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问题与三十年代的意德关系(3)
墨索里尼作出的反应是在奥地利问题上有所让步。1936年1月6日,墨索里尼会见哈塞尔。哈塞尔建议通过一项德奥互不侵犯条约来解决奥地利问题。根据这项条约,奥地利以名义上的一个独立国家成为实际上的德国的卫星国,墨索里尼表示不会反对。〔22〕1月27日, 墨索里尼再次向哈塞尔表示意大利将实施其对奥新政策。这一表示无疑是墨索里尼对希特勒雪中送炭的最大酬谢。1936年3 月莱茵兰危机时的表现更进一步地体现了墨索里尼的这种感恩戴德。尽管墨索里尼从哈塞尔处得知希特勒进军莱茵兰这一消息时曾颇动感情地指责德国人太过份了(going too far), 尽管基吉宫(意大利外交部所在地)的外交家们都认为应该支持法国,然而作为洛迦诺公约保证国的意大利的“领袖”墨索里尼却指令驻日内瓦的格兰迪(Grandi),除了给予德国道义上的指责外,不要支持法国。〔23〕 如果要在意大利国内找一个明显的标志的话,那就是1936年的基吉宫易人。5月,意大利占领“新花”之城〔24〕,6月,墨索里尼就把自己自从格兰迪去伦敦以后一直担任的外交大臣职务交给了他的女婿,当时年仅34岁的齐亚诺(Ciano)伯爵, 原外交副大臣苏维西被派驻美国大使。据齐亚诺本人说,墨索里尼之所以作如是调整,是由于“他(苏维西)在埃塞俄比亚战争期间,没有同德国进行密切接触和不懂得挥舞德国这个稻草人,利用它去改变英法对意大利的态度和国联对意大利所采取的行动。”〔25〕齐亚诺任外长后,立即宣布,将于7月22 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讨论德国废除《洛迦诺公约》后的国际局势的会议,若德国不被邀请,或它不愿意参加,那么,意大利也不参加。〔26〕德国很快就还了礼。6月29日,希特勒经哈塞尔转告墨索里尼, 如果意大利希望的话,德国准备在无任何补偿的情况下承认墨索里尼的东非帝国。〔27〕7月11日,许士尼格(Schuschnigg)同德国订立奥德协定。这个协定恰恰就是墨索里尼在这一年的春天就一再敦促过的。墨索里尼对这一所谓的“君子协定”十分满意,因为它将消除“德意关系中的最后障碍”。从协定公布的全文看来,德国重申了承认奥地利的主权,保证不干涉其内政,奥地利则保证其外交政策始终按照“一个日耳曼国家”的原则行事,奥德关系似乎摆在了双方都满意的水平上,但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却规定,奥地利大赦在奥地利的纳粹政治犯,任命“所谓‘民族反对派’担任政治上负责任”的职务,〔28〕“这等于让希特勒在奥地利安置特洛伊木马”,足以使“奥地利这个小国亡国灭身”,〔29〕充分表明希特勒自1934年7 月政变失败后所采取的用和平手段并吞奥地利的行动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于意大利来说,墨索里尼敦促的这个协定明确地显示出“意大利已经在中欧,尤其是在奥地利向德国屈服了。”〔30〕 四 墨索里尼之所失换来的是1936年10月的“罗马--柏林轴心”。墨索里尼为此着实激动了一阵子。但“轴心不是联盟,甚至于不是协约”。〔31〕它所串连的意德关系仍然是那样的阴晴不定。细究起来,最真确的晴雨表还是在奥地利问题上。 在奥地利问题上,墨索里尼是矛盾的。他促成了奥德君子协定,以此来酬答希特勒的“恩赐”,但又尚未完全放弃维护奥地利独立的立场。他幻想的是把奥地利纳入意德友好关系中可以更好地保障奥地利的独立。按墨索里尼的观念,奥德君子协定意味着西方民主国家的崩溃,奥地利站到了实力国家一边,这才是奥地利独立的最后保证。他提醒许士尼格说,奥地利国力太弱,因而不能推行反德政策,如果不仅仅是意大利,奥地利本身也与纳粹德国保持友好的话,他墨索里尼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奥地利。〔32〕奥德协定是墨索里尼在奥地利问题上对希特勒作出的一个重大让步,但是,要一向作为奥地利独立监护人的意大利骤然放弃奥地利,无论从国家威望上,还是从实际利害上,关系都太重大了,因而奥地利问题仍然是意大利的一个敏感问题。1937年1月中旬, 戈林访问罗马,在第一次会见墨索里尼的时候,戈林直截了当地表示,奥地利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德国的一部分,墨索里尼很不高兴。1月23日, 戈林再次晤见墨索里尼时,竭力要墨索里尼放心,“就奥地利而言,不会发生出人意外的情况。”然而,墨索里尼又说,他相信“政治力量的演变”,意大利将不再代表凡尔赛和约国家“在勃伦纳山口进行监视”。〔33〕这也就表明,意大利将不同英法协调其对奥政策了。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很难想象,对于德奥合并运动,意大利会采取什么阻碍性的措施了,墨索里尼实质上已经放弃了奥地利,但又让人感觉到他在心理上纯属一种极不情愿的无可奈何。1937年4月下旬, 墨索里尼和许士尼格在威尼斯进行了会谈。墨索里尼口头上向他的客人保证他“对奥地利问题的态度没有改变”,但最后的公报对于奥地利的独立问题却保持“静默”。〔34〕到1937年11月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之际,墨索里尼表示:“不论是从种族、语言上,还是从文化上说奥地利都是一个日耳曼国家。”“目前的形势是:奥地利是第二个德国。没有德国,它不能有任何作为,更不能起来反对德国。今天意大利对这个问题已经不象前几年那样关心了。”〔35〕意大利关心的是借助于意、德、奥三角友好关系使奥地利继续维持独立,起码有一个独立的表象,而不至于立即为德国所合并。1938年2月, 希特勒为加紧其合并奥地利的进程而同许士尼格在贝希特斯加登进行了会谈。齐亚诺表示:希特勒--许士尼格会谈显示出奥地利正在静悄悄地纳粹化,合并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地拖延它。〔36〕意大利的态度再也不象四年前那样以舆论上的豪言壮语甚至于武力上的实际行动来保证奥地利的独立了,而是“许士尼格应该清楚,奥地利的独立是基于奥地利人民的意愿和抉择,而非其他国家的不可靠的保证”(齐亚诺语)。〔37〕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