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后果(3)
执委研究了这封信,对苏联的态度表示满意。把它同福明的建议联系起来,认为这两方面“关系密切”,不是巧合。看来赫鲁晓夫是在观望、期待而不是在加紧武装对抗。腊斯克对斯卡利说,你已尽了力,报道此事时请记住:“眼睛对眼睛,他们先眨了眼”。[19]此后,腊斯克将信上报肯尼迪。 赫鲁晓夫的信暂缓了白宫和国务院的紧张气氛。美国认为只要自己许诺不入侵古巴,苏联就可能撤除导弹,危机就可得以解决,曙光就在眼前。可是次日,事态突变,危机再次被推到核战争的边缘。[20] 第四,危机达到高峰。27日星期六,这是美国最容易动感情的一天。人称这一天为“黑色星期六”。上午10时17分,白宫收到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其风格和语调明显异于前一封,除外交辞令增多而富有感情色彩的言语减少外,提出美国不但许诺不入侵古巴,尚需撤除土耳其导弹基地。对于新增条件,肯尼迪不想予以肯定答复。尽管土耳其基地对于美国战略威慑计划并无“巨大的军事价值”,对“盟国”也只具有“象征性的重大意义”,但是,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导弹“代表着美国对北约的许诺”。[21] 赫鲁晓夫的信像一团乌云笼罩在星期六的执委会上,如何答复,执委们一时难定。无独有偶,白宫又收到鲁道夫·安德烈上校驾驶的U-2飞机在古巴上空遭萨姆袭击,机毁人亡的消息和卡斯特罗决心“击落一切入侵古巴领空的飞机”的声明。[22]这些迹象似乎预示着苏联企图使用欺骗手段,达到在古巴导弹可以使用之前阻止美国实行进一步军事行动的目的。接二连三的情况无疑给焦燥不安的执委们火上浇油,他们一致认为这是苏联军事行动的开始,理智的丧失和狂热的战争情绪使他们无暇去澄清事实--U-2飞机的击落只是古巴防御政策的表现,是当地指挥官的决定,而非克里姆林宫的命令。执委成员都主张立即空袭或入侵古巴,以免遭到更大的袭击。在这紧要关头,肯尼迪表现出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所具备的风度,决定在未弄清事实真相之前决不盲从9月声明的规定。[23]他耐心说服执委成员要沉着谨慎,克制好战情绪,从大局出发,争取和平解决事端。肯尼迪沉稳的心情和冷静的态度稳定了执委成员的情绪。经过仔细分析研究,肯尼迪决定接受罗伯特的建议,暂时放弃空袭古巴,给赫鲁晓夫写一封回信,同意作出不入侵古巴的许诺。他要求赫鲁晓夫珍惜这次最后的机会。并表示苏联应立即作出答复,否则,美国在一两天内会采取行动拆除古巴导弹基地。[24]肯尼迪还保证,苏联一旦停建并撤除导弹基地,美国将停止“隔离”行动。同时他派罗伯特面见多勃雷宁转达美国的意图。罗伯特带给多勃雷宁一份总统给赫鲁晓夫信的副本,声称苏联加紧建筑古巴导弹基地,只会引起美国的迅速反应,美国不会长时间地等待苏联的回信。罗伯特还许诺美国不会入侵古巴,但也不会在此形势下撤除土耳其基地。他私下向多勃雷宁透露,如果苏联撤除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美国过些时候也会撤除在土耳其的基地。罗伯特临别时特别警告说,赫鲁晓夫必须在第二天对肯尼迪的信作出答复。[25]整个星期六,美苏双方是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度过的。 第五,赫鲁晓夫再次退却与危机的和平解决。赫鲁晓夫接到回信后,就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战略优势,苏联的既得利益以及继续拖延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等方面权衡再三,决定接受肯尼迪的建议。28日上午9时,莫斯科广播电台报道了这条新闻。11时许,腊斯克收到正式声明。赫鲁晓夫说苏联同意停建导弹基地,并在联合国监督下“拆除”、“包装并运回”,“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武器”,“我对您(肯尼迪)1962年10月27日信中的声明表示尊重和信任,既然总统阁下声明不会入侵古巴,那么,促使我们对给予古巴这种援助的动机就不存在了。鉴于此,我们已经指令我方的军官停止上述项目的施工,拆除这些项目并将它们运回苏联。”[26] 然而,赫鲁晓夫的决定却遭到卡斯特罗的强烈反对。他指责美苏双方在其国土上的交易,拒绝联合国检查员进入古巴。美国只好做出让步,放弃使用检查员的要求,继续用U-2飞机监督苏联撤除导弹工程情况,然后在运回苏联的船只上,由苏联海军在甲板上移去覆盖导弹的油布,接受美国海军检查员的检查。11月11日海军报告说,在苏船上已数到42枚中程导弹。20日,肯尼迪宣称,美国已于当天下午宣布停止海上“隔离”行动。12月6日苏联撤走42架伊尔28型轰炸机。[27]至此,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四 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是世界和平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转机,堪称20世纪国际格局趋向缓和的开端。在危机的各个紧要关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皆以“政治家的风度”用理智而非鲁莽的态度对待危机。如果美国发现在古巴拥有“进攻性武器”之后采纳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等人提出的空袭古巴的建议;如果美国获悉U-2飞机被古巴萨姆导弹击落,像执委成员坚持的那样实践以前许下的入侵古巴的诺言,那么,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同时,如果苏船无视“隔离”线的存在,强行越过“封锁线”;如果赫鲁晓夫仍然坚持第二封信的观点,继续要求美国撤除土耳其导弹,以此拖延时间期待古巴导弹基地的交付使用,导致美国认为“隔离”政策不起作用而果真强硬起来,那么,人类史上的首次核大屠杀或许在劫难逃,人类可能会在自相戕杀中毁灭。可幸的是,核战争毕竟没有爆发,其中美苏双方决策者的理智起了作用。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均认识到核战争一旦爆发,不可能只在苏美之间进行,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可怕后果。他们懂得和平的真正价值。因此,双方都在不失其既得利益的基础上积极而又谨慎地解决危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退却之处都作出让步,避免了这场迫在眉睫的核战争,在客观上为人类和平做出了贡献。古巴导弹危机的解除,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大国政治家对自身及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