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本正仓院麈尾考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南文化》 王勇 参加讨论

麈尾至迟起自汉末,隋·虞世南的《北堂书钞》卷百三十二收有东汉·李尤的“麈尾铭”:
    挥成德柄,言为训辞。
    鉴彼逸傲,念兹在兹。
    又据唐初《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所引晋·陆机的“羽扇赋”,麈尾起源或可上溯至战国:“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
    魏晋六朝时,麈尾借清谈之风盛极一时,至隋、唐,玄风虽衰,但麈尾作为“名流雅器”依然流行,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六朝人清谈必用麈尾,……盖初以谈玄用之,相习成俗,遂为名流雅器,虽不谈,亦常执持耳。”
    宋以后,麈尾溶入佛教,仅以法物传世。逐渐丧失原有的形制及仪礼含义,佛教艺术中的“罗汉执麈图(像)”(如法隆寺十六罗汉图、高台寺十六罗汉图、御物禅月十六罗汉图、东海庵十六罗汉图以及北京大悲寺十八罗汉像等),便是一个例证。
    后世往往顾名思义,将麈尾与拂尘视同一物。如《三才图会》(明·王圻)器用十二卷在“麈”条下附上“拂尘”图,而近、现代中日两国权威辞书(如《辞海》、《辞源》、《大言海》、《角川新字源》、《广辞苑》、《小学馆日本国语大辞典》、中村元《佛语大辞典》、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等等),也大多未脱其例。
    麈尾实物,中国失传已久,日本尚存数柄,其中尤以正仓院藏品,保存最为完好,是麈尾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一、柄数
    1941年,傅芸子先生有《正仓院考古记》(文求堂)一书在日本问世,其中第四章对正仓院南仓所藏麈尾记述颇详,因该史料目前已很难得睹,故摘录如下:
    “麈尾有四柄,此即魏晋人清谈所挥之麈,其形如羽扇,柄之左右傅以麈尾之毫,绝不似今之马尾拂尘。此种麈尾,恒于魏齐维摩说法造像中见之,……诸石刻中之维摩所持尾,几无不与正仓院所陈者同形,不过依时代关系,形式略有变化,然皆作扇形也。陈品中有‘柿柄麈尾’,柄柿木质:牙装剥落,尾毫尚存少许,今陈黑漆函中,可想见其原形。‘漆柄麈尾’,牙装;‘金铜柄麈尾’,铜柄,毫皆不存,“瑇瑁柄麈尾”,柄端紫檀质,毫亦所存无多。按晋时庾亮有诘康法畅麈尾过丽之逸事,可见自晋以来,麈尾已尚华丽,正仓院诸具,犹存其风,又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中之吴主孙权所持之麈,与陈品之华饰略同,亦一良证。”
    傅氏考定了麈尾的形制及大致的年代,并认为正仓院“麈尾有四柄”,后来学者大多承其“四柄说”,但此外尚有“三柄说”和“二柄说”,学界至今未有统一意见。现将诸说引证如下,以资参考:
    四柄说
    (1)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略)
    (2)H. Schafer“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laphure”(《Sinologica》Vol. 4. 1956):
    “奈良正仓院存有四柄残缺的麈尾,一为柿木柄,一为漆木柄,以上两柄均饰以象牙。其余还有金铜柄,玳瑁柄。这四柄麈尾可推定为唐代之物。”
    (3)庄伯和《谈麈尾》(台湾《故宫博物馆院刊》):
    “正仓院的麈尾,甚至无独有偶,拥有四把之多,因年代久远,尾毫脱落殆尽,但这些都是道道地地的麈尾实物。”
    三柄说
    (1)龙谷大学《佛教大辞汇》:
    “正仓院御物中,有麈尾三柄。”
    (2)塚本善隆《望月佛教大辞典》:
    “现今正仓院御物中存有三柄麈尾,东京帝国博物馆收藏的一柄,原为法隆寺所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