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赫鲁晓夫访南及其影响
1955年夏天,赫鲁晓夫为弥合斯大林在1948年开除铁托而破坏了的两国关系,到南斯拉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赫鲁晓夫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露面,也是当年“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注: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年版, 第170页。)本文拟着重就赫鲁晓夫访南背景与影响问题作一初探。 一 二战时期,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与苏联红军曾联合抗击过德国法西斯,但此间两军也发生过一些纠葛。战后初期,苏联对南斯拉夫政策,因有损于南斯拉夫主权利益,因而遭到了南人民的坚决抵制。为此,1948年6月, 由莫斯科操纵的“欧洲共产党情报局”作出了将南共开除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错误决定。从此,苏南关系破裂(注:斯蒂芬·克利索德编:《1939-1973年南苏关系(文件与评注)》,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36页。)。 南斯拉夫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后,遭受了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对其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强大压力。铁托以其特有的精力和注重实效的态度来应付这一新处境。在国内,他的首要目标是保证人民不挨饿,保证本国经济发展不因与苏联东欧停止了贸易而遭破坏。为此,在对外交往中,他不得不与欧美国家建立关系。他知道这“对南斯拉夫的安全和繁荣昌盛都是必要的”(注:菲利斯·奥蒂:《铁托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0页。),因而, 迅速开始了跟西方的贸易对话(注:菲利斯· 奥蒂:《铁托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7页。)。通过努力, “他获得了规模相当大的西方援助。”援助项目大部分来自美国,英国也作了重大援助(注:菲利斯·奥蒂:《铁托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8页。)。 除接受外援,铁托认识到:南斯拉夫还需要寻找朋友和同盟者以改变自己的孤立地位。为此,他采取了一些重要步骤。首先是改善周边国际环境。1954年,同希腊、土耳其三国签订了《巴尔干公约》,从而“使南斯拉夫南部边境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注:菲利斯·奥蒂:《铁托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9页。)。与此同时, 又通过谈判解决了北部南意之间的领土纠纷,与意大利的关系迅速改善,“终于使之成为南斯拉夫最有力的贸易伙伴之一”(注:菲利斯·奥蒂:《铁托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9页。)。 其次是筹划开展不结盟运动。为联合广大亚非国家,从1950年起铁托就对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有关国家集团提出倡议,开展不结盟运动(注:杜尚·比兰吉奇:《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 结果得到许多亚非国家尤其是埃及纳赛尔和印度尼赫鲁的欢迎与大力支持。他们在1955年4 月召开的万隆会议上成功地使亚非29个国家聚集到一起,并确定了后来不结盟运动所接受的基本原则(注:杜尚·比兰吉奇:《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 南斯拉夫国际威望因此得以显著提高。铁托在外交上的成就,无疑是“他对苏联在共产主义世界中的权威的成功挑战”(注:菲利斯· 奥蒂:《铁托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6页。)。 在南斯拉夫卓有成效地逐步走上复兴之路的同时,50年代初的苏联,却“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不论是在对外政策,还是在对内政策上都是如此”(注:铁托:《铁托选集(1952-1960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119页。)。就其对南斯拉夫的孤立、封锁政策而言,“对苏联本身也是有害的”(注:铁托:《铁托选集(1952-1960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页。)。因此,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新领导开始检讨过去的内外政策。根据这一精神,苏联最高领导层决定:要成功地恢复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就必须尽快实现同南斯拉夫关系正常化(注:杜尚·比兰吉奇:《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8页。 )。为此,1953年5月经苏联政府倡议, 苏南两国重新恢复了外交关系并互派了大使(注: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12卷上册,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当然,在与南斯拉夫逐步恢复关系问题上,苏共中央高层领导意见也不是一致的。反对派认为:“南斯拉夫已倒退到资本主义,我们怎么能同他们恢复关系呢?他们的经济已被美国垄断资本吞没;私有财产已经恢复,私人银行已建立起来。”(注:《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页。)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中央委员会书记苏斯洛夫的态度特别强硬,“反对同南斯拉夫缓和紧张气氛的任何尝试”。他们坚持认为:“南斯拉夫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注:《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页。 )他们反对和解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直接卷入过1948年冲突”(注: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等:《国际事务概览(1955-195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版, 第171页。)。换言之, 当年他们曾同斯大林一起提出过苏联要让南斯拉夫臣服的侵略政策(注:韦利科·米丘诺维奇:《莫斯科的岁月(1956-1958)》,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7页。)。所以,现在他们一个个都“不肯从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旧立场上稍微移动一步”(注:《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页。)。 针对莫洛托夫等人的“顽固立场”,赫鲁晓夫认为,必须用自己的论据来驳斥顽固派论据(注:《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544页。)。为此,他向苏共中央建议:组织一个由经济学家和其他方面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由他们客观地分析一切有关的因素,然后决定南斯拉夫到底是什么样的经济,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注:《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44页。 )。于是,1954年初,经赫鲁晓夫提议,成立了以《真理报》总编辑、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经济学家谢皮洛夫为首的研究南斯拉夫问题委员会。该委员会经彻底调查,给苏共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结论是:没有理由把南斯拉夫看成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其农业生产中存在私有制,但也存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银行、商业和生产资料都由国家掌握,而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国家所依靠的是工人阶级专政。因此,南斯拉夫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注:《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44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