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王称:《东都事略》卷74《张方平传》,孙言诚等点校,《二十五别史》第13册,齐鲁书社,2000年,第618、621页。 (55)苏轼:《仇池笔记》卷下《孔北海》,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38页。张方平认为孔融“蠢”,苏轼很不理解:“北海以忠义气节冠天下,其势足与曹操相轩轾,决非两立者,北海以一死捍汉,岂所谓轻于鸿毛者,何名为蠢哉。”这表明张、苏的正统观存在严重分歧。 (56)苏轼:《东坡后集》卷17《张文定公墓志铭》,《四部备要》第77册,第381页。 (57)《宋史》卷318《张方平传》,第10358-10359页。 (58)《东坡集》卷24《乐全先生文集叙》,《四部备要》第77册,第182页。 (59)参看刘子健:《梅尧臣〈碧云騢〉与庆历政争中的士风》,收入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103-116页。 (60)参看邓广铭:《〈辨奸论〉真伪问题的重提与再判》,《国学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1)周煇:《清波杂志》卷4《碧云騢》,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第144页。 (62)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7《丞相温国司马文正公(光)》,四部丛刊初编本。 (63)《宋史》卷315《韩绛传》,第10304页。 (6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熙宁七年四月丙戌,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第6170页。 (65)范纯仁:《范忠宣集》卷15《司马康国韩公(绛)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6)托名梅尧臣:《碧云騢》,陶宗仪:《说郛》卷38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83《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87-892页。 (68)王珪:《华阳集》卷56《贾文元公昌朝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宋史》卷285《贾昌朝传》,第9620-9621页。 (70)《宋史》取材于笔记小说等私家著述之处甚多,可参看赵铁寒:《由宋史之取材论私家传记之史料价值》,《大陆杂志》第12卷,第12期,1956年6月。 (71)苏轼:《东坡志林》卷3《贾婆婆荐昌朝》,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12页。 (72)《宋史》卷285《贾昌朝传》,第9620-9621页。 (73)周密:《齐东野语》卷3《诛韩本末》,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51页。 (74)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5《考史》,栾保群等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17页。 (75)周密:《癸辛杂识》后集《馈送寿物》,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第91页。 (76)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满潮都是贼》、《优伶戏语》,沈锡麟等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189-191页。 (77)永瑢等:《四库总目提要》卷81《史部三十七·政书类一·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中华书局,1965年,第695页。 (78)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附录一《拾遗》,徐规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第920页。 (79)许怀林:《江西通史·北宋卷》第294-322页;《江西通史·南宋卷》第374-38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