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国的来源和迁徙
一、奄人的来源 奄的最早记载是《古本竹书纪年》载:“南庚更自庇迁于奄。阳甲即位,居奄。”又云:“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则奄地自商王南庚由庇地迁都于奄,在位二十五年;传阳甲,在位七年;阳甲传弟盘庚,盘庚即位,即由奄西迁殷,则奄地作为商都,约有三十二年左右。 《水经·洹水注》引《竹书纪年》云:“盘庚即位,自殷迁于北蒙日殷。”又《尚书·盘庚》正义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殷在邺南三十里。”又《祖乙书序》正义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史记·项羽本纪》集解:“攒曰:……《汲冢古文》曰:盘庚迁于此汲冢,曰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索隐:“《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殷本纪》正义:“《括地志》云:……《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而《通鉴外纪》卷二也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殷在邺南三十里。” 奄乃方国名,很可能是南庚在继其父沃甲为商王之前,已先封为奄国国君,后来南庚继位为商王,便以其故国奄地作都,不愿到庇地去。到南庚死后,他的伯祖商王祖卒之孙阳甲继位为商王,也就仍在奄地立都,只七年时间。阳甲传弟盘庚,便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市殷墟),作了远距离的迁都,很可能是脱离南庚系族人的控制,这样一来,南庚之子便继为奄国之君了。故常称奄为“商奄”,即因其祖先曾为商王之故。《左传》昭公九年:“蒲姑、商奄,吾东土地。”又定公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墟”,都是“商奄”连文,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所以,顾颉刚认为:是奄为商的旧都,其在商末,当为商王族的支子所封之国,故称之曰“奄侯”、又称之曰“商奄”①而李白凤说:“因为东夷或畔或畔,所以南庚迁奄(故称商奄),这是在东夷的心脏部分插进一把刀子,以收镇压的实效。据本人的研究,商奄并非鲁奄,它不在曲阜而在益都莱芜一带,或今之莱芜谷。阳甲以后的盘庚大约是受到东夷的威胁才又迁都的。”②其实不然,商亦为东夷族,并未受到来自东夷的威胁,而是常受到来自西部和北部的恙戎的侵犯,商的疆域在河南中部、东部和北部,还包括鲁西、冀北、晋东南一带,不可能一下子便从庇(今河南淇县南)就向东远迁到山东莱芜市的奄中。所以奄地当今曲阜市为是,这是大多学者一致的看法。彭邦炯说:“祖乙所迁的耿,南庚所迁的奄,均是他们即位前的封邑或同党势力的聚居地。”③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奄国在鲁,即在曲阜的说法,见诸许多记载。《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史记·周本纪·集解》:“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淮夷在滕州市一带,奄既在淮夷之北,不会远在莱芜,而应在曲阜。故《说文解字》云:“奄国在鲁。”段玉裁注:“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县城东二里有奄城,云故奄国。”《后汉书·郡国志》云:“鲁国,(古)奄国。”《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奄里即奄国之地也。”近人王国维也以“奄地在鲁。”④《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山东兖州府:奄里,在曲阜城东,古奄国。《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于蒲姑。”……《后汉书·郡国志》“鲁有古奄国。”注:“皇览曰:奄里,伯公冢在城内祥舍中。民传言,鲁五德,奄里伯公葬其宅。”《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奄城:在城东二里,古奄国也。《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因以封周公。志云:曲阜旧城,即古奄地,亦日商奄里,又名奄至乡。”汪中《周公居东证》云:钱大昕云:“《春秋传》但云‘因商奄之民。’以鲁为古奄国,出自《续汉志》,未知何据。康成、元凯俱未实指奄所在也。更宜考之。”中按“《汉书·艺文志》:‘《礼古经》者,出鲁淹中。’苏林曰:‘里名也。’《楚之王传》:‘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合俱受《诗》于学邱伯。’服虐虏曰:‘白生,鲁国奄里人。’”并引《续汉书》注:“《说文》和《括地志》淹、、奄,古今字尔。而以曲阜为奄国之地。”所以奄国南迁,鲁国据其旧地,又役使其遗民,虽古籍已略有透露而不为人所注意,以钱大晰的渊溥,犹不能无疑于《续汉志》的说法。汪中把《汉书·艺文志》、《楚元王传》、《说文》、《括地志》中的资料辑集在一块,使人明白看出鲁的奄里即缘奄的旧都而来。”⑤奄国故都,以后称为、淹、奄中、奄里、奄城。犹如秦地叫秦中,汉地也叫汉中,褒地也叫褒中,地也叫中那样。而雷学淇《纪年义证》则以齐鲁交界的莱芜市之奄中为奄国他说:“奄,即《周书》王来自奄之奄。郑康成注,奄国在淮夷之北。周时鲁国之境,东距海,南距淮。淮夷盖在淮水入海处;故淮夷与徐戎并兴,鲁之东郊门不开。《鲁颂》亦曰,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是淮夷在鲁之东南明矣。今郑云,奄国在淮夷之北,是奄在鲁之正东,南距淮而北与齐接址焉。故齐鲁界上有地名弇中(见襄公二十五年《左传》)。《史记》谓鲁有奄中,《汉志》作淹中,盖奄弇古字通,弇中,即奄中也。《书正义》曰,奄,东方之国,近鲁之地,盖不能确指其国都所在矣。奄地多山,故《地志》谓是长峪。古《礼经》出鲁淹中,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书·盘庚》曰,‘昔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其即谓南庚自庇迁奄欤?”丁山同意雷氏说法,并说:‘洙泗交会之处,在鲁国城东数十里。传说今曲阜县二里有奄里,为孔子故居。我认南庚所居的奄,不在沂水西北,或在洙泗交会之处。”⑥其实丁氏谓奄在曲阜东数十里,与奄在曲阜东二里差别不大,同在奄国范围内,而雷氏谓在淹中,即齐鲁之交莱芜市南,则乃奄国被周灭之后遗民被迫迁之地。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则以奄地在“安阳地域之东南。”则更是谬误无据。邹衡从考古资料方面,以曲阜未发现商奄遗迹而不敢肯定就在曲阜,他说:“解放以后,在山东亚兖州、曲阜、泗水等地都发现了早商文化遗址。其中兖州椤树村、泗水故县、尹家城等遗址中还拾到属于早商文化第三、四段的陶片和陶器。不过,这些遗址的规模都不大,其非商都可知。最近在曲阜发现了西周鲁城,但未见商代早期遗物,商奄的遗迹尚无线索。”⑦这不能认为未挖到商奄遗物而否定奄国所在,考古界所发现的遗址、遗物尚不到古物和古遗址中的万分之一,所以就因此而否定古籍的记载,恐怕理由过分薄弱。而孙淼因此而指出:“从文献资料看,南庚所迁之“奄”与奄国之“奄”,两者除地名相同之外,别无其他佐证,显得论据比较薄弱。”⑧其实“论据比较薄弱”的正是孙氏本人,因为他未能论证与奄国不同地方的有力依据。所以,我们仍实事求是地根据众多的古籍与学者记载和研究,还是确定奄都与奄国都在今山东曲阜市东郊。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