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与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外交
一、胡佛是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决策人 胡佛在担任商业部长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胡佛作为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成功使他成为美国个人奋斗的榜样,当时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他那个时代的榜样”。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的救援工作又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凯恩斯曾说:“胡佛先生是唯一一个在巴黎和会的磨难中提高了声誉的人。”②但是在1920年的总统选举中本应被注意的胡佛却没有机会,因为当时他是一个自由派人士。凯洛格曾说:“华盛顿不需要他,因为很明显他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也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一个人。”③正因为胡佛不属于任何一个权势集团,所以不可能当选为总统。但也正因此,他才在商业部长的任职期间起了很大的作用。哈定选择胡佛做部长,正是因为意识到胡佛的非党派性和威望。哈定在延请胡佛担任政府职务时,请他在商业部和内务部中任选一个部长职位。胡佛选择了商业部长,条件是要在重要的经济政策,不论是商业还是外交方面的,有发言权。在后来的柯立芝政府中,他和财政部长梅隆、国务卿休斯被认为是比总统还要重要的三个人物。④这种重要的影响就决定了胡佛的经济思想对美国二十年代经济政策及经济外交起了重要的作用。 胡佛在内务部和商业部这两个职位中选择商业部长,原因是他对商业的重视。哈定为他的新政府定下的口号是“商业中少些政府,政府中多些商业:寻求美国政府与美国商业中的深刻理解,随之而来的将是经济繁荣。”哈定还说:“我们必须建立政府与商业的合作,我们必须保护美国国内的商业,我们必须帮助美国在国外的商业。”⑤胡佛正是这一原则的积极执行者。胡佛是在战后经济危机时就任商业部长的,但是他反对政府的救济财政赤字,而是主张政府帮助制造业和雇主及公共机构工会合作与外国竞争,在恢复经济的基础上解决失业问题。⑥在1920年秋季于芝加哥举行的对外贸易金融讨论会上,胡佛就极力主张美国“应该系统地、持久地以我们的剩余产品向海外的再生产投资。”他还说,美国“应该在海外资产增长方面补贴我国人民的劳动。”这就是说美国应以对外投资为手段帮助美国的出口。胡佛指出美国在20年代的地位就如同英国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当时用出口商品的利润向海外投资,因而“他们不仅扩大了英国的商品的容量和吸收力而且提高了全世界的生活水平。”⑦胡佛呼吁美国的各大银行、商业、企业、工厂集团合作,而不是相互竞争,只有合作才能使美国“为新的经济时期奠定基础。”⑧这次发言反映了胡佛的一些有关美国经济的主要想法:重视商业,重视发展海外市场;同时强调美国经济界在向海外发展时应合作而不是竞争。商业部在胡佛的领导下代表了美国将要取代当年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潮流,但是胡佛并不准备取代英国的自由经济的概念。如果照那个观点,美国应该从国外购买便宜的产品。但胡佛主张高关税,用限制进口刺激国内生产。胡佛曾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可以摈弃那种恐惧,认为由于我们增加关税会减少进口,以至于破坏别国从我国购买商品的能力。”⑨胡佛又希望美国自给自足,要能影响世界市场上对重要工业原料的供应,甚至影响咖啡的供应。⑩对于政府的作用,胡佛主张政府虽不应直接卷入经济活动,但应“保护和支持那些有兴趣在海外发展美国企业的美国人”,方式就是与企业界合作。(11)胡佛后来多次重申过他的这些想法,并且成为他为美国制订经济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则。胡佛在美国政界是以才能和效率闻名的,哈定称“胡佛是我所认识的最惊人聪明的人”。(12)1926年4月在胡佛担任商业部长两年后,全国制造业协会主席约翰·艾德格通称赞胡佛“将商业部从一个无关痛痒的传统机构提高为一个对国家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构。”1921年胡佛成为部长时,商业部并不很重要,还是一个较新的部。胡佛尽其所能扩大商业部的作用。胡佛在任期间,经费由86万增至500万。(13)胡佛一上任就发现商业组织不善,根本不能适应美国日益增长的贸易需要。胡佛的头一个改革就是重组内外贸易局。其中一项就是建立专门分支机构,每一个都由有关方面的专家担任领导,撤消原来的政治性任命。(14)胡佛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给予他选中的人完全的信任,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象他重用的内外贸易局的负责人朱利斯·克莱因博士就是一个既能干又深得胡佛信任的人。