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君子欤?粪土欤?(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 张邦炜 参加讨论

注释:
    ①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8-19页。
    ②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人民教育》1961年第9期。
    ③张邦炜:《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④漆侠:《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王朝》,《新建设》1953年第7期。收入姜锡东等编辑:《漆侠全集》第9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9-370页。
    ⑤⑦漆侠:《范仲淹集团与庆历新政--读欧阳修〈朋党论〉书后》,《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收入《漆侠全集》第9卷,第215-235、220页。
    ⑥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全集》第6卷,第41页。
    ⑧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3页。
    ⑨据台湾学者李弘祺介绍,日本学者荒木敏一《宋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认为,“读书人”一词始见于《宋史》(《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公司,1980年,第35页)。此论不确,《隋书》中早已有之。《隋书》卷42《李德林传》载:有官员建议隋文帝“尽诛(北周皇族)宇文氏”,内史令李德林“固争,以为不可。”隋文帝“作色,怒云:‘君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于是遂尽诛之”(中华书局,1973年,第1199页)。藐视“读书人”之意溢于言表。与前代相比,宋代读书人不仅人数大大增加,而且地位明显提升。《宋史》卷3《太祖本纪三》载:“(宋太祖)曰:‘作相须读书人。’由是大重儒者”(中华书局,1977年,第50页)。元人戴表元称:宋代“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剡源文集》卷9《陈晦父诗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十有八九”,揣测之词,不足尽信,然证诸史实,占大多数则是事实。
    ⑩王曾瑜:《从门第到有、无出身》,《燕京学报》新22期。
    (11)王瑞来:《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宋史研究论丛》第6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51《治道》“宋孝宗时蔡戡对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96页。
    (13)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2《委巷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95页。
    (1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18《训门人六》,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第2837页。
    (15)洪迈:《夷坚志》三志己卷7《善谑诗词》、支丁卷6《南陵仙隐客》,何卓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第1353、1017页。
    (16)陆游:《渭南文集》卷26《跋周茂叔通书》,《四部备要》第79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180页。
    (17)探讨宋代“乡先生”并肯定其历史贡献的论著较多,足资参考。如:邹重华:《“乡先生”--一个被忽略的宋代私学教育角色》,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9年新8期;许怀林:《南宋的民办书院与乡先生的职业化》,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等编:《徽音永著--徐规教授纪念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55-376页。
    (18)杨时:《龟山集》卷2《语录·余杭所闻》,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367册,第39页。
    (19)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2《赠头陀诗》,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54页。
    (20)《宋史》卷428《张绎传》,第12733页。
    (21)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居士集》卷9《读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22)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邓广铭、张希清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7页。
    (23)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4《又谕学者》,《四部备要》第58册,第1338页。
    (24)《朱子语类》卷13《力行》,第245-246页。
    (25)《朱子语类》卷109《论取士》,第269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