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国“民意党”的建立(4)
三 民意党是在多次“到民间去”运动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民间”的实践使民粹主义者--“政治派”对俄国革命运动有了两点新的认识。一是改革后的俄国农村没有起义的征兆,大多数农民相信沙皇、期待沙皇来改善他们的苦难处境。二是俄国革命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政治改革,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基于这些新的认识,“政治派”把活动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加强了在工人、学生中的宣传,从“不过问政治”到积极参与“政治”,直接和沙皇专制政府展开了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从这方面看,无疑,民意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超过了它以前的民粹主义组织。提出无政府主义和集体主义是革命第二步要实现的目标,当前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建立通过选举产生的“新的国家”。列宁就曾号召“社会民主党把争取政治自由当作全党当前任务中最主要的任务,向着老‘民意党’的光荣活动家早已明确提出的目标前进”。(35)当然,“政治派”把活动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尽管他们看到了工人更易于接受革命宣传,更具有革命性,但他们始终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革命主力军的历史作用,而是把密谋斗争,客观上是把恐怖活动作为主要的斗争方式,把工人的斗争当作他们斗争的补充,当作实现他们计划的工具,这是十分错误的,是和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我们应予以批判。其次,“政治派”提出了争取政治自由的任务,提出了革命分两步走的设想,但不能够正确认识第一步的斗争目标,正确认识建立的政权的性质,只能笼统地称之为人民代表会议。这一切说明,民意党没有冲破民粹主义思想体系的束缚,只是在某些问题上稍微高于它以前的民粹主义组织。 注释: ①转引自《历史笔记》(俄文版),74卷,第240页,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 ②④⑤⑦⑧⑩(18)(23)(24)(26)(28)(30)(31)(32)(34)转引自《民意党》(俄文版)经61、67、68、75、80、80、82、83、84、87、87、88、89、93页,作者:斯·沃尔克,莫斯科,1966年。 ③⑥⑨米·谢多夫《革命民粹派的英雄时期》(俄文版)莫斯科,1966年,第86-88,76-77、143页。 (11)(12)(19)克拉夫琴斯基《‘土地和自由’杂志纲领》,载《俄国民粹派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51、450、451页。 (13)(14)《马克思和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俄文版)莫斯科,1951年,第230页。 (15)(16)(17)(20)(21)(22)(25)(27)(29)转引自《苏联历史》(俄文版)1959年第4期,第65、64、65、66、68、68页、70、72、70页。 (33)彼·特卡琴科:《革命民粹派组织--土地与自由社》(俄文版),1961年,莫斯科,第291页。 (35)《列宁全集》,北京,第二版,第4卷,第156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