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在法属北非的主要使命是为美国物色代理人。美国先是寄希望于魏刚,以后又选中吉罗和达尔朗。墨菲长期致力于争取魏刚将军站到盟国方面来。1941年2月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原则上同意放宽对北非的封锁,允许美国援助北非。可是魏刚领导下的北非当局有强烈的亲维希倾向,而且魏刚本人也表示绝不背弃贝当政府,因此1941年11月魏刚被解职后,美国很快把希望转到从德国战俘营逃回维希的吉罗将军身上,希望借助他的声望争取北非当局支持盟军登陆。达尔朗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诉墨菲,“他不是你们的适当人选,因为政治上他只是一个儿童,至多是一位优秀的师级指挥员,仅此而已”(16)。事实证明达尔朗并非言过其实。北非的大多数维希将领并不承认吉罗的权威,1942年11月8日英美盟军在北非登陆遭到法军的抵抗。事已至此,要在北非实现全面停火,美国除了依靠达尔朗并无更多的选择。经过艰苦的谈判,11月10日达尔朗与盟军代表克拉克达成协议,下令北非法军停止抵抗。达尔朗的临阵倒戈使盟国与法军之间避免了一场流血,因此,尽管美国政府反对同支持过德国的维希官员合作,却不得不把他当成政治上不可缺少的人物,暂时加以利用。在美国支持下,11月15日达尔朗宣布法属北非脱离维希独立。 盟军北非登陆后,希特勒要求维希政府对英美宣战遭到拒绝。这是两年来贝当始终不肯跨越的界线,但是随着维希政府众叛亲离,法国的中立对德国已失去意义。11月11日德军撕毁停战协定,开进法国非占领区,扶植赖伐尔组织傀儡政府。在德军冲进土伦港的最后时刻,法国海军仅剩的七十余艘舰艇全部自沉海底。11月18日赖伐尔下令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至此,按科德尔·赫尔的话说,“维希已不复存在了”(17)。 综上所述,1940-1942年英美与维希政府的外交斗争是紧紧围绕法国舰队和殖民地问题展开的。英美两国充分利用维希内部的矛盾,对维希的各个派别有斗争、有团结,基本上坚持了反法西斯的正义原则。美国承认贝当政权虽在道义上失之偏颇,某种意义上淡化了美国维希政策的反法西斯性质,但事实证明与英国的政策异曲同工,缺一不可。它除了勾通英国与维希的联系,至少没有使贝当政府陷于彻底的孤立,部分抵消了德国的影响。因此,英美两国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出发,对维希政府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手段,不仅有效地左右了维希政府长达两年的中立,挫败了赖伐尔右翼集团联德攻英的阴谋,而且避免了法国舰队和殖民地的沦陷,并最终争取法属北非等殖民地重新加入盟国的行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上),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66页。 ②温·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232页。 ③尼林·E·冈:《美国档案机密》,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年,第86页。 ④同上,第593页。 ⑤阿·托因比:《希特勒的欧洲》(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593页。 ⑥W·L·兰格:《我们对维希的赌注》(W·L·Langer, Our Vichy Gamble)纽约,1947年版,第57页。 ⑦尼林·E·冈,前引书,第112页。 ⑧阿·托因比:《轴心国初期的胜利》(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342页。 ⑨阿·托因比:《希特勒的欧洲》(下),第602页⑩尼林·E·冈,前引书,第113页。 (11)阿·托因比:《希特勒的欧洲》(下),第581页。 (12)R·T·托马斯:《英国和维希:1940-1942年英法关系的困境》(R·T·Thomas, Britain and Vichy: The Dilemma of Anglo-Franch Relations 1940-1942)纽约,1979年版,第80页。 (13)温·丘吉尔,前引书,第四卷第三分册,第943页。 (14)尼林·E·冈,前引书,第93-94页。 (15)同上,第180页。 (16)R·E·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R·E·Sherwood,Roosevelt and Hopkins: An Intimate History)纽约,1948年版,第649页。 (17)尼林·E·冈,前引书,第14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