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倍倍尔的评价问题(5)
卡尔·李卜克内西一身是胆,对军国主义的迫害毫无畏惧。他于1907年出版《军国主义和反军国主义》一书,揭露军国主义的罪恶,“推动反军国主义的思想向前发展”[⑦⑩]。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赞成“宁可起义,不要战争”[⑦①]的口号。他因此被莱比锡最高法庭判处叛国罪,服一年半徒刑。他坚持“不给军国主义一个兵,一文钱”的原则。1913年,他公开反对德国军国主义的化身“大炮大王”克虏伯,谴责克虏伯为首的军火垄断组织为“战争挑拨者”。他强调说:“必须向各国人民发出号召:‘祖国处于危险之中!’但是,它面临的危险不是外部敌人,而是内部敌人--各国的军火垄断者。”[⑦②]他在反军国主义的斗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 综上所述,无论是“围绕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斗争,还是“围绕着俄国革命理论”的斗争,以及在反对军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的问题上,倍倍尔都犯了不少错误。虽然这主要是由于认识问题,而不是由于立场问题所犯的错误,但其错误是严重的,是带有中派主义倾向的。而他对中派主义的危害性几乎毫无认识。中派主义的思想核心就是迁就、调和,即口头上、表面上主张马克思主义,而行动上、实际上却退让、屈服于机会主义;而其阶级内容就是执行愈来愈适应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虽然倍倍尔在晚年与党内左派还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但比之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逊色得多了。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在左派的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盖世功绩在于:同党内和第二国际中的修正主义作坚决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批判了中派的机会主义实质,抵制“议会迷”,捍卫了群众性政治罢工的思想,坚持宣传和实践俄国革命的经验,坚持反对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他们虽然在其他方面也犯有错误,但他们更靠拢列宁主义。在1905年革命后许多年间,卢森堡和列宁、布尔什维克保持着极其良好的关系。而倍倍尔在晚年,在理论、策略和实践上不自觉地接近中派主义。“镀了金的”中派主义,即暗藏的机会主义,比公开的机会主义即修正主义更危险,倍倍尔对此未能察觉。他所犯的中派主义倾向的错误,被右派肆无忌惮地加以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恶劣的后果。因此,把“左派之首”这顶桂冠奉送给倍倍尔,他能当之无愧吗?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5卷,第91页。 ②《列宁全集》第18卷,第160页。 ③、⑤①、⑤②、⑤③、⑤⑦、⑥⑧《列宁全集》第13卷,第444、63、438、440、70~71、75页。 ④、⑤、③⑦、④⑩、④①、④②、④⑧、④⑨、⑤④、⑥③、⑥⑦约·连茨:《第二国际的兴亡》,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73、90、65、66、69、71、70~71、70、81、89、89页。 ⑥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近代史教程》第4分册,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51、52、20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莫斯科1960年俄文版,第748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中文版,第900页。 ⑧维纳·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09页。 ⑨、⑩、①②、①③、①④、③①、③②、⑥②霍尔斯特·巴尔特尔等著:《倍倍尔传》,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183、192、171、195、218、194、210、188页。 ①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04页。 ①⑤《列宁全集》第7卷,第363~364页。 ①⑥、②①、②③、②④、②⑤、②⑥、②⑦、②⑧、②⑨、③⑩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伯恩施坦问题的争论》,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43~44、183、280、444、419、455~457、470、559、569、600页。 ①⑦罗莎·卢森堡:《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7页。 ①⑧、①⑨、②⑩、③⑨、⑤⑧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卢森堡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45~46、50、397~398、275~276页。 ②②、④④罗·叶夫泽罗夫等著:《罗莎·卢森堡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0、131页。 ③③《列宁文稿》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9页。 ③④卢森堡语。引自《列宁全集》第33卷,第181页。 ③⑤、⑥④、⑥⑨《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商务1958年版,第341、322、324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