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出生于1926年1月。祖籍山东文登,世居辽南瓦房店市。早年丧父,孤儿寡母依托祖、叔为生。祖父是乡村私塾教师,叔父从教于乡间小学,收入微薄,而家庭人口众多,生活拮据,有时甚至无隔宿之粮。先生自幼看着母亲的眼泪成长,学习极端刻苦,是同学中的佼佼者,祖、叔的国学功底深厚,对孩子们要求严格。先生在接受《四书》、《五经》、《左传》、《史记》等家学的熏陶后,又随叔去复州城高小就读,有幸得到学识渊博的姜云霞(字彩桥)先生的细心教诲,语文、数学大有长进,高小结吏考取沈阳重点中学;中学未毕业即考取大学。东北光复后先入国立长春大学外语系,后转入东北大学(1951年改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历史。1951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历史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和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职称为教授。还担任博士生导师。在社会上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历史学科评审委员、中国世界上古中古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几十年来,朱寰先生矢志史学,淡泊名利,青灯黄卷,潜心求索,为我国世界史学科、特别是世界中古史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两部教材 光辉里程 高校教材,是本学科学术水平的载体,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依据。但是在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所谓历史学,主要是指中国史,至多不过扩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世界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尚未形成,根本谈不到我国自己的世界史教材。正如吴于廑先生所说,世界历史学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从西方引进的。大约在1840年前后,西方传教士和学者将西方世界历史学断断续续地介绍到中国来,经过一个世纪的移植和培育,世界历史学才具有雏型。新中国建立后,始获得蓬勃发展。 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总口号是“向苏联学习”,“一边倒”,因而世界历史学科的创建也必须走学习苏联的道路。无论是参考资料,或是授课教材,首先是搬用苏联的。朱先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世界史学工作者。他在老一代世界历史学家的精心培养教育下,逐步成长。与同事们合作,他先后翻译苏联著名史学家科斯敏斯基的《中世纪史》、斯卡兹金的《中世纪史》(第二卷)、谢缅诺夫的《世界中世纪史》等专著和大学教材,同时翻译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和历史地图等。其中有的通过学术交流,介绍给国内其它高等院校和历史学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教学与研究的急需。此后,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教学与研究实践,编写出了本国的教材。作为全国性的教材编写迄今已有两次。 建国1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决定总结10年来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经验,加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是集中国内史学界的优势力量,编撰一部适合需要的《世界通史》教材。中央宣传部周扬副部长亲自挂帅,抓高校文科教材建设工作。中央委任周一良教授、吴于廑教授两位史学泰斗任《世界通史》主编,然后分卷组成编写班子。朱寰教授分担主持中古史分册的编写工作。经过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历经两个寒暑,终于完成《世界通史》(四卷集)初稿。后经过认真修改定稿,始正式付梓。 这部自编《世界通史》教材的诞生,是我国世界历史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世界史学科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62年《世界通史·中古分册》问世以后,我校学报编辑采访本卷主编朱寰先生时,请他谈谈新教材的特色。朱先生从总体上比较了新编教材与苏联原有教材的异同。新编教材的社会分期(与上古史和近代史的分期)及中古史内部的阶段分期,采用了苏联教材的说法,但在内容体例方面,却有许多重大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体例上给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以应有的地位;(2),在论点上基本克服了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尽量作到平等、公正地说明大小、贫富、强弱不同国家的历史贡献;(3),在内容上注意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分散闭塞状态的逐步克服,增补了国家间、地区间交往和交流的历史。对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史,则重彩浓墨,给予充分地说明。这一切都表明新编《世界通史·中古分册》是当时史学界一部承上启下的科学著作。 这部《世界通史》的问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世界历史著作。……(它)体现了中国学者当时的世界史的认识和研究水平。”[1]1979年,香港文化资料供应社将这部书重新排版发行,并向读者评介道:“《世界通史》系中共建国后,集中了当时的著名历史学家……编撰出来的巨著。这样规模的世界历史著述,在中文出版物中,诚属罕见。”此书在1972、1980年先后两度修订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它对我国一代学子和史学工作者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还被排成大字本,供中央领导审阅。 十年内乱期间,教学和科学研究完全隐入停顿状态。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局势才逐渐好转。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确立了改革开放、建设“四化”的正确路线。我国的史学界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经过几年的努力,史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研究领域日益拓宽。伴随着世界历史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吴于廑教授提出了世界历史的宏观研究理论。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人类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向全世界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世界历史学科的任务在于对这一过程进行系统、全面地探讨、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其规律和格局。吴先生的观点得到学界同仁的认同。宏观史学理论的确立和发展,表明我国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更加理论化,为了总结几十年来世界历史学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史学人才,国家教委在80年代末,委托吴于廑教授和齐世荣教授主持编撰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中国当代最高学术水平的《世界史》。全书共分古代、近代、现代三编,每编分为上下两卷,共6卷。古代史编下卷(即世界中古史部分)由朱寰、马克垚两位先生共同主持。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古史分卷脱稿,于1994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刊行问世。 《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无论是体例,还是内容,都体现了宏观史学的理论和观点。它注重探索人类封建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正确阐述了封建时代人类的和平交往、战争冲突、宗教扩张等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书中着重说明人类文明随着交往和交流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区域:即东亚儒学文明区、南亚东南亚佛教文明区、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区、东欧希腊正教文明区和西欧罗马天主教文明区等。处于两个或三个文明区边缘地带的,往往是不同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地区。东南亚是东亚和南亚文明交汇地区;北非是欧洲基督教文明与西亚伊斯兰教文明的交汇地区;小亚和高加索又是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交汇地等。这些跨不同文明区的边缘地带,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与冲撞、融合,往往派生出独具特色的新文明区,如中亚文明、东南亚文明,高加索文明、北非文明等。这是中古时期人类文明有别于上古和近代的特色。它是人类历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环节。吴齐本六卷集《世界史》,堪称我国世界历史学科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从周吴本四卷集《世界通史》的问世,到吴齐本六卷集《世界史》的编撰出版,风雨漫漫30年。它凝聚了整个世界历史学界同仁的智慧,体现了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水平,是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独立发展过程中的两座丰碑。朱寰先生先后参加了两座碑铭的镌刻工作,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