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20世纪世界历史整体概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李植枬 参加讨论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迎来世界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欧、亚一系列国家通过人民民主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缺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另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从亚洲开始崩溃,一大批殖民地附属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走上建设自己国家、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道路。
    这次以亚欧大陆为中心的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是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巨大冲击,大大缩小了帝国主义统治的范围,动摇了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西方国家竭力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阻止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美国狂妄地要领导世界,充当世界警察,采取各种办法实施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首先,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早在4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策划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结束30年代世界货币金融混乱的局面。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成立由美国操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了以美元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为核心内容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美国建立了它的世界经济霸权,扩大它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加强了实现全球战略的经济实力。
    其次,实行“冷战”政策,孤立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在全世界反对共产主义,扫清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咨文里宣称,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都会危害美国的安全”,美国有责任“援助各国自由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制度”。这就是说,美国要在全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政策,是美国针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敌对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军事上遏制、政治上对抗、经济上封锁、组织上包围和思想上渗透等,企图封闭社会主义国家,不让它与世界交往,在孤立中将其扼杀。
    再次,美国利用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条约将西欧、日本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纳入其“遏制”共产主义和建立世界霸权的轨道。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势力渗入欧洲;它独占日本,控制南朝鲜,接管了太平洋上许多战略要地和重要岛屿。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结成军事同盟。随后,美国同日本及其它一些亚太地区国家缔结双边或多边军事同盟条约,从而形成以它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西欧和日本在战后初期均极其衰弱,要仰仗美国的援助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军事上也要依赖美国的保护,因此,不得不屈从于美国的控制,充当美国的小伙伴,在一个时期追随美国反共、反苏、反华。
    面对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严重挑战,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它们敢于对抗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和暴力颠覆,并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就是例证。它们也不怕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渗透和制裁,一再打破西方的孤立和遏制。到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主义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3,陆地面积的1/4,工业产值的2/5,国民收入的1/3。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前相比,苏联、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的精神面貌、整个社会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社会主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由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孤立与遏制政策,紧紧地锁上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交往的大门,由于斯大林在战后提出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使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历史潮流的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不能及时加以改革,并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本国国情照搬苏联模式。这些使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很长时间实行了脱离世界关门建设的方针,严重限制了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战后,从美国开始,并扩及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个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的开发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与战前不同,不仅商品和货币流通过程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加强,这明显表现为现代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和多国公司的大量出现。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彼此加强了资本渗透,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存关系愈来愈密切。这些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已发展到更高的程度。这场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迫切地要求对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调节,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的干预,对现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高度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传统的国际分工即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原料食品生产国的分工,开始逐步被以工艺技术为基础的世界工业的国际分工所代替。国际分工的地域范围大为扩充,国际分工的部门和分支更加专门化和多样化,使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空前加强。这些变化使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国际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世界经济领域中的重大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大为加强,世界各种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也随之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美国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利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大肆对外侵略扩张,从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推行世界霸权政策。可是,5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超过美国,1951-1973年,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3%、6.4%、5.1%和5.4%,而美国同期只有3.6%,在全球经济中占的比重下降为20-25%,西欧、日本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步步缩小。与此同时,加拿大和北欧、大洋洲的一些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迅速崛起。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经济力量的相对削弱,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经济力量的迅速增强,伴随而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体系的瓦解,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由美国一个中心演变为美国、西欧和日本三个中心。从60年代起,美苏经济实力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他们对世界霸权的争夺逐渐加剧,尤其是核军备竞赛达到了顶峰,给人类带来核战争的严重威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世界的角逐和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的全面对抗,不仅使两大阵营都四分五裂,而且促使各种力量进行新的组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