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浅谈世界近代史的若干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 刘宗绪 参加讨论

亚非拉的民族运动则是反侵略、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除去拉丁美洲各国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争得独立而外,最重要的当属亚洲的革命风暴。不过,不论是印尼的爪哇起义、伊朗的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还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都还属于中世纪类型的旧式民族运动。它们表现了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精神,给了殖民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是,它们都缺乏全新的奋斗目标和斗争纲领,仍带有改朝换代的特点;领导者也多是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来,随着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运动才逐渐具有了新的特征,演变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有效法西方、建立近代社会的目标与纲领,领导者也改为民族资产阶级或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开明地主、官僚的代表人物。印度国大党领导的运动,中国的百日维新等等就是如此。到20世纪初出现的亚洲的觉醒,那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同时,古巴及墨西哥的革命也具有这种性质。由此可知,资产阶级性质的自由主义运动毕竟是当时的主要潮流,它同时影响着民族主义运动。顺带提及,“亚洲觉醒”的根本含义,就是指资产阶级革命。不具有这种性质的运动似不宜列入其范畴。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和义兵运动,大约便是如此。
    工人运动的兴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诞生,随后工人阶级便开始了反抗斗争。19世纪的工人运动,在特点上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在70年代之前,运动基本上是自发性的,而且绝大多数属于政治斗争,还以暴力手段为主。70年代后,更为突出的特点则是组织程度提高,并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直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都体现了前一个阶段的特点,要求共和制,争取普选权,直接建立自己的政权,以暴动、起义作为斗争手段。巴黎公社可说是这一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总结,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此后,最常见的则是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资、劳动保护等等为主的罢工斗争,诸如1886年美国的芝加哥大罢工、法国德卡兹维尔大罢工等,均属经济斗争。政治上则是建立政党、工会和利用已有的公民权利参加议会竞选,属合法斗争。总之,街头起义已极为罕见了。
    造成这种阶段性差别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经济的演进,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刚刚取代手工劳动在生产关系方面还存在许多旧的痕迹。那时的资产阶级仍然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采用加重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雇佣童工、女工等等残暴的手段。在政治上,适应于工业资本主义的改革也未及实行,统治方式还是以高压政策为主。新诞生的工人阶级更谈不上享有民主权利,就连工业资产阶级也受到一定压制。正是这种背景,使工人群众既非常困苦,生计无着,又地位低下,求告无门,怒极而起时,带有自发性、暴力性和政治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显示的科学技术的威力,终于使资产阶级看到,效率才是最好的生财之道。与其以残暴手段压榨工人,还要担当激起工潮、蒙受损失的风险,不如投资科技,改进设备,靠质量和效率在市场上称雄,既可稳住工人,又能获取更大利润。而且,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提高素质。这就不能不给工人提供较前要好一些的生活条件。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有了相当大幅度的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同时,政治上的改革,代议制民主的发展,也使工人全部或大部享有了选举权等公民权利,甚至有的国家还规定了罢工权利。工人政党和工会组织也合法地建立起来。凡此种种,使工人运动演变为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并加强了组织性,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难索解。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对工人的剥削手段十分残暴,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也颇为激荡,暴露出不小黑暗面,于是各类寻求解脱的社会主义思潮蜂起,形成不少流派。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实事求是地讲,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固然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但它并未能取代其他各流派,而只是影响较大的一个理论派别。随后,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逐渐结合,1864年诞生了第一国际。在第一国际中,也是各派并存,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都有不小影响。实际上,直到70年代中期,工联主义在英国、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在法国、拉萨尔主义在德国,其影响都还是占主要地位的。在这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传播日广,威信迅速提高,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和法国工人党(盖得派)的建立,俄国劳动解放社的成立,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第二国际初期的活动,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世纪最后二十几年是社会主义运动大发展的时期,到80年代末已有14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第二国际建立后,适应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的特点,制定出很多有关的决议和策略,成绩明显。
    当时在西欧、北美,确实处在资本主义和平发展并日趋繁荣的时期,不存在革命或起义的条件。因而在社会主义理论上,也便出现了一种主张渐进的思潮,特别是关于和平过渡的主张,即以通过选举,争取在议会中的多数,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其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探索。绝大多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本意是好的,并非大奸大恶。他们的不少见解,后来被实践证明是对的,当然也有错误之处,尚需认真研究。
    
    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有其内在的规律。资本主义经济从诞生之日起,经历了简单协作、手工工场、机器大工业的工厂制、生产集中到垄断等等阶段,其规模和组织形式总是越来越大,后来更有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说到底,这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起作用,是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结果,决不是人为因素所硬造出来的。垄断形成的直接原因,便是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更大的优势。首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多是劳动者,其发明成果多是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织布机的发明者,均为工人、工匠,即便是造出蒸汽机的瓦特,也是机械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各种发明,诸如发电机、内燃机、化工产品、汽车、飞机等等,却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科学成果较之经验总结,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英国,过了约半个世纪才在各国真正开展起来,多半也是引进英国的机器,以至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是多元化的,其中德国人、美国人的发明尤多,这就使它在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上更具优越性。而且,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若干国家尚未最后完成之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便已开始了。这种时间上的交叉,也为相对落后国家在成果的选择上提供了方便。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也主要是在轻工业部门中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范围则是在重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方面。重工业才有能力武装轻工业与农业,显示出来的能量要大得不可比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