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劳联在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的工会组织工作进展迟缓,使劳联内部产业工会主义者啧有烦言,他们要求摒弃行业工会主义,实行进步的产业工会主义。同时,劳联领袖们自20年代以来没有对雇主控制的公司工会进行有力抵制,也没有领导工人对资本家在大萧条期间转嫁危机的做法进行坚决斗争。劳联中不少工会领袖生活腐化,挪用工会基金和贪污受贿,会员们多有微词。劳联内部是非蜂起。许多会员要求劳联实行改革。 劳联内部的产业工会主义者与行业工会主义者之间的斗争是以对新成立的、按产业路线组成的联合工会的管辖之争为导火线的。在1933-1934年期间,美国出现了组织工会新浪潮。在诸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橡胶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中,许多新成立的联合工会直接加入劳联。但劳联中各行业工会宣称这些联合工会中某部分工人属于它们待业工会的管辖范围,比如机工行业工会声称联合工会中的机工应受它管辖。矛盾和冲突日炽。国际印刷工会主席、后来的产联领导人之一查尔斯·霍华德举例说明这种行业管辖范围之争对工会运动的不良影响。他说,“有一家雇佣两千工人的工厂,工人组成(联合)工会,并取得劳联的许可证。但不久,一些(行业性)国际工会和全国工会宣称对这个工会中某些工人有管辖权。这种争端导致取消了这个联合工会的许可证”⑨。劳联内部这种关于管辖范围之争导致了不少新成立的联合工会的衰落。 1935年10月劳联在大西洋城召开第五十五届年会。会上产业工会主义者和行业工会主义者两派发生公开冲突。产业工会主义者要求在劳联内部成立产业工会主义工会组织系统。主张产业工会主义的少数派集团在会上提出了少数派报告,指出,“劳联在55年的活动和劳动以后,只从可组织起来的三千九百万工人中吸收了约三百五十万人。”指责行业工会已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形势,“产业工会组织是唯一的工人能接受的形式或足以满足他们需求的形式。”⑩报告强调劳联应当承认工人组织产业工会的权利。但劳联的坚持行业工会主义的领导人骄横偏执,对产业工会主义者进行责难和詈骂。 1935年11月10日,主张产业工会主义的少数派,即劳联中的八个大工会(联合矿业工人工会、国际印刷工会、混合成衣工人工会、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以托马斯·麦克马洪为首的联合纺织工人工会、以哈维·弗里明为首的油田、天然气井和煤油工人工会、以马克斯·扎里茨基为首的美国联合制帽工人工会和以托马斯·布朗为首的采矿、冶炼工人工会),代表总计一百万会员(约占劳联会员的三分之一),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议在劳联内部成立“产业组织委员会。”它的纲领指出:“产业组织委员会的目的,……是鼓励和推动在产业基础上组织大批量生产工业和其它工业中的未组织起来的工人;推动在这样的工业中的集体议价得到承认和接受;对未组织起来的工人和新组织起来的工人建议,敦促他们加入劳联。”“产业组织委员会的成员一致态度是,其工作将使组织工作更有成效。避免损害已成立的全国工会、国际工会和联合工会,使劳联的组织政策现代化,以适应现代工业状况下的工人的需要”(11)。从这一纲领看,产业组织委员会是企图扩大劳联的工会组织工作的范围,按产业路线,广泛组织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加强工人阶级各阶层的团结,以便在新形势下,增强工会在劳资之间进行集体议价的力量。 以劳联主席威廉·格林为首的劳联上层领导人把新成立的产业组织委员会视为反叛,1938年2月4日,劳联颐指气使地开除了产业组织委员会。 1938年11月4日至18日,产业组织委员会在匹茨堡举行大会,决议将产业组织委员会改名为产业组织联合会,并制定了比较民主的章程。比如章程规定,由产联的会员工会代表出席的年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关于开除会员工会问题上,产联与劳联轩轾有别。劳联执委会有权开除所属会员工会,产联则要求经年会上三分之二代表的同意。章程规定给予所属工会以较劳联所属工会更多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自此产联与劳联分道扬镳,独立地开展产业工会的组织运动,标志美国工会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 产联在美国工会运动史上是有一定功绩的。首先,它突破了劳联的行业工会主义桎梏,否定了劳联在工会组织工作中的种族歧视,增强了广大工人,特别是半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开展争取组织工会和集体议价权利的斗争的信心,发动了产业工会组织运动,推动了美国工会运动的发展。1935年11月产联工会会员数为900,000人,1937年9月猛增至3,718,000人(12)。 其次,产联在1936年和1937年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罢工斗争,以争取实现全国劳工关系法赋予工人的组织工会和集体议价的权利。产联首先在钢铁工业部门推动成立了钢铁工人组织委员会,开展工会组织工作,并计划举行大罢工。钢铁工业中最大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慑于钢铁工人的威力,承认钢铁工人组织委员会,并同意工人提高工资和缩短工时的要求。在汽车工业中,原劳联成员工会联合汽车工人工会加入产联。为争取组织工会和集体议价权利,产联发动了静坐罢工。静坐罢工迫使通用汽车公司作出让步。但产联在“小钢集团”(由共和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杨斯顿钢板钢管公司和内陆钢铁公司组成)和福特汽车公司举行的罢工却惨遭失败。1937年末美国开始了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多,削弱了在业工人的集体议价力量;产联在罢工胜利后与雇主签订的协议中作出不罢工保证;随着欧洲战争的爆发,美国参战可能性增加,产联内部对罗斯福的外交政策发生分歧,如产联主席刘易士反对罗斯福,(1940年刘易士辞去产联主席职务),产联副主席希尔曼支持罗斯福。这影响了产联内部团结;产联在“小钢集团”所发动的罢工的失败,削弱了产联的战斗力量。 从本质上看,产联和劳联都是保守工会,产联与劳联的产业工会主义与行业工会主义之争,正如希尔曼所言,在于待业工会“在劳工和资方之间的关系上不能负起责任。”没有一个雇主能同17个工会达成17个协议,而保证避免每个工会管辖范围内不发生罢工。这“使得不可能有负责的领导。”(13)从这位产联领袖的表白来看,产联实行产业工会主义政策只是为了有效地进行集体议价。从总体来看,产联与劳联在根本的工会政策上并无泾渭之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