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条原则--多样性统一、历史现状理论的统一、基础与提高统一 我以为在世界现代史的建设中应该贯彻一体多元的多样化统一规律;历史、现状和理论的统一;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的兼容这三条原则。 马克思说过:“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⑨历史就是多样性统一进程的规律的具体化。这种一体多元的多样性统一规律在现代和当代世界表现得尤为明显⑩。如果我们的世界现代史不能正确地阐述历史总进程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一体和多元、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则就不能把握历史的全貌,甚至产生某些误导的副作用。例如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从而得出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完全失败的错误结论。或者是把一两个资本大国霸权的更替等同与资本主义的兴衰,从而从一个超级大国的相对衰落,得出了整个资本主义衰落的不全面的结论。 力求历史、现状和理论的统一对于现代和当代世界史的建设尤为重要。不只是要求寓论于史、史论结合;而且要重视现状这一最新的历史现实,在很大程度上,现状是历史的最新延续,是现代世界史区别于近代和古代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决不能对现状的研究和跟踪有丝毫的轻视和排斥;不能以它是时事政策、不稳定为借口而排斥当代史的延续。列宁早在1905年革命时就说过:“我们必须力求赶上事件的发展、作出总结、作出结论,从今天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以便应用于明天,应用于今天‘人民还有沉默’,而不久的将来革命的火焰必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燃烧起来的地方。我们必须做政论家经常要做的事情--写现代历史并力求使我们的描写给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和活动在现场上的无产者英雄们带来更多的帮助,能够促进运动的开展,有助于自觉地选择耗费力量最少而能够提供最大的最持久的结果的斗争手段、方式和方法。”(11)重视当代史的研究和教学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承继我国古今优良史学传统的体现,更是为建设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要求。 注意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的兼容,做到基础与提高统一是另一项重要原则。中学乃至大学本科的基础历史课程,无疑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然而这里所讲的基础决不是基础知识结构的陈旧不变。基础知识对于现代、当代史来说是不断更新和充实的。基本知识、传统知识和最新成果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而且必须更新,使最新成果中的一部分成为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最近美国历史界开展的一场关于历史标准的大辩论实际上涉及到在面向21世纪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传统知识和最新发展间的关系(12)。传统不等于保守,稳定不等于落后,在当前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的强调教材稳定、稳妥高于一切,等于为落后和保守辩护,而在客观上排斥了改革的必要。因为改革本身就是在变革中前进的,而教材严重滞后于实际,现在大概很少有人持异议的。去年我在北京市教育学院东城分院中学历史教师再培训班讲授《当代世界史》后,一位已在北京从事17年世界史教学的历史教师在他的《高中世界史教材改革势在必行》的心得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十余年来,教材的内容、章节,以至从单一大字到大小字的出现,虽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许多老师认为,这些仅仅是形式、枝节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世界历史及其研究近年来的发展,更不能满足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这位身处一线的历史教师还写道:“实际上,当今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传媒所了解到的世界远较他们在历史课上得到的印象丰富的多,他们是带着许多疑惑,怀着求知的渴望走进历史课堂的。但是,他们不得不满怀失望,这给教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体现四性要求--科学性、时代性、全球性、知识性 世界现代史的教材要求充分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全球性、知识性。科学性要求教材反映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美国的史学研究成果为例,笔者前不久对美国权威《美国历史杂志》1992年9月号至1994年12月号10期中刊登的美国和世界部分国家发表的有影响的美国历史论文目录,作了逐一分类和统计。在42类中,论文数量在300篇以上的有美籍非洲人448篇、企业和经济308篇、移民和种族367篇、印第安人304篇、知识和文化史565篇、国际关系444篇、政治566篇、宗教395篇、妇女史398篇,计9类共3795篇,占全部论文的50.6%。这9类除传统的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3类外,其他6类均属社会、文化史领域共2477篇。如果把家庭、环境、同性恋史、劳工、大众媒介、男人史、音乐和影视艺术、大众文化、公共史、性史、社会史、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运动和娱乐等类计算在内,则对社会文化史领域的研究无疑是第一重点。在42类博士学位论文中,160篇以上的美籍非洲人254篇、企业和经济史181篇、教育317篇、知识和文化史431篇、国际关系213篇、音乐和影视艺术229篇、政治252篇、宗教245篇、妇女史428篇,9类共2550篇,占总数的62%。这里属于社会文化史领域的共1904篇,同样数第一重点(13)。我举这个例子说明国际史学研究潮流注意“大历史”、综合、整体史学的研究,在这个领域我们是大有可为的。科学性要求我们提供的知识是经得起实践反复的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评论,历史的研究早已否定了苏联学者首先提出的开始是帝国主义战争,苏联参战后才转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论述,尽管今天对这个问题还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我们大可不必把苏联的陈旧观点当作马克思主义的正宗来看待,而仍然让学生背和考这个不符合客观实际却符合苏联政策需要的结论。 科学性也要求符合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要求对历史进程叙述的完整和正确,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从而产生误导,如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阐述只讲成就不讲失误,从而造成社会主义运动一帆风顺的错觉。列宁说:“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迂回的。”(1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在世界现代的进程中展现得更为明显。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危机的两重性,对民族主义的两重发展趋势等都涉及阐述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主义发展的科学性。 时代性要求正确反映20世纪时代特征。这里考察的是20世纪而不是预测21世纪、22世纪。例如“过渡时代”论和“革命时代”论只说明问题的一面而未能反映时代的全貌,因为资本主义仍有发展以至大的发展一面。如果说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竞争和共处,则较为确切地反映时代特征的主要方面。时代性还要求教材正确反映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15)。 全球性要求世界现代史特别是当代史反映影响全球的重大问题及其规律性的变化。以经济发展方面的课题而言,有全球性的改革和发展潮流(16);全球各类经济体制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影响全球的环境(17)、人口和资源、社会等问题。这种全球性当然包括与全球相关的地区性问题,但不是地区+国别,也不是互不关联的大专题。如前所述我们不能以对国别史和地区史的叙述来取代现代世界史。应当看到这里涉及当代世界史、现代世界史是和古代世界史及近代世界史有着不同之点的。就全球性来说,当代世界是古代和近代无法比拟的,那种“国别+地区+阶段”的叙述法用到现代和当代,势必模糊了全球性的特色。 知识性要求知识要素贯穿始终,不能有头无尾,前后不连贯;作为教材自然也要求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富有启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