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亚非会议的成功与美国遏制政策的失败(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研究》 陶文钊 参加讨论

政治委员会会议上的另一场争论是关于结盟与不结盟的争论。22日下午讨论世界和平与合作问题时,左尔奴再次为土耳其与美国结盟辩护,声称,北大西洋公约是“和平的支柱”,要是没有北大西洋公约土耳其就不会存在了,也不能来参加这个会议了。针对左尔奴的发言,尼赫鲁发表了整个会议期间最长的也是最动感情的讲话,为不结盟主义进行辩护。但尼赫鲁的发言过于感情冲动,引起一些国家代表不满。23日上午,贾马利、马利克和罗慕洛先后发言,大意是,印度是个大国,可以不结盟,而小国只能同别的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保卫自己,只有通过与大国结盟来寻求安全。罗慕洛还详细介绍了马尼拉条约,声称这是一个完全防御性的联盟。(注:《周恩来在万隆--美记者鲍大可记万隆会议》,59~62页。)关于“苏联殖民主义”以及结盟与不结盟两个问题的争论使政治委员会的讨论陷入僵局,亚非会议似乎再也不能达成任何协议了。
    在23日的政治委员会会议上,周恩来作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发言。他首先论证,与会国家代表都寻求和平,“为此,我们应该撇开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国家制度和过去、现在由于参加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而承担的国际义务。 ”他提出, 如果有些代表不想用“和平共处”(peaceful co-existance)这个词,以为这是共产党使用的名词, 那可以换一个名词, 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live together in peace)的提法。关于军事同盟问题,周恩来说,我们基本上是反对对立性的军事集团的,为了讨论集体和平问题,可以先把军事集团问题撇开不谈。周恩来接着讲到所谓“共产党的扩张和颠覆活动”。他指出,中国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之后,与两国总理共同提出了五项原则,彼此受此约束,这就消除了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怀疑。如果与会代表不同意五项原则的措词和数目,那么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的共同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接着,周恩来提出了名为和平宣言的议案。议案的内容是亚非国家决心促进相互和共同的利益,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周恩来提出了七条原则,表示中国方面愿意保证实行这七点,并对涉及中国邻邦的许多实际问题作出了口头保证。第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12个国家接壤,同其中一些国家的边界没有划定,中国准备用和平的方法同邻国确定边界。第二,互不采取侵略行动和威胁。他邀请泰国政府在中泰建交之后派人到中国云南省去访问,看看中国有无侵略意图;也邀请菲律宾在中菲建交之后派人到中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去访问。第三,互不干涉或干预内政。中国决不会有干涉柬埔寨、老挝这两个邻邦的打算,对于所有国家都是如此。第四,承认种族平等。第五,承认一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第六,尊重一切国家的人民有自由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权利。第七,互不损害。最后,周恩来表示在提案中可以再加上一条,即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支持一切正在采取的或可能采取的消除国际紧张局势和促进世界和平的措施。(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献》,126~13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后来有位代表说:“他给人人都送了礼,至少每一个邻国都得到一份。”见《周恩来在万隆--美记者鲍大可记万隆会议》,63页。)
    周恩来的整个发言都是通情达理的,表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和平相处,谋求共同进步的诚挚愿望。他在会议的关键时刻作了这样一个富于和解精神的发言,并且提出了和平宣言的提案,这就大大缓和了会议的气氛,使他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左右大局,带来和平的人物。正如美国记者鲍大可所评论的,他不打算改变别人的反共立场,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注:《周恩来在万隆--美记者鲍大可记万隆会议》,62页。)
    除了大会发言外,中国代表还利用各种机会与各国代表在会外广泛接触。周恩来平等待人、诚恳热情、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即使是讨论有分歧的问题,也总是平心静气,从不强加于人。这些会外接触,消除了一些误解,增进了彼此了解。4月23日,在印尼总理举行的午宴上, 八国代表团团长又就缓和远东尤其是台湾地区紧张局势举行了会谈。周恩来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的立场。会谈后,周恩来即席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69字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245、249~250页;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雷切尔·沃尔著,陆英等译:《国际事务概览(1955-1956)》,77~8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周恩来的这一声明向与会国及全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积极态度和诚意,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赞扬,并导致了后来的中美大使级谈判。
    在4月24日傍晚举行的公开会议上通过了会议的最后公报。 公报分经济合作、文化合作、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六个部分。公报最后部分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与会国的普遍愿望提出了处理各国之间关系的十项原则是会议成功的重要标志。(注: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亚非会议文件选辑》,56~57页,北京,1955。)
    亚非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了亚非国家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反对殖民主义,支持民族自决和要求种族平等,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以平等的权利参与世界事务,努力发展经济的共同的强烈愿望。亚非会议对中国也是重要的。中国的立场得到了澄清,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误会减少了,距离缩短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更多亚非国家的赞同。科特拉瓦拉说:“我们许多人第一次与中国总理周恩来见面,我必须这样说,虽然我们并不同意他的政治观点,但他使人感到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是一个愿意尊重别人的人。”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向周恩来表示,巴基斯坦虽然是马尼拉条约成员国,但巴基斯坦并不反华,即使美国在马尼拉条约下采取侵略行动,巴基斯坦也将不参加。旺亲王和罗慕洛也都被说服而认为中国是真诚向往和平的。(注:《国际事务概览(1955-1956)》,77~80页。)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黎巴嫩代表团团长、黎巴嫩驻美大使马利克与周恩来的一次谈话。4月25日, 周恩来在住所会见马利克。马利克说,总理先生,我想我可以说,这次亚非会议上你赢得了每一场重要的战斗……虽然我们在好些问题上,有些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有分歧,我们却同你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你同亚洲和非洲的重要领袖们作了许多愉快的和甚至是有收获的接触。我们方面得有机会看看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办事的,而且发现他们看来是和我们旁人一样的人。环绕你们的神秘性部分地消失了。你在会上获得了成功,是比旁人都大的成功。整个会议对你来说纯粹是收益。谁也不能要求更多的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106~108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马利克是杜勒斯亲自点的将,是要他在会上去和周恩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但他通过这次会议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可见周恩来外交的成功了。亚非会议后,中国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有了一个大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外交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遭到了又一次严重的挫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