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王旭 参加讨论

中西部城市于20年代开始显露盛极而衰、走下坡路的端倪。尽管这一时期中西部人口仍在增长,但增长的热点地区已转向后来的“阳光带”地区。在全国25座增长最快的大都市中,中西部仅有3 座〔4〕。 到30年代,形势更不容乐观。中西部工业城市在“大萧条”中首当其冲,12座大城市中竟有5座人口减少。克利夫兰、圣路易斯、托莱多、 阿克伦和扬斯敦首次出现人口减少。在此10年中,全国人口增长7.2%, 中西部任何城市都未达到这个平均数。那么,“中西部城市萧条、阳光带城市兴起的模式已经出现了”〔5〕。同时, 人口开始大批向郊区迁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迁往郊区的人陆续增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区域经济结构日益发生根本性变化,西部和南部的新兴地区相继崛起,至60年代末形成所谓的“阳光带”现象;相形之下,东北部和中西部这两个老工业区的经济却增长乏力,被称为“冰雪带”。1982年,“冰雪带”制造业收入在全国的比例仅为57%,但1946年时该比例数为77%;1982年,服务业在全国的比例为51%,1946年时为60%,其下降是明显的。这其中又以中西部为甚。 1980 -1986年间,“冰雪带”有59座大都市区人口减少,其中有44座是在中西部〔1〕。虽然美国制造业仍然在发展,但其速度已大为减缓, 支配地位不复存在。“冰雪带”以外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已超过“冰雪带”以内,这在二战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国内新兴地区崛起的挑战和国外汽车业的激烈竞争的两面夹击下,中西部工业城市最先受到威胁。因为它比其他地区更集中于工业,因此与日本、德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竞争也就特别激烈。国内汽车生产也分散化了,西部和南部比重日增。颓势最早见于中心城市,多半是穷人留在市中心,富人迁往郊区。结果,造成一系列消极的连锁性反应。五六十年代,“城市更新计划”难以奏效。更糟糕的是,不仅市中心区,而且整个经济也面临严峻局面。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厂关闭加速,市政部门几近破产,失业比例高居全国之首。向华盛顿请愿或迁怒东京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西部衰退已不可逆转。扬斯敦、底特律、皮奥里亚等纯工业的单一经济城市衰退最为严重,成为“冰雪带”的典型象征。到80年代中期,似有复兴迹象,但仅限于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工业基地依然滑坡。中西部12座大城市仍有 8座城市人口减少。
    从中西部城市发展的历程看,它的衰退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长时限的发展过程:19世纪是奇迹时期;本世纪之交,至为辉煌,令世人瞩目;二三十年代,增长势头犹存;然而到二战后,城过中年,青春不再;及至80年代,步履蹒跚。它们不再是全国的荣耀,而是全国城市发展问题最多的地区:基础设施老化,经济迟滞,工业萧条。至此,中西部城市已走完城市化周期的全程。
    (二)中国东北部。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 1990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已达到45%,中国尚不足30%。东北部城市化起步更晚于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但是其速度却远远快于其他地区。
    东北城市大多兴起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些城市之中,又以铁路城市为主,带有明显的殖民地特征。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铁路已具雏形。其后,日本为适应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大力铺设铁路,及至1943年,新旧铁路总里程已达11270公里, 平均每平方公里的铁路里程为关内的5倍。铁路的修建, 加速了人口向铁路沿线的集结过程。在铁路的结点处,兴起了一批现代城市,如海拉尔、满州里、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佳木斯、绥化、北安、白城、通辽、四平、长春、延吉、图门、梅河口、通化、瓦房店、大连、锦州、赤峰等,有铁路通过的老城镇也大为扩展,构成今天东北地区城市分布格局的基础。但是,这些城市除大连外均位于内陆,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经济掠夺和战略考虑,而非区域经济的合理组合。而且,这种模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不仅没有调整,反而因计划经济而强化,城市化的动态活力难以发挥。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工业仅有初步发展,主要为采矿业和原材料加工;其后,日伪为强化其统治,大力建立以军火工业为核心、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使东北成为中国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1943年,东北的煤、生铁、钢材、水泥、发电能力等均占全国的50%以上〔1〕。 但地区经济带有明显的殖民地特征,经济结构畸形化,工农业比例、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工业生产手段落后,自给率低。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建国前东北部城市的地理分布格局出现很大变化。据1941年的统计,当时东北已有15座人口在10万以上的大城市,成为当时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至建国初期,已有城市24座,城镇人口949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2.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0 个百分点。其中人口超5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3座〔2〕。
    新中国建立后,进一步完善了东北的运输网,除铁路外,公路、内河航运业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连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第一位。至1984年底,东北部铁路通车里程达14450 公里,占全国铁路长度的51604公里的28%,居全国各大经济区之首。 在工业方面,政府于1953年开始实施偏重于重工业和大城市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156”项大型工程中有1/3部署在东北, 使东北成为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全国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东北的机械、石油、化学、冶金等工业部门的产值达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近60%,其比重居全国各大区之首。 重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方面, 一直居高不下,1978年后曾有所回落,但到1990年,仍在60.6%以上〔3〕, 在东北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工业部门结构仍处于不合理的状态。这首先表现在轻、重工业不协调,近年来,经过调整,稍有改变,但总体而言,仍偏重于重工业;其次,东北地区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较多,而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再次,在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占绝大多数,新兴工业还很薄弱,工业产品的结构也不合理,服务业差距更大。
    与工业地位相一致,东北部城市化也一直保持领先水平。1982年时东北的城市化百分比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从1953年到1982年,东北地区总人口增长了107.9%,而城市人口增长了138.9%,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4〕。到1993年,东北城市发展到82座, 比建国初期增加2倍多,城镇人口达到8026万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81%, 其中非农业人口达413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41%,依然保持着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就城市体系构成而言, 东北部城市可进一步分为:首位性城市沈阳;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春、大连、哈尔滨;地方性城市吉林、齐齐哈尔、大庆、鞍山、营口、抚顺、本溪等。其中以沈阳为首,包括抚顺、鞍山、本溪和辽阳在内的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闻名于世的强大工业基地。这个城市群在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使东北经济区有很强的向心力。同时,从北到南的4 座特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由哈大铁路连接,构成东北经济区的中轴,是全地区经济活动的中枢。
    然而,进入80年代后,东北地区出现明显的衰退局面。 从1953 -1978年间,在全国各省和自治区中,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曾分别居第5、7、17位。然而,1979-1990年间,这三省的位次分别变为第24、28和15位〔2〕。进入90年代后, 东北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0.6%, 远远低于全国7% 的平均增长水平〔3〕。 至1994年,局面仍未改观,最突出的例子是黑龙江省,1994年该省工业总产值仅增长6.3%,大大低于其他省市,为全国最低水平〔4〕。
    但是,东北部城市人口并未出现下降,仍保持着稳步增长。1985年至1990年和1990年至1993年,人口城市化的比例仍分别上升了3 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城市化和工业经济出现不同步发展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市化增长周期尚未完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