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城市郊区化简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方论丛》 李红梅 参加讨论

美国开始修筑公路是在20世纪初。1916年威尔逊总统签署“联邦援建公路法案”,联邦政府出资援助公路建设, 要在全国建立公路网。1925年,美国开始对全国的公路编号和标记统一管理(注:〔美〕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南北战争以来的经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88、399页。)。二战前,卡车运输已经显示出优势,它比铁路更便于货物的集散,这种优势表现在250英里以内的短途运输在运费和方便的程度上超过火车。 但长途运输的费用超过火车,因为公路的修建不充分。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加速修建州际高速公路。鉴于公路对全国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联邦政府对其大量援助,从1921-1974年共拨款880亿美元, 这远远高于同期对水路与航空业的拨款。联邦政府的拨款引导了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它们同期对高速公路的拨款是3130亿美元,二者总计4010亿美元(注:Glenn Porter:"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N.Y.1980,第323页。)。1929年的大危机和随后的战争打断了联邦的援助,所以这些拨款,绝大部分是在战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对公路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使美国拥有的高速公路网占全世界的2/3左右,这些错综复杂,交织成网的高速公路,可以环绕并穿过每个城市,通向四面八方,公路运输无论短途与长途,都变得既方便又廉价。于是拥有全国性市场的制造业不再依赖中心城市的火车站。
    制造业原来建于内城的目的是为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即“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与工厂产生的外在利益”(注:〔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页。),其中离火车站近,便于运送原料和产品是关键性因素。但随内城地区开发,拥有全国性市场的企业,空间越来越拥挤,如在内城扩大工厂范围,代价过于昂贵,而且在内城地区运送货物的货车在忙碌的街道上难以挪动,工人泊车的场地也难以解决。随高速公路的修筑,制造业跃出内城,落脚在郊区靠近高速公路的地方。在郊区,制造业可以享有较低的税收,相对便宜的土地,在郊区开阔的空间,它们可以修建占地面积广大的厂房,装配线可以建在同一水平线,不必象在内城时那样被分割,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大都市内部出现了“居住--工业”混合郊区,经济重心逐渐移到郊区。
    最后,美国城市郊区化是美国人对城市矛盾心理的结果,这是隐藏在其他原因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人对城市的态度很少是中立的。
    美国建国之初,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乡村。这一时期,普通美国人、知识界和政界人士都对城市持否定态度。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曾说:“只要我们坚持农业立国的方针,我们的政府就会永远廉洁”,“如果我们的政府机构在大城市叠床架屋般地不断膨胀--就象欧洲国家那样--它们就会象欧洲国家那样腐化起来”(注:〔美〕弗·斯卡皮蒂:《美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杰斐逊将城市看作具有辅助性、商业性和依赖性的地方,认为只有保持农业状态才能保持美国的自由和民主。美国的知识界支持这样的结论。还有许多美国人,将城市看成犯罪、堕落和藏污纳垢之所。经过这样的宣传,农业社会即是民主,是理想的见解历久不衰,深入人心。美国人对城市有这样的理解,与他们从母国到新大陆寻求的理想是一致的。美国早期移民多来自英国,他们心中怀有的是对故乡的意象和期待,想重现英国乡村的理想生活:片片瓦舍、处处篱笆、条条道路、座座小桥、磨坊、教堂,人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靠宗教的凝聚力聚合在一起。按照这样的想往,移民们在新大陆建立了“拓殖地”、“集镇”和“种植园”。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区中,精神、道德和物质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样的生活具有连续性、持久性和传统性,固定的价值观念,不变的习惯和特定的职责,这是一种同质性的生活。这种同质性的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起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并且在这样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使人有“根”的意识(注:〔美〕詹姆士·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285页。)。
    不论美国人对小城镇和乡村生活如何孜孜以求,19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仍然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1780年时,美国最早的10个大城市都在东北部,如纽约、费城、波士顿。随中西部的开发,又出现了芝加哥、匹兹堡这样的内陆城市。美国最大的50个城市,39个是1816年以后出现的。1870年,美国完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领土推进过程,此时排在前10位的大城市早已越出了东北部的范围,分布在中西部、西海岸等不同的地方(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
    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和小城镇,去城市寻求希望。城市的诱人之处在于它的机会,它对文明和文化的孕育,它可以创造的财富和成功。大城市的美国取代了小城镇的美国。在城市文明向前迈进时,美国人始终怀有一种奇特的心理,即从骨子里对乡居生活方式的热爱,他们对由新移民建设的城市自觉不自觉地怀有一种排斥的心理。正因如此,19世纪时城市的上层阶级将家安在郊区;电动街车发明后,中产阶级成为郊区住户的一部分;汽车普及后,中产阶级对于郊区更是趋之若鹜,因为在郊区拥有一套住房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中产阶级是把向郊区的迁移和地位上的向上移动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居住上的安排,其实体现了美国人一种矛盾的心理,即城市生活的优越性一旦拥有,他们并不愿真正放弃,不会真正再回到乡村,在此前提还要尽可能地重现乡村生活,郊区就成为矛盾心理最好的调剂场所。
    当然,城市生活的另一侧面--生活的压力,也促使人们做这样的选择。城市中并不是只有机会,还有激烈的竞争,这使得工作在城市中的人时时感觉到生活的动荡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尤其到了战后,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社会越来越有理性,人在庞大的城市机器面前显得愈发渺小,当人们不停地奔波在摩天大楼组成的峡谷中时,矛盾的心理日益突出,既不愿离开城市,又对它无可奈何。所以更多的人被吸引到郊区,寻求同类,他们终于既把握了城市的机会,又找回久违的乡村生活的温馨。
    从这个角度讲,美国人从中心城市向郊区集中,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美国人的心理需求。
    “郊区”一词,在英语表达中是一个合成词,意为“从属于城市的地方”,因为郊区刚出现时,经济上不能自给,只是城市的宿舍。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逆向通勤,即有些人住在中心城市而到郊区工作已是很普通的事。
    城市郊区化虽然始于本世纪初,但真正显著的变化却是发生在战后,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的城市郊区化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后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