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60年亚裔集团职业结构的变化起码说明了三个问题:1.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占就业总人数的近1/3(菲律宾人除外),这其中大多数是移民;2.女性就业率升高,许多人步入白领阶层;3.传统行业在一些族裔集团的职业结构中仍占相当的比例,如华人从事的餐馆业、日本人和菲律宾人从事的农业、渔业等。同时还应该看出,亚裔集团职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有利于亚裔在美国发展的三个不容忽视的后果:其一,教育程度的提高。1960年受过高中教育的白人男性的平均数为45%,而华人为45%,日本人为60%,菲律宾人为30%;完成大学学业的白人男性的平均数为11%,而华人、日本人和菲律宾人分别为19%、14.5%和5%。这一方面是由于移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亚裔对其后代教育的重视。其二,个人收入的提高。1959年白人男子个人平均收入为10000美元,华人、日本人和菲律宾人分别为8634、10035和7695美元;白人女性平均收入为3524美元,而上述三个族裔集团分别为5142、4893和3776美元[21]。其三,政治地位的提高。从50年代中期开始,亚裔不仅在地方和州一级担任政府公职,而且还当选为国会议员。最为著名的是1956年当选为众议员的印度裔德里普·萨乌德、1958年当选为众议员的菲律宾裔贝尔南多·比卡伊和1959年担任参议员的华裔邝友良,以及同年担任参议员的日裔丹尼尔·井上。[22]这些都为亚裔集团今后更为积极地参与和影响美国政治铺平了道路。 最后,1952年移民法对亚裔居住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过去由于亚裔集团成员多为男性,基本上是居住在美国东西海岸大城市中本民族的聚居区里如唐人街、小东京、小马尼拉等。随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妇女的移入,亚裔各集团的居住模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一些人组成家庭后逐渐迁出本民族聚居区;另一方面,居住地域也从夏威夷、加州和纽约等几个亚裔集中居住的地区,分散到东南部和中西部各州。[23]这种现象到60年代中期以后更加明显,从而也加快亚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步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952年移民法对亚洲移民所具有的两重性,一方面1952年法设立了亚太三角区,放宽了对亚洲移民的限制,取消了亚洲移民和亚裔的入籍限制,这些特点对亚洲移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取消对亚洲移民的某些限制,并不意味着真正结束对亚洲移民的歧视,更不意味着结束了美国移民政策中种族主义因素。不终止民族来源限额体制,不在种族平等的基础上对待各国移民,1952年移民法中对亚洲移民的歧视和限制就不会消失。因此,美国对亚洲移民政策在50年代对整个移民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到60年代中期得以进一步的修订。 注释: [1]关于麦卡伦委员会报告的内容及分析,参见罗伯特·迪万:《1924-1952年的美国移民政策》(Robert Divine,American Immigration Policy,1924-1952),纽约1972年版,第166~169页。 [2]关于《美国移民政策的重新评价》的主要内容,参见罗伯特·迪万:《1924-1952年的美国移民政策》,第168~171页。 [3]伦纳德·丁内尔斯坦、戴维·赖默斯:《族裔美国人:移民和同化史》(Leonard Dinnerstein & David Reimers,Ethnic Americans:A History of Immigration and Assimilation),纽约1982年版,第73页。 [4]罗伯特·迪万:《1924-1952年的美国移民政策》,第175~182页。 [5]罗伯特·威尔逊、比尔·细川:《东去美国:日裔美国人的历史》(Robert Wilson & Bill Hosokawa,East to America: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纽约1980年版,第278~279页。 [6]H.布雷特·梅伦第:《亚裔美国人:菲律宾人、朝鲜人和印度人》(H.Brett Melendy,Asians in America:Filipinos,Koreans,and East Indians),波士顿1977年版,第137~138页。 [7]关于杜鲁门否决的原因,参见迈克尔·李梅:《从门户开放到有限选择:对1829年以来美国移民政策的分析》(Michael Lemay,From Open Door to Dutch Door:An Analysis of U.S.Immigration policy Since 1829),纽约1987年版,第107页。 [8]罗杰·丹尼尔斯:《亚裔人的美国:1850年以来在美国的华人和日本人》(Roger Daniels,Asian America:Chinese and Japa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50),西雅图1992年版,第306页。 [9]威廉·麦克雷迪编:《文化、族裔关系和认同:当代问题研究》(WiHHiam McCready,ed.,Culture,Ethnicity,and identity:Current Issues in Research),纽约1983年版,第383页。 [10]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