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战略(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俞良早 参加讨论

苏维埃俄国由于是单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存在于世界上,以后的社会主义发展会有更多困难。换言之,俄国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比欧洲许多国家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困难要多得多。
    其一,它必须面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颠覆的威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原来的预想,俄国和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以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治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会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发起军事进攻,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同这些国家进行战争,反对它们的侵略[22]。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由于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发生革命或者革命没有取得胜利,这些国家的政权仍然掌握在垄断资产阶级手中,苏维埃俄国处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中,面对着这些国家侵略和颠覆的威胁。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在经济军事力量方面远远不如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的前进道路是无比艰险的。
    其二,它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样板,只有自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有在它的故乡即它的发展达到繁荣昌盛的地方,才会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代替,换言之,只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有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当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取得了胜利并且树立了现成的样板以后,经济落后国家的人民才知道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才能逐步学会搞社会主义。在他们的思想上,俄国就是这样的需要向样板学习的经济落后国家[23]。可是,历史发展的事实却有违于他们的这一思想。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未掌握政权,何谈树立社会主义样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它就必须单独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由于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样板,它必须自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由于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性,它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必然是曲折的、艰难的。
    其三,它未获得“西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只有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西方发达国家先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此后,它们可以对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俄国提供支持和帮助,包括经济建设上的帮助和政治上的支持。由于西方国家没有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俄国自然不能够获得“西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它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必须以自己的力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或者需要凭借本国资源上、生产上的某些优势,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交往,同它们建立一定的经济联系。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这样的交往和联系不可能十分顺利和和谐,甚至会有各种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这种情况也说明了俄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困难。
    三、转向东方社会主义战略
    由于西方国家没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或者没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由于苏维埃俄国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存在于世界上,列宁和俄共(布)不能不转变社会主义战略。事实上,从1921年起,他们的社会主义战略已经开始了转变。
    列宁和俄共(布)社会主义战略转变的内容之一,是向东方寻求支持和援助的力量。十月革命以后,东方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不断高涨。1919年,中国发生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朝鲜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武装起义。伊朗、印度、阿富汗、土耳其等国人民也展开了反帝武装斗争。列宁注意到了东方革命力量的增长。1921年7月,他在共产国际三大报告中,在讲到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直线地进展”并取得胜利时,针对东方的情况说:“从20世纪初开始,这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亿万人民--实际上是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现在已经成为独立的、积极的革命因素。十分明显,在未来的世界革命的决战中,世界人口的大多数原先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必将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它所起的革命作用也许比我们所预期的要大得多。”[24]认为东方的革命斗争会在未来的“世界革命决战”中起超出预料的重大作用,这是列宁对东方人民革命斗争作用的充分估计。1922年5月,他在《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一文中,在论及东方的形势时指出:“而印度和中国在沸腾。这有7亿多人。再加上周围和它们完全相似的亚洲各国,那就占全世界人口的一大半。那里的1905年即将到来,而且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愈来愈快地到来。”[25]1923年初,他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在论及西方国家由于统治者实行改良主义政策而使革命“推迟”下去了时再一次指出:“东方已经最终加入了革命运动,最终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漩涡。”[26]
    鉴于西方国家的革命被“推迟”下去,或者说难以爆发了,而东方人民的革命运动正在发展,力量不断增强,作用不可限量,列宁认为,苏维埃俄国应该从东方寻求支持和援助的力量。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他提出这样的疑问:苏维埃俄国的国力能不能使它坚持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呢?它能不能避免同帝国主义国家在未来发生冲突呢?对于这些问题,他的回答是:“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如下这一点:俄国、印度、中国等等构成世界人口的大多数。正是这个人口的大多数,最近几年来非常迅速地卷入了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斗争的最终解决将会如何,是不可能有丝毫怀疑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27]这说明,列宁已经把苏维埃俄国的前途命运同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人民的斗争联系在一起了,已经把俄国社会主义胜利的希望和世界社会主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东方大多数人的斗争之上了。列宁这一思想的提出,意味着列宁和俄共(布)实现了社会主义战略的转变:放弃了等待西方社会主义胜利并从“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寻求支持和援助的战略,开始实行促进东方革命运动发展并且从东方寻求支持力量的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