才能求得合理解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纪念哥伦布首航美洲五百周年之时,正值人类即将跨入纪元的第三个千年的前夕。回首纪元以来二千年的人类历史,从公元五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一世纪的教会分裂、十字军东征,从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到廿世纪的世界大战、人类登月和冷战结束,似乎人类社会往往在世纪更替之时会发生些变动,而每过四、五百年更有石破天惊、影响全局的大事出现。我们不是历史宿命论者,我们也不相信“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老话。但我们不妨认为,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酝育、发展、冲突、协调而得到解决,人类又将面临新的问题。五百年前的哥伦布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重大转折,今天人类不是面临着又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吗?因此,正确地总结五百年来的历史,有助于人类顺利地跨入二十一世纪。在对今后“世界新格局”、“国际新秩序”的探讨中,我们应当汲取哥伦布以来五百年的历史经验。比如,人类应当继续发扬大无畏精神,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必须严厉批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果断制服战争狂人;要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要注意“文明相遇”、“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要加强各国人民的团结,平等协商、共同发展、实现人类大同,等等。 还在上个世纪中期,恩格斯就以敏锐的观察力说过:“三百五十年前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发现美洲时,他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17)历史证实了恩格斯的科学预见。今天,当各国人民能够坐在一起纪念美洲汇入世界历史长河五百周年之际,当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百二十位首脑云集巴西商讨《21世纪公约》之时,我们不会忘记哥伦布对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所起的重大作用,而且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探索努力,人类必将继续昂首阔步跨越世纪、跨越千年,求得自身的完全解放,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收稿日期:1992年6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