(15)胡佛的组织才能使商业部成为政府中最有效率的部门,也成为推行胡佛的政府的一个有力的机构。所以在1929年胡佛御任时有人这样评价他说:“政府与商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归功于那个曾任商业部首脑,现任总统的人。”(16)还有人说:“在胡佛担任部长的1921-1928年,内外贸易局成为提高美国贸易额的重要机构。”(17) 胡佛在担任商业部长期间,最主要的两项工作就是:控制原材料的价格和形成一项对外贷款及投资的有关规定的政策。 二、反对英国控制橡胶价格 胡佛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中最糟糕的潮流是各国政府资助原材料生产并形成卡特尔和康采恩,这种垄断对美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威胁。根据他掌握的统计,由于垄断价格增长,美国为原料进口在1925年比1922年多付了10亿美元。(18)商业部因此而将反对外国对原材料价格的垄断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商业部列出的九种国外提高价格的原材料中最主要的是橡胶,具体体现是英国的史蒂文森法。(19) 史蒂文森法是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的一个由政府强行控制橡胶产量的立法。根据该法,在英属马来西亚和锡兰,所有种植园以1920年10月31日的产量为“标准”,从1922年11月起,只准生产60%的标准,如果生产了65%,每磅的税从1便士增到4便士,超过65%,每5%征1便士税。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可以酬情调整比例。这个计划的目的显然是保护英国的橡胶种植业能有对其有利的利润。这个计划实行后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美国的汽车业和轮胎制造业。根据胡佛的统计,由于史蒂文森法,每磅橡胶的利润从1922年的20美分升到1925年的1.21美元。对美国来说,就是每年9亿美元。(20)美国橡胶制造业曾试图通过民间渠道与英国橡胶种植业达成某种谅解,但是没有成功。这样美国橡胶制造业开始在橡胶协会的领导下开展了有组织的反对史蒂文森计划的运动。这个运动从一开始就得到商业部和国务院的支持。胡佛在公开的演讲中宣布外国“垄断其生产价格实际上是贸易战”,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付3亿美元。胡佛还宣布如果外国希望“贸易战”,“我们要求停战或自卫的时刻已经到来”。(21)胡佛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我们既是原材料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我们有能力做出报复。(即控制美国的铜或者小麦产量)”(22)但是胡佛还是主张先不使用报复性的自卫手段。国务院则主要是通过外交渠道与英国交涉。1925年7月,美国驻英大使豪顿在拜见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时就曾警告:美国有可能使用橡胶替代物,并另找供应来源。(23)豪顿说,由于橡胶价格上涨造成的失业有可能“影响舆论发生不利于英国的倾向……有可能改变我们自由出口的立场。”除此之外,在商业部的支持下,美国的报纸对史蒂文森法做了大量的批评,由于胡佛积极支持反对史蒂文森法的运动,以至于后来胡佛当上总统后,英国舆论评论说,胡佛是靠诽谤英国才当上总统的。(24)1926年英国同意将比例增至100%,但是胡佛仍然认为这个比例低于潜在的生产能力。(25) 仅靠外交或舆论攻势仍然达不到目的,美国橡胶业在胡佛的鼓励下建立了联合原料储备库。所谓储备库就是当外国对橡胶原料实行垄断产量和价格时,同行业联合购买原料,目的是防止在原料价格上涨时的损失。储备库的作法是很有效果的。1926年底储备库基本形成,耗资5千万美元。到1927年储备库控制了5万吨橡胶原料。1928年“美国橡胶库”又从银行得到6千万美元的贷款用以增加份额。(26)为了进一步保证美国企业得到价格有利的原材料,众议员牛顿在胡佛及商业部的支持下,1928年提出立法提案,内容是:当外国政府控制某种商品的价格时,允许美国企业联合进口。(27)胡佛在报纸上发表言论,历数储备库的好处,并指出,外国已被迫开始考虑美国的利益。商业部的官员和专家也支持建立进口储备库的立法。(28)牛顿法案后来虽未在国会通过,但是储备库已经形成事实,并确实保障了美国橡胶制造业的利润。英国财政大臣就曾发表文章说,英国橡胶制造业和美国同行付一样的价格,但是美国的业主却增加了40%的利润。(29)这也说明,美国由于实力强大,在与外国进行贸易战时,往往能占上风。但是在反对外国控制原材料价格的运动中,真正得到好处的是一些大企业。例如,菲斯克橡胶公司的利润在1924-1925年增加了100%。(30)胡佛因此而受到美国企业界的领导人的称赞:“尊敬的赫伯特·胡佛以其完美的才干及对美国工业极为有利的工作完成了做为商业部长的职责。”(31)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