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苏租借援助(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学刊》 时殷弘 参加讨论


    对苏租借援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关系的一面镜子,并且显示了一般国际政治中某些带有广泛的理论意义的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美苏合作,而总额达1700万吨物资、价值100多亿美元的美国对苏租借援助,构成了这一合作的几乎最重要、最具体的内容。对苏租借援助很典型地表现了二战外交史研究的一大课题--罗斯福的对苏政策乃至他的战后世界设想,表现了其中难分难解的现实感和空想性。它还表明国家(即使是头号强国)的对外政策目标与其赖以实现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能力之间,可以有多么大的差距,表明试图依凭一时的物资援助来消弥由来已久、根深柢固的历史反感、意识形态对立和地缘政治利益冲突有多么困难。对苏租借援助问题的核心--“许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是国家(特别是大国)对外政策中屡见不鲜的一种矛盾的例子,那就是所承诺的对外义务同履行义务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它在联盟政治(包括联盟战争)的操作中往往尤其突出。还有,美国利用对苏租借援助来追求政治目标的经历,以讽刺性的方式提醒人们注意国际政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外交时机问题:在美国最有可能对苏联施加影响(亦即苏联最需要美国援助)的时期里,美国的可用能力特别拮据,而到这种能力大为增强时,它施加影响的可能性却同苏联对美国援助的需要程度一起显著减小了。最后,对苏租借援助还显示了西方同苏联之间(甚至可以广而言之地说一般国家之间)在互相理解方面的固有障碍:罗斯福、丘吉尔对苏联的危急处境并无切肤之痛,斯大林则难以体会援苏物资运输的严重困难。国际关系中真正置身处地地替对方国家设想的事,是极罕见的。
    注释:
    ①赫林:《对俄援助(1941~1946)》,纽约1973年版。
    ②、⑥伯恩斯:《罗斯福--自由战士》,纽约1970年版,第273~274、103页。
    ③、④斯退汀纽斯:《租借援助》,纽约1944年版,第61页,第1、62页。
    ⑤古德里奇和卡罗尔编:《1940至1941年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波士顿1941年版,第715~723页。
    ⑦、⑧、①⑤、②⑥、③⑨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纽约1948年版,第328、391、643、641、894~896页。
    ⑨坎特里尔编:《1935至1946年的公众舆论》,普林斯顿1951年版,第1102页及第1162页。
    ⑩古德里奇和卡罗尔编:《1941-1942年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波士顿1943年版,第606页。
    ①①、①④、①⑥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与冲突(1941-1946)》,伦敦1953年版,第24、25、124页。
    ①②麦克米伦:《战争狂飚(1939-1945)》,纽约1968年版,第100页。
    ①③、②⑦、③⑩、③⑦、④⑩赫林:《对俄援助》,第60、67~70、115~116、122、231页。
    ①⑦莫里森:《美国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史》第1卷,波士顿1948年版,第403页。
    ①⑧英国的援苏物资相当有限,到第二次议定书终止时仅为1.877亿英镑。英国的主要贡献是为运输船队提供护航。因此,苏联得到的盟国物资几乎全由美国援助物构成。见麦克尼尔:《美国、英国与俄国》,第148页。
    ①⑨赫尔:《对俄援助》,第55,66页。
    ②⑩戈尼昂斯基等编:《外交史》第4卷(中译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22页。
    ②①汉考克和戈温:《英国战时经济》,伦敦1949年版,第363页。
    ②②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第574~575页;泽姆斯科夫:《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中译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77~7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