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一)拉美各国独立后并未走上工业化道路。在拉美,封建和半封建的大庄园制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大批国有土地和印第安人土地被侵吞,广大无地和少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沦为债务雇农,一部分大地产卷入了国际分工,继续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尽管出现了一批现代企业,但主要是发展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工业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拉美的外向型经济使其对外依赖严重,经济命脉被外资控制。这一时期,拉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十分落后,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即使拉美早期的现代化也只不过是一种“飞地现代化”,即在外资控制的矿山和一些部门实现局部的现代化。 美国独立较早,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由于西部边界的不断扩展,独立之初,美国是一个基础较好的农业国。1790年,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脱胎于殖民地,美国经济面临重重困难。为给工业化铺平道路,美国采取了果断措施,如1789~1791年期间,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发行债券偿付国家的内债和外债,实行统一币制,采取固定税收制,实行关税保护,等等。由于得到了独立的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美国工业革命才可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首先在北部工商业发达地区完成。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工业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美国经济突飞猛进,国力蒸蒸日上。 (二)与拉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等基础设施是工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且美国地域辽阔,内地广大,只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才能使全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美国独立后,民办、州办、联邦办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一直走在工农业的前面,出现了兴办运河和铁路的高潮,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注:中华美国史研究会主编:《美国史论文集》,第12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北京,1980。)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缩短了工农业产品的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费,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部门(如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宅地法》的实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了西部边疆的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发展。从19世纪20年代到1850年,美国农业开始了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半机械化过程。1850~1910年期间,美国完成了近代农业的半机械化过程。(注:黄安年:《美国的崛起》,第2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原料和粮食,也为轻重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美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轻纺部门进行,19世纪40~50年代,许多轻工业部门取得较快发展。(注:中华美国史研究会主编:《美国史论文集》,第13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北京,1980。)19世纪后半期,重工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的工业生产渐居世界前列。 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国重视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改造。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没有封建残余的束缚,没有陈旧的包袱,避免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弯路,因此,美国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五、几点思考 (一)关于宗主国对殖民地以后的发展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的问题。不能把拉美和美国发展轨道的不同简单地归结为宗主国的原因。宗主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对殖民地以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独立后未必会发达(如英、法的许多非洲殖民地)。其实,即使同为一个宗主国的殖民地,其发展也有很大差异,美国、印度和加拿大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今天,美国成了超级大国,加拿大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印度则是发展中国家。 (二)关于殖民方式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其远离本土的殖民地迟早是要独立的。以老牌殖民强国英国为例,其殖民地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二是人迹稀少、资源丰富和潜力巨大的国家。第一类国家在被殖民前就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只不过是由于一时的落后而被纳入殖民体系(如印度、埃及等)。第二类国家指的是像美洲国家那种原先人口就稀少的具有优越条件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由于原先有三大印第安人文明,印第安人人数又多,可以认为拉美国家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对于第一类国家,即使宗主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殖民地是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其自身的文明虽然受到宗主国的冲击,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抵抗这种影响。这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殖民地首先的选择就是赶走侵略者,而不可能牺牲自己的民族特性来换取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本来印第安人就很少,又在英国的殖民过程中被杀戮殆尽,而且移民又主要来自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所以,完全有可能把先进的生产方式接受下来。由于到达北美的移民中有相当多的人曾遭受迫害,所以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宗主国的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也会被消除。在经济发展中,美国作为一个具有先进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又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潮流,并且没有机器设备陈旧的包袱,加上其优越的地缘环境,必然会超过原有的宗主国而成为世界强国。拉美的宗主国带去的先进因素不如英国,而拉美地区本身的印第安人数量相当多,西、葡殖民者还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大量贩运黑奴,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对立面,使整个殖民地经济陷入一种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使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显得先天不足,更由于西、葡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拉美的重重限制,拉美不但没有接受多少资本主义先进因素的影响,相反,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盛行,极大阻碍了该地区的发展。 (三)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美国能通过现代化赶超英国。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就具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农业基础;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又扫清了发展的障碍,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美国具有优越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美国的工业化起步虽然晚于英国,但美国落后的时间并不长;美国没有机器设备陈旧的包袱,能够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而拉美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一直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30年代起才开始进行工业化,其差距非一朝一夕所能弥补。在工业化时期,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对手不是很多,但拉美各国在战后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及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全球化趋势下,面临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压力要大得多。从美国工业化的具体措施看,在工业化时期,美国采取了关税保护政策并大量引进外资,这些政策在美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拉美国家却因关税保护导致效率低下,因引进外资导致外债沉重,甚至爆发危机,这不能不发人深省。在工业化时期,美国采取交通运动先行的策略,完善基础设施,高度重视农业,走“美国式道路”,使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粮食、原料和市场,发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为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带动了轻纺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然后又推动了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此外,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富有独创性。美国的经验对包括拉美在内的面临现代化任务的所有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