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法西斯主义 关于德、意法西斯运动和政党的性质,关于日本法西斯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了大半个世纪,众说纷纭。法西斯主义在历史上肆虐至烈,危害极大,人们对它的认识又不尽相同,现在又面临着新法西斯主义十分猖獗的现实,所以中国学者尤为重视对法西斯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1991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由朱庭光先生主编的《法西斯新论》和1995年刚刚出版的《法西斯体制研究》两书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该书扩大了法西斯主义的研究范围,从若干新的角度对法西斯主义进行了考察。它不满足于仅仅将德、日、意法西斯政权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方予以评述,而是将法西斯主义作为20世纪上半叶国际范围的一种历史现象,从总体上、从帝国主义制度的全面危机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以及它的各个侧面,分别进行专题研究,从而比国内外以往的有关研究拓宽和深化了。《法西斯新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种种法西斯主义现象,并揭示了隐蔽其后的法西斯主义本质。该书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法西斯主义的主要争论,对有关法西斯主义的一连串问题给予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回答,对若干现象作出了新的解释,反映了我国二战史学工作者在法西斯主义研究中达到的新水平。 (三)关于绥靖政策 中国史学界围绕二战史中的英法绥靖政策问题和美国罗斯福“中立主义”实质上也是绥靖政策的问题,已发表约百篇论文,并有专著问世。现将其主要学术观点归纳如下: 1.关于绥靖政策的根源,大致有四种观点:(1 )认为绥靖主义政策的根源在于英法统治阶级反苏反共的本性;(2 )认为绥靖政策并不能简单地以资产阶级对苏联的仇恨来解释,而是英帝国主义的地位和特性的表现。在英国看来,同希特勒德国硬拼有害无益,而出卖其他弱小民族,牺牲法国的利益,同希特勒达成谅解,并进而推动德国对苏战争,使之两败俱伤,是维护本国在欧洲和世界霸权的“妙策”。(3 )认为英法之间的争夺,决定着对德国的绥靖。(4 )认为绥靖政策的产生,是战前帝国主义全部政治、经济发展的总和所准备好的。导致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需加以具体剖析,才能深刻认识其根源。 2.关于绥靖政策的本质,大致有三种看法:(1 )认为“绥靖”作为一种政策来讲,它是无原则地满足侵略成性的扩张主义者的贪婪欲望,屈膝投降,达成交易,希图以此息事宁人,苟安于一时。(2 )认为绥靖政策是30年代伴随着战争策源地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它和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形式虽然不同,内容却是一样,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3)认为绥靖政策的内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丢卒保 车, 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祸水东引,牺牲 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3.关于罗斯福是否推行绥靖政策问题。主要有四种看法:(1 )在30年代,美国打着“孤立主义”旗号,充当了欧洲绥靖主义的积极伙伴。孤立主义在30年代披上了“中立”外衣,其实是美国牌的绥靖主义。(2)罗斯福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立场是前后一致的。不过,在30 年代国内外环境制约下,他的这种立场有一种由隐蔽而转为明朗的发展过程。认为罗斯福在美国参战前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斗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33年至1936年,“防御阶段”;1937年至1939年,“遏制阶段”;1940年至1941年,“打击阶段”。(3)认为30 年代罗斯福的外交政策是很矛盾的,反孤立主义、反法西斯侵略即使是主要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面,而同时也还存在绥靖主义的一面。(4)认为30 年代的罗斯福实际上并没有独立的欧洲政策,而是推行一条支持英国欧洲政策的路线,这样,便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联系在一起了,不过,在手法上,罗斯福与张伯伦不同,张伯伦是坦胸露臂,罗斯福却蒙有一层民主、自由的面纱。 (四)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是我国二战史研究中较早引起关注和争鸣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经史学界和有关方面多年研讨,但至今仍未能形成共识。其主要学术观点有五:1.“1931年说”;2.“1937年说”;3.“1939年说”;4.“1940年说”;5.“过程说”。最近军事科学院军事部世界军事史研究室出版的五卷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采取了“九一八”揭开序幕、大战在东西方两个战场先后爆发的观点:1931年9 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为大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大战在亚洲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标志着大战在欧洲的爆发,颇具新意。 (五)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整体上来说是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战争,这在中国二战史学界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从德波战争到苏德战争爆发这段时间里(一般称“大战初期”),战争属于什么性质,半个世纪来,围绕此问题争论激烈,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观点:1.认为大战初期属于反法西斯战争;2.认为德波战争爆发到1940年4-6月,为帝国主义战争,以后为反法西斯战争;3.认为大战初期属于帝国主义战争;4.认为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开始, 二战才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此前均程度不同地是属于帝国主义战争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