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欧洲文明扩张史论纲(续二)(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欧洲》 陈乐民 参加讨论

上面讲的两个“所以然”,一见于精神,一见于物质。这一节要讲的是制度、体制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其中有经济基础,也有上层建筑。具体地说,就是“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这是近代欧洲最明显的标志;人们辨识什么是近代的欧洲,或者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是怎样的,总是先从它的经济和政治的外观看出来的。
    “市场经济”有经济学的特定涵义。我们把它理解为工业化社会的综合概念。它产生的前提是前面所谈的商业、工业、科学技术的结合互动;舍此则无“市场经济”可言。“市场经济”发展到近代,成为资本主义的体系,有它的发展过程,到十九世纪便形成了一张无所不包的网络。它涉及到资本积累、商品流通、金融信贷、价值规律、生产扩大再生产,等等,以及一切构成现代化经济的各种法规;资本、商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流通所必然导致的各民族在多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由此发展起来的跨民族、跨国家的双边和多边的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相应的宏观的和微观的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等等诸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内涵极其丰富而复杂、充满矛盾和竞争而又有普遍性规律的“怪物”。它既反映了现代化社会的富足繁荣,又包含有众多的运作上、政策上以及结构上的各种问题。它既有自我调节的机能,又有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难题……
    “市场经济”在欧洲的形成,还必须看到它的国际关系方面的历史。“市场经济”的历史同开拓殖民地密不可分;随着殖民主义在欧洲以外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体制也就建立起来了。开始时是海外贸易,建立起象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商业机构,渐渐地便以武力为后盾压迫、剥削乃至杀戮当地的反抗者和无辜平民,实行掠夺式的殖民政策,并在那里建立起政治统治。各个在海外建有殖民性质的势力范围的大国,为了无止境地扩大自己的势力,便相互冲突起来,兵戎相见的事,史不绝书。到十九世纪末,欧洲以外的地区,便基本上被欧洲列强瓜分完了。所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建成与东印度公司开始的海外“开发”史是分不开的。
    “民主”和“法制”在欧洲也是有久远的历史传统的,得到比较充分发展是在近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民主”的思想源泉在希腊时便有城邦民主,有雅典式民主、斯巴达民主、柯林斯民主等等。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民主”在总体上虽见式微,但在分散、零星的市镇里,如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里,仍实行古代方式的“民主”和“选举”的办法。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在政治体制上并没有发生立竿见影的表现,王朝政治仍然维持了很长的时期,但是,资产阶级已渐渐成为政治舞台上的“明星”,君权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议会的构成在发生变化,贵族的代表比例缩小了,资产阶级的比例增大了,甚至平民也有了代表,在法国革命前夕的“三级会议”里,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王朝政治一步步在后退,君主立宪制度不仅普遍实行,而且开始向近代性质的代议制过渡了。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民主、平等、自由”等原则、人权的原则,首先在法国的政制上有了比较彻底的体现。十九世纪的欧洲,虽然许多国家还保留着君主制,但是“三权分立”的原则已普遍接受,以此原则为基础的政治体制也已经普遍建立起来了。此时的民主和宪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不仅实现于某些孤立的城市里,而是成为民族国家的现实,并且在制度上也愈加完备、甚至繁复了。
    “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是两个比较具体的问题,在欧洲各民族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复杂问题。而且规律和原则,也并不是照理论上所说的那样实现的。例如:“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践与原则便有很大的出入。有的政治学家、史学家便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个国家完全准确地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而且在操作过程当中总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重要的是近代欧洲的宪政创造了对执政者的“制衡”和“监督”的原则和机制,这应该说是对政治学的一个贡献。我们在这份“论纲”中,只能简约地把“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作为近代欧洲的一个重要特征提出,不可能详及它们各自发展的历程细节及其正面的和反面的结果。这些都留待在以后出版的正文中详为论列。
    近几百年,比起前此的任何时期(特别是千年中世纪,更不要说更早的时期),是欧洲变化最大、最快的几个世纪。上述的三方面因素--精神的、物质的、体制的--是构成近代欧洲文明最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近代欧洲,都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它仍是交织在一起而又相互影响的、互为因果并且相互包容,缺一不可。
    欧洲的近代文明,还有许多事可说;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些侧面或视角,都能反映文明的状况与精神。例如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语言衣着,等等,都可纳入文明之列,但是,这些都不像上面所说的三方面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对一个社会有决定意义的,归根到是物质、精神和制度。
    注释:
    ①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4页。
    ①b[荷兰]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85页。
    ②b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第166页。
    ③b同上书,第161页
    ①c同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