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a圣杰罗姆在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的书信中记载了使他“不寒而憟的各种灾难”,文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译本,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3-424页。 ①b〔德〕弗兰茨·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中译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9页。 ②b〔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译文,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0页。 ①c〔德〕黑格尔:《历史哲学》英译本,第342页,第347-348页。 ②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20页。 ③c同上书,第522页。 ④c〔法〕布罗代尔:《十五到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译本,第一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06页。 ⑤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版,第41页。 ①d〔意〕马基雅弗里:《佛罗伦萨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第53页。 ②d〔法〕雅克·罗希欧:《城镇人》;〔法〕雅克·勒·高夫主编《中古人》,Jacques Rossiand,“Le Citadin”,“L'Homme Médiéval”,ed.Jacques Le Goff,Seuil,1987,第160页。 ③d〔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中译本,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页。 ④d〔法〕雅克·勒·高夫:《中古人》,第162,163页。 ⑤d〔法〕布罗代尔:前引书,第一卷,第417页。 ①e同上书,第608页。 ②e〔法〕孟德斯鸠:《法的精神》,Montesquieu,“de l'ésprit des Lois,”L,GF-Flammarion,1979,第461页。 ③e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法文本。 ④e〔德〕黑格尔:《历史哲学》,英译本。 ①f〔德〕海涅:《论德国》,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②f〔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第143页。 ③f同上书,第145页。 ①e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②e〔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译本,上卷,第577页。 ③e〔法〕勒·高夫主编:《中古人》,第217页。 ①h《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0页。 ②h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中译本,人民出版社。 ③h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30页。 ①i〔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的复兴》,Charles Homer Haskins,The Renaissace the 12th Century,Heridian Books,Clevelansl at New York,1968,第9页。 ②i同上书,第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