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期美国对越南的军事与外交渗透(3)
三 左右南越政治发展,既是联合行动计划内容的一部分,也是美国实现对越南进行军事与外交渗透的重要方式。为此,从日内瓦协定签字到1956年越南大选,美国通过确立吴庭艳政权的过程,一方面继续排挤法国,铲除其残余的殖民势力;另一方面也不断修正自己对所谓东方专制主义的认识,支持吴氏建立个人独裁,并排除越南统一的可能性,最终把南越纳入其远东反共遏制网的战略框架内。 为加速对南越的控制,美国建立了以劳顿·柯林斯为首的顾问团。作为前陆军参谋长和艾森豪威尔的密友,柯林斯刚刚上任便遭到法国政府和新闻媒体的非议,法军驻南越司令埃利直言:“这样一位老资格将领委派到西贡,将造成这样一种印象:美国准备接管越南。”[(36)]法国报纸更是把柯林斯“作为美国侵占越南和法国利益的标志。”[(37)]的确,柯林斯赴任后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挫败由法国人暗中支持的阮文惠将军针对吴庭艳的军事政变图谋。接着按照美国政府旨意,确立包括军事改革在内的7项改革政策,其中军事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军队国家化,铲掉地方宗派势力,健全吴庭艳政府机制,防止法国对南越军事的干预。在美国的压力下,法国殖民当局被迫减少对反吴武装的资助,1954年12月,法美签署备忘录,宣布“南越政府军的所有单位皆由越南人担任军官和进行指挥;援助南越改组和训练陆军事宜则由美国军援顾问团团长负责”[(38)],这就架空了法国殖民残余势力对南越军队的控制。次年,以美国军援顾问团团长约翰·奥丹尼尔为首的“训练教导团”又接管了南越部队的改组和训练,从军事上巩固了吴庭艳政权。 但吴庭艳对美国倡导的南越政治改革则立场相左,这不仅造成了双方矛盾,甚至导致美国对吴支持的动摇,最终出于战略渗透考虑,几经摇摆,美国还是采取了怂恿吴庭艳建立独裁专制的政策。 实行土地改革与接纳各种反共派别,是美国推行的南越政治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柯林斯倡议的南越政治民主化的主题,其目的在于巩固美国对南越的政治渗透。但吴庭艳从加强新生政权考虑,主张家族政治和个人独裁,极力排斥异己,对柯林斯倡议置若罔闻。此举不仅使他与柯林斯矛盾公开化,也加剧了南越政局动荡。柯林斯电告美国政府,“吴庭艳没有能力承担民族重任和施政所需的政党联合,而这种联合对阻止越南落入共产党之手是至关重要的”。[(39)]据此又强调,“在探讨保大回越南的可能性之前,避免给吴庭艳任何新的承诺,乃至把美国战略保护网收缩到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一线。”[(40)]但美国政府从战略需要出发,一则强调吴庭艳排法反共立场,称赞吴庭艳对远东“自由世界”领导的艺术;再则告诫柯林斯要警惕法国插手,暗示“埃利及法国上层实际上已取消对吴庭艳的支持,”[(41)]因此美国不能放弃对一个“真正民族主义领袖”的支持。美国政府的立场不仅使柯林斯提议的南越政治改革无法推行,而且加剧了吴庭艳肆无忌惮地剪除异党、镇压反对派的进程。这反过来又导致南越各政党之间、军队之间及吴庭艳与美国顾问团之间矛盾的加剧,并引发美国政府对吴庭艳支持的动摇。艾森豪威尔同意“取代吴庭艳”,却又指出:“新总理不能是‘法国殖民主义’的工具。”[(42)]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的官员也告诫:防止把“法国与美国的标签合在一起贴在新的药剂和注射液上。”[(43)]这样,如何取代吴庭艳,美国政府仍顾虑重重。 正当美国政府考虑黜除吴庭艳之际,1955年4月下旬,忠于吴的军队与法国间接支持的平川派军队发生军事冲突。法国的间接介入,使美国把防止法国势力回流看得更为重要。国务院迅速收回取代吴庭艳的两份电文。美国右翼势力频繁登场,为吴庭艳独裁政权辩护,曼斯菲尔德称:吴庭艳“代表了真正、诚实、忠诚的民族主义独立力量”,如果吴庭艳下台,“亚洲人类自由事业将毫无结果。”[(44)]在此形势下,杜勒斯电告柯林斯:“无论正确与否,吴庭艳都是越南民族主义抗击法国殖民主义和腐朽势力的活生生的样板”,推翻吴庭艳“在美国行不通”,并“对我们在亚洲的形象极其不利。”[(45)]在美国支持下,吴庭艳迅速平定军事叛乱。之后,杜勒斯代表美国政府发表讲话:“不管美国过去的看法怎样,现在必须全心全意地支持他(指吴庭艳),决不允许他成为又一个被推翻的克伦斯基。”[(46)]美国不仅重新肯定了吴庭艳的独裁政权,也完全改变了美国对南越政治改革的要求。杜勒斯对此辩解道:“在世界的那一地区,除了独裁政府之外,没有联合模式。”[(47)]平川派军队被镇压,也有利于扫荡法国残余势力。万般无奈之下,法国政府向美国表示,“鉴于美法分歧和吴的反法态度,法军将尽早撤离南越。”[(48)]这样,美国取代法国在这一地区统治指日可待了。 美国在肯定吴庭艳独裁统治的同时,加紧了对其政权的扶持,支持吴氏加强个人专权,破坏民主选举。5月19日,杜勒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称:“在东方通过一个独裁政府进行统治,远比用一个联合政府有必要。”[(49)]费歇尔撰文,敦促美国政府对吴庭艳“个人民主统治”要有“更明确”的认识[(50)]。10月,杜勒斯就南越制宪会议选举做出原则性规定:“为了对付共产党人,应当把强有力的行政权置于首位,民主和宪政进程必须以不削弱吴氏中央权力为限。”[(51)]在美国怂恿下,吴庭艳大搞虚假投票,以致其所得票数比参加投票的人数还要多。美国还公开支持吴庭艳破坏日内瓦会议确定的普选原则,想方设法阻止越南重新统一。1956年通过自由选举实现越南统一,这是日内瓦协定明确规定的。但美国从取代法国在印支统治地位和建立远东反共遏制网出发,对统一采取抵制态度。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官员强调:美国政策的底线是,“如果非共武装力量不能赢得整个越南选举,也要寻机把南越从共产党控制下拯救出来。”[(52)]否定自由选举的可行性。但为了欺骗国际舆论,美国在策略上又采取“既不反对自由选举,又不允许共产党接管南越”的方式[(53)],再次怂恿吴庭艳与国际协定相抗衡。7月16日,吴庭艳发表声明,在阐述支持越南重新统一主张的同时,强调其政权没有在日内瓦协定上签字,因而不受条约束缚。8月9日,吴庭艳又发表讲话:“只要共产党在北越不允许每个越南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基本人权,任何积极性建议都是徒劳的。”[(54)]竭力阻挠越南大选的进行。至此,南越基本上成为美国远东反共的基地,50年代中期美国对越南的军事与外交渗透告一段落。 总之,50年代中期美国对越南的军事与外交渗透,体现了冷战高涨阶段,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对广大第三世界扩张的政策风格。这种新殖民主义外交,历史上推动了美国建立世界霸权,今天在冷战后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上,我们也并不陌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