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自小葛兰国开船,沿山投西北,好风行一昼夜,到柯枝国港口。 11、自柯枝国港口开船,向西北行三日,可到古里国。 12、自苏门答刺国开船,过小帽山投西北,好风行十日,可到溜山国。 13、自古里国开船投西北,好风行十昼夜,可到佐法儿国。 14、自古里国开船,投正西兑位。好风行一日,可到阿丹国。 15、自苏门答刺开船,取帽山并翠兰屿投西北,好风行二十日,到榜葛拉国,撒地港泊船,用小船入港五百余里,到锁纳儿港登岸,向西南行三十五站,到榜葛拉国都城板独哇。 16、自古里国开船投西北,好风行二十五日,可到忽鲁谟斯国。 17、自古里国开船,投西南申位,船行三个月,到天方国码头秩达,往东行一日到麦加。郑和开辟的上述航线,其特点是航线多、航程远。全部航程约18,000多华里;历时久,访问国家多。约访问了三十七个亚非国和地区。所取航线曲折而复杂。可见郑和航线的开辟,对打通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对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六,从船舶操纵技术上比较——哥伦布与郑和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点,二者各有千秋。例如两者都能利用信风;都能借助天文定位;注意观察北极星“出水”高度,求出船行所在的纬度;都学会运用沙漏计时等等。 除共同点以外,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例如,郑和运用“水罗盘针”,浮针于水上,来纠正罗盘上的磁铁误差;而哥伦布已能“使用罗经测定航向”。它可以在航行过程中“发现地磁偏差”,这乃是哥伦布的一大贡献。 郑和用“更”来计算时速,发现航向偏离后,能及时校正航线走向,而哥伦布运用沙漏计时器,能通过日晷进行校正计时偏差,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从上述航海内容比较和分析,可见郑和比哥伦布要略胜一筹。 三、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后果的比较 郑和航海的后果,为人类创造了伟大的业绩,积极面占主导地位。郑和开辟了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亦称“海上丝瓷之路”)。重新沟通了我国与南洋、印度洋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并扩大了明朝对外的政治影响;郑和七下西洋不断扩大中外贸易,不仅推动了当时华侨在南洋各国的开发,从而也大大地促进了南洋各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就航海本身作用而言,郑和七下西洋,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国航海技术和造船事业的发达。在当前,我们把郑和视为我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继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郑和勇于对外开拓进取的精神,均具有它积极的指导作用。 然而回顾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后果,应该说也拥有他一定的积极因素。但消极作用仍占主导地位。积极因素表现在客观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加快了美洲的发现;而消极作用表现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对美洲的殖民和掠夺开始。当哥伦布一踏上美洲土地后,就代表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迈出疯狂掠夺美洲的第一步。美洲的印第安人开始遭到“血与火”的洗劫,他们的大片土地被殖民统治者所占领,黄金、宝石及各种财富被洗劫一空,许多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在种植园里,带着手镣或脚铐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和美洲土著一样,或病死、或饿死,或遭到无情的屠杀,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所谓“新时代的曙光”。 今天,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纪念郑和这位举世瞩目的伟大航海家时,让我们用对比的方式,再次歌颂郑和伟大的航海功绩,以便让我中华民族勇于对外开拓进取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