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供就业措施提出减少失业的最紧迫问题,是利用废弃的生产资料,通过实行一种宏伟的公共工程纲领,活跃国内市场。具体措施,建议改良土壤,修筑道路和运河,大力兴建工人住宅区。为这些措施筹资的方法是,“创造性地汲取贷款”,以20%的款项进行补偿。其主要款额通过节约失业金和可望出现的经济高涨及提高税收加以补偿。 (二)“普遍性经济措施” 1.在外贸方面,重申自给自足的“贸易政策方针”,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大力筹集外汇等,确立了双边贸易的基本思想。提出国家应“通过自产产品,最广泛地满足德意志人民的需求。其他需要的额外特殊原料,应优先从准备向德国购置工业品而同意德国减少原料进口的友好欧洲国家进口”。同时,要求国家通过一种出口奖金和进口增税制,无限制地筹集外汇,建议选择马克贬值。 2.在银行和贷款政策方面,宣布“国家有权对银行进行监督和干涉。作为国家干预银行制度的预备措施,银行负有向国家汇报的义务……”。要求国家对物资进行监督,“准许采取建造工业生产的新设施”。 3.在农业方面,建议大力恢复农业生产。提出推行“世传农庄”法,由国家管理和监督全国范围之内的各农业部门,建立各种农业市场“协议会”,对同类产品和生产者进行管理。⑩民社党上台之后,以这种经济理论为指导,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经济自治管理”相结合,激发资本的竞争和利润刺激精神,在消除失业,改组经济和工业、农业、商业、贸易及金融诸领域,实施了许多与之相似的政策,逐渐建立起国家垄断军事统制经济体制,为“扩大生存空间”和对外侵略战争服务。 民社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时而公开时而保密,(11)因此,这使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变得困难和复杂化。民社党上台之前,正式公布的经济文件实属罕见。1920年公布的25点纲领,其中有关经济条文模棱两可,几乎与后来执行的经济政策毫无关系,因此,经常被作为说明民社党上台之前无经济理论的例证。然而,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纲领中提出的建立中央集权经济模式和对外夺取“生存空间”的思想,对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1932年,民社党提出的经济计划和纲领,有的并未公开发表(《民社党经济政策基本观点和目标草案》),有的发表数周后旋即收回(《民社党经济紧急纲领》),有的公开发表时则回避重大争论问题(《民社党经济建设纲领》)。希特勒从争取金融垄断资本集团上台执政的策略考虑,认为不宜公开民社党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以免引起金融垄断资本的疑惑或反对。希特勒在各种场合与企业和金融界代表人物接触时,极力强调亲善他们的主张和政策。因此,从表面看,人们不易觉察民社党上台之前经济理论存在的真象。 三、民社党经济理论的渊源民社党的经济理论,来源于19-20世纪初期德国民族国家经济传统理论中不同时期经济流派的思想。 德国的民族国家经济传统理论,产生于德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19世纪,德国走上工业化道路较之英、法等国为迟。这种迟到的工业化,使德国在同英、法等世界强国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1848年以来,德国的自由主义是一种贫血和短命的产物。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软弱,不仅在实现其重要的政治目标--民族统一事业中失败,而且在德国经济发展中也似乎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成就。恰恰相反,德国经济的高涨是在政治上“保守”和“反动”的专制国家和国家权威的统治之下开始的。 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19世纪中叶德国产生了一种适应工业化起步较晚和发展迅猛的经济理论,即德国民族国家传统经济理论。该理论对西方资产阶级经典国民经济学忽视“国家问题”或“国家力量”持批判态度,指责它剥夺了国家承担的社会义务,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权威和极有组织的国家观念,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对自由放任主义持保留态度,旨在使国家机器进一步服从于资产阶级利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