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城市郊区化简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方论丛》 李红梅 参加讨论

城市郊区化,指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城市郊区集中的过程。
    美国城市郊区化,始于本世纪初,战后进入大规模扩展时期,70年代这一过程完成,即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心已移到郊区。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经济活动向郊区集中,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人口向郊区的集中原因更复杂一些,既有经济条件,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也包括联邦政府政策导向这种重要原因,还有隐藏在这些原因背后的社会心理背景。
    一、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历史进程
    19世纪时,郊区作为美国城市的伴生物出现。19世纪的城市,囿于条件的限制,通常是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个城市的自然边界仅仅达到一个人从市中心步行约1小时的距离”(注:〔美〕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南北战争以来的经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88、399页。)。在此边界之外,沿着铁路线,排列着一些点状住宅,这最早的郊区,是社会上层的乡村住宅,只有他们才有自己的马车和车夫,但即使是这些人,也不敢离铁路太远,所以当时的郊区,是沿铁路线延伸的。
    19世纪末,发展商在城市的自然边界之外大规模开发房地产,将许多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清教徒吸引到郊区居住,这些白人,从经济成份上讲,都属于中产阶级。这使得原来紧密的、大体上呈圆型的城市结构变成“星”型结构,“星”型的中心是城市,“星”型的各个角是向外延伸的带状郊区。这一时期的郊区发展,虽使城市的结构呈现出松散的外貌,但郊区却具有依赖于城市的向心性。这些郊区或被中心城市吞并,或经居民奋斗进入中心城市,郊区的居民因此可以享有中心城市提供的道路、医疗、学校、用水、警察和消防等各种服务,他们为此需缴的税款低于中心城市的居民。郊区居民两个相反的愿望,“低税收和高服务”同时得以实现(注:Eric H.Monkkonen:" America BecomesUrban",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8,第184页,200页。)。郊区的依赖性一直存在到20世纪初。
    20世纪初年,美国的城市郊区化过程开始。城市郊区化的标志之一,是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中心城市。20世纪头10年中,郊区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心城市快17%,1910年快36%,1920年则快1倍(注: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大量增加的郊区人口,迅速将原来带状郊区之间的空地填满。郊区此时已不局限于循序渐进向外拓展,而且呈跳跃式发展。这个时期前往郊区的仍是白人中产阶级,他们选择郊区作为居住地,是因为这里既可以接近自然,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同时又离城市很近,可以获得郊区人并不愿真正放弃的城市生活的便利。白人中产阶级郊区的居住模式,通常是一家一户的独立式住宅,周围草地环绕,环境幽雅。1920年生活在郊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7%,1930年占19%,1940年占20%(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McGraw-Hill,lnc.1981,第157页。)。 这时的郊区,已摆脱了对中心城市的依赖,坚持独立于中心城市之外,保持相对独立性,这可以看作是城市郊区化开始的另一个标志。城市结构出现离散性。战前的城市郊区化,还只限于人口的增加,相伴而来的经济活动极少,促使经济活动外迁的条件还没成熟。
    二战后,城市郊区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郊区化的内涵也发生很大变化,除人口大规模向郊区迁移外,经济活动也迅速出现在郊区。二战后,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城市迁往郊区,这一趋势在50年代后引起世人注意,六七十年代郊区发展更为迅速。1960年,大都市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3.4%,郊区为33.3%,二者几乎相等。1970年,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4%,共6400万, 郊区为37.2 %, 共7600万,非都市区人口为31.4%,人口的重心已移至郊区。1977年,在非大都市人口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人口降到28.5%,郊区升至39.2%(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城市郊区化的格局更为明显了。
    战后的城市郊区化,包括经济活动向郊区的迁移。最早迁往郊区的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它们追随人口来到郊区,开发这一广阔的市场。郊区因而出现了占地广阔的购物中心,附设泊位很多的停车场,有餐饮、娱乐等一系列服务设施配套,在郊区形成具有强大购买力的新商业区,郊区逐渐聚集了全国零售业的一半以上,15000 多家购物中心在郊区落户(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之后,制造业也来到郊区。制造业此前多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和高级居民区之间,但生产的发展使它们面临空间拥挤这一最大的问题。从50年代起,制造业“蛙跳式”从内城迁往郊区。在制造业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中,东北部和中西部较大,较老的城市表现突出,那些企业规模大、设备巨大、要求开阔空间的制造业,包括化工厂、钢铁厂、石油提炼厂等大企业迅速离开中心城市。
    经济活动的外迁改变了郊区经济上不能自给,依赖中心城市的局面,郊区逐渐变成就业人口集中之地。1970年,全国15个最大的大都市地区,72%的就业人口住在郊区,工作在郊区。80年代,15个最大的大都市区,半数以上的就业机会在郊区。与此同时,大都市的中心城市却在不断失去就业机会。1947-1967年,东北部和北部16个大城市平均失去34600个就业机会,在它们的郊区平均增加83400个工作机会。同期,在“阳光地带”,大都市中心城市发展状况良好,平均增加19800 个就业机会,但郊区增长更快,为65000个就业机会。 甚至在华盛顿特区这样一个官厅林立的首都,其就业机会也有55%集中在郊区(注: JohnPalen:"The Urban World",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 美国就业的重心在70年代初期已移至郊区,郊区已不仅仅是人们向往的接近自然的理想居住之地,而是形成“居住--工业”双重格局。在同一大都市内部,既有居住的郊区,也有就业的郊区,围绕不同的目的,形成不同的中心,传统的一个都市只有一个中心的格局已被多中心都市格局取代。
    70年代初期,美国成为一个典型的郊区国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