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者,罗先生一身正气,刚正不阿,道德文章兼备,“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其著述,谋篇气势宏大,分析丝丝入扣,文辞壮美,气象非凡。作为学者,他总是志存高远,锐进不懈,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一向勤于耕耘。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他专心从事学术工作,为了弥补失去的岁月,总是废寝忘食,加倍努力工作,很少有时间休息(包括星期天)。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历史学研究,罗先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改革开放以来,罗荣渠先生一直活跃在我国史学界的前沿,他生前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世界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副组长,还被聘为荷兰莱顿大学外籍研究员等。 注释: ①a 林被甸:《长路漫漫 苦苦求索——罗荣渠先生的学术生涯》,《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总第22期(1996年9月)。 ②a 罗荣渠:《门罗主义的起源和实质——美国早期扩张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③a 罗荣渠:《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2年4期。 ④a 罗荣渠:《古巴革命的胜利道路》,《人民日报》,1963年1月3日。 ①b 罗荣渠:《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②b 详见杨玉圣:《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参见罗荣渠著:《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c 罗荣渠:《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兼论文化传播问题》,《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该文的修订稿,见罗荣渠著:《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谜——中国与美洲历史联系论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②c 罗荣渠:《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①d 罗荣渠:《论美国与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输入中国》,《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 ②d 参见董正华:《罗荣渠教授和他的现代化研究》,《中国研究》(东京),1996年9月号。关于罗先生对现代化研究的杰出贡献,请详见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d 罗荣渠:《有关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④d 杜跃进:《为现代化铺垫理论基石——访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罗荣渠教授》,《了望》1989年第3期。 ①e 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②e 罗荣渠:《西方现代化史学思潮的来龙去脉》,《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罗荣渠:《发展:跨世纪的挑战——近40年发展思潮述评》,《现代与传统》,第7辑(1995年)。 ③e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人民日报》,1989年2月21日、26日。 ④e 罗荣渠:《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⑤e 《现代化新论》一出版即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欢迎和高度重视。1994年4月15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30多位教授、专家,专门就罗著《现代化新论》一书进行了研讨。学者们公认,《现代化新论》是作者近10年心血的结晶,“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宏观史学角度探讨世界现代化总趋势的一部开创之作”,不仅为现代化的跨学科研究建立了典范,而且也为历史学发展指出了一个新方向,它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突破。(详见尹保云:《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突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研讨会综述》,《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3期。)何顺果《评罗荣渠教授新著〈现代化新论〉》指出,《现代化新论》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以唯物史观为指南,从世界历史进程立论,阐述了完全不同于‘西化派’及其他流派的现代化理论,体现了中国人关于现代化问题的新思路和新观点,应是这一领域中国学派形成的标志。”(详见《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王加丰长篇书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开创之作——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认为,《现代化新论》一书“充满时代感和历史家的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它体现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历史观,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现了新的现代世界发展的宏观构思,是不可多得的开创之作。(详见《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⑥e 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⑦e 罗荣渠:《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