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20世纪世界历史整体概观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李植枬 参加讨论


    19、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重大转折关头。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资本主义工业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确立了主导地位,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划分为少数发达国家与大多数落后国家。这个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后果。一方面,人类社会从总体上已形成为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历史进入以整体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这个世界整体制约和规定各国历史的存在和发展,各国历史发展日益与世界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垄断对世界的统治,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日趋激烈,世界剧烈动荡,历史的发展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上日程,即历史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提上日程。人类面临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
    当时有无实现这个变革的力量呢?作为对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反应,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解决这个矛盾的物质力量。由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发展为世界无产者在国际范围的联合斗争,使科学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为多国社会主义实践,形成有完整政治纲领的、联合全世界无产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个运动又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广泛联合,形成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巨大威胁,并推动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如何开始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是由无产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革命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的薄弱环节首先突破?在世界整体的条件下,那个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不仅取决于该国国内社会矛盾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国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总体联系中所处的地位。这就是说,在金融资本统治已成为世界体系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已是帝国主义整个链条在其薄弱环节的突破。这个薄弱环节可以是资本主义还未充分发展甚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未占主导地位的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落后国家,其历史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整体形成后,社会主义革命在那里爆发和胜利,不取决于那些国家经济水平最高、无产阶级占人口多数,而是看哪里是世界各种矛盾的集中地,哪里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第二,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特殊历史条件,使这些落后国家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可以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途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三,这些国家在长期斗争中造就了一支能够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大军。在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的指导下,俄国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缩短了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带动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十月革命表明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走在社会主义革命前列的,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落后国家。从此,由这些落后国家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条件下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
    
    十月革命创造了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推动国家发展的道路,阻止了西方列强使世界大多数国家完全殖民地化的过程,推动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摆脱西方奴役的解放斗争,加速落后国家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给殖民地半殖民地提供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机遇,印度、中国、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民族工业都有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增强,为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准备了重要条件。十月革命后掀起了东西方革命高潮,这是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一次联合行动,是世界革命力量的联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结束了欧洲统治世界的局面,历史活动舞台扩大到整个世界,使国际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都竭力在世界占据有利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掠夺战败国,重新分割世界,对社会主义苏俄实行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对民族解放运动疯狂镇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表明西方列强(主要战胜国)按照战后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暂时调整了它们之间的各种矛盾,组成对付苏俄和各国反帝斗争的反革命联盟。凡-华体系所建立的世界秩序,是国际资产阶级在共同反对苏俄和镇压各国革命的基础上又争夺又勾结的结果,是战前旧秩序在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重建,是英、法、美、日等列强共同统治世界的秩序。它建立在各种矛盾之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是一个不稳定的世界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击了原有世界经济秩序,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放弃金本位制,英国逐渐失去世界金融的领导地位,不再拥有调节世界支付体系的手段,而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美国并未承担世界金融的领导。2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元、英镑和法郎等储备货币占主要地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开始出现,形成一种不受单一货币统治的货币体系。它被说成是恢复了金本位制度,实际上并不是1914年以前那种纯粹的金本位制度。除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外,英、法两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日本等30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这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是很不稳定的。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终于全部瓦解。金汇兑本位制崩溃后,正常的国际货币秩序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各国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并展开“货币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削弱了各国经济的联系,缩小了世界贸易的范围,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使30年代经济大危机演变成特别严重的萧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无序状态,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从而决定了建立在世界各种矛盾之上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迅速破产。
    资本主义世界困难重重之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苏联在粉碎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后,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而且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整体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实行封闭政策、不与资本主义世界交往、关起门来建设社会主义?还是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外国一切有用的东西来建设社会主义?苏联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世界而求得生存和发展,只能在与资本主义世界交往中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列宁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有过深刻论述,他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由武装干涉转变为经贸往来的原因时指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它们走上这条同我们往来的道路。”[①]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稳定下来,形成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局面。列宁强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交往。他说:“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它们作生意。”[②]他要求尽快从国外购买恢复工业和实行电气化所需要的装备、原料、材料和机器,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工业。他说:“我们打算和资本主义国家交往。只要资本家帮助我们实现我国的电气化,我们不应当因为要给他们几亿公斤石油而惋惜。”[③]他认为,为了学习,可以向资本主义缴纳贡税。他说:“谁要学习,谁就得交学费。……是什么情况迫使我们这样做呢?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体系中……”[④]斯大林当时也是反对闭关锁国,主张与外国进行经济交往的。他说:“俄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它不用自己的原料换取西方国家的机器和装备,那就很难靠本身的力量组织运输业,发展工业并使城乡工业电气化。”[⑤]“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⑥]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迫切需要向国外输出资本和技术,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苏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大批骨干企业,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在30年代后期和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继续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要企业,成为保证卫国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条件。以上说明,苏联在建国初期,基本上实行了开放方针,对社会主义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为适应以赶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苏联执行了压农业、挤轻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它使苏联在很短时期内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在打败德国法西斯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世界经济混乱和失衡的局面下,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打破一战后建立起的力量平衡,形成对各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苏联、中国、美国、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联合起来,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终于打败了法西斯。这场世界范围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势力的生死较量,最终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胜利,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开辟了民族解放的道路,推动了人类社会和各国历史的进步。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对外侵略扩张,不仅给被侵略国家带来浩劫,也给本国人民带来灾难,造成物质财富的巨大破坏,使历史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