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述一般以为,近代历史上系统地把西方最重要的典籍《圣经》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土,始自最早来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最近,笔者在英伦从事短期研究工作期间,十分偶然地在牛津大学的波德林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和安格斯图书馆(Angus Library)阅读到一批早期的《圣经》中文译本,遂又循此线索,到剑桥大学的圣经会图书馆(Bible Society Library)查阅了若干外界难以看到的早期中文《圣经》版本。方知《圣经》中译的历史,远非想像的那么简单。其中,略早于或至少与马礼逊同时进行的马希曼和拉沙的《圣经》中译工作,由于远在印度,便鲜为国人所知,一般中文著述也很少提及(注:惟香港学者李志刚博士所著《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2页对马希曼的《圣经》中译略有介绍,第177-178页注20对马希曼的生平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因此,本文拟主要利用保存于牛津大学安格斯图书馆的英国浸礼会档案中有关马希曼生平的档案和文献资料(注:马希曼档案包括:The Marshman Papers,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Catalogue of Papers Relating to South Asia 1792-1914;Bound Volume of Rev.J.Marshman's Correspoundence 1799-1826;Periodical Accounts of Serampore Mission 1820-1830。),对马希曼和拉沙的早期《圣经》中译工作略作钩沉和评介。 一、生平与译经事业 马希曼(1768-1837),英文名Joshua Marshman,中译名有马士曼、马歇曼、麦西门、麻书曼等等。马希曼于1768年4月24日出生于英国威尔特希尔郡(Wiltshire)的威斯伯雷(Westbury Leigh),自幼家贫,父乃一纺织工人。马希曼从家乡的乡村学校毕业后,前往伦敦,在一家书店供职,不久又返回家乡,帮助其父从事纺织,工余靠自学阅读了大量书籍。1791年与出生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的汉娜·谢费瑞德(Hannah Shephered)结婚。1794年,马希曼按浸礼会仪式受洗为教徒。尔后,举家移居布瑞斯托郡(Bristol)的布洛米德(Broadmead),曾一度担任该地浸礼会慈善学校校长,同时,在一个从属于浸礼会的神学院(the Baptist Academy)学习神学。 因受著名传教士威廉·凯瑞(William Carey,1761-1834)在印度传教事迹的感召,马希曼决志加入浸礼传道会,献身于海外传道事业。1799年5月,时年31岁的马希曼与妻子一道,作为英国浸礼会派出的传教士,搭乘美国客轮克瑞特伦号(Criterion),越过重洋前往印度,同行的有传教士威廉·霍德(William Ward)夫妇等人。是年10月12日抵达加尔各答,旋往邻近的塞兰布尔(Serampore)定居、传教。抵达塞兰布尔后,马希曼夫妇即在当地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学生大多数系在该地经商或定居的欧洲人的子女。从这时起,除短暂回国述职和出国旅行外,马希曼的大半生基本上都以传教士的身份在印度度过。1837年12月5日,马希曼在塞兰布尔病逝,享年71岁(注: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Joshua Mashman,D.D.,of Serampore,Newcastle Upon Tyne:Emerson Chamley,1843.)。 与马希曼相比,我们对拉沙(Joannes Lassar)的生平行事知之甚少。从不多的有关材料中,只知他系一位出生在澳门的亚美尼亚人,不仅能够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能用中文写作。有记载说,拉沙在澳门居住期间,曾一度负责澳门葡萄牙当局与清廷之间官方文书的往来(注:Marshall Broomhall,The Bible in China,Shanghai,The China Inland Mission,1934,P.51.)。以后他移居印度,应聘任加尔各答英印学院(The College of Fort William)的中文教授。后来又迁居塞兰布尔,与马希曼等合作将《圣经》译成中文(注:有关拉沙的生平,参见Hubert W.Spillett ed.,A Catalogue of Scriptures in the Languages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London,1975,PP.xi-xII;同时散见于英国浸礼会塞兰布尔差会的各项记录和报告中。)。 大约自1805年起,马希曼开始随同拉沙学习中文。尽管他一生从未到过中国,但其中文学习却进步神速。除指导拉沙等翻译《圣经》外,马希曼还在拉沙的帮助下,陆续将儒家经典《论语》译成英文。该书第一卷于1809年在印度出版,长达725页,由中文原文、译文、文字诠释三部分构成,自《论语》第一章“学而”译至第九章“子罕”,继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之后,首次比较详实地将孔子学说介绍给西方(注:参见马希曼The Works of Confucius.Vol.1,Serampore:the Mission Press,1809。以后似乎没有再出版该书的第二卷。)。同年,马希曼还撰写了一篇有关汉语文字和发音研究的博士论文(注:马希曼:Dissertation on the Characters and Sound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Serampore,November,1809。硬封皮装订,存于牛津大学安格斯图书馆。)。在此基础上,他继续学习、研讨汉语,于1814年正式出版了《中国言法》一书。该书除研究汉语的字形、发音外,主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汉语语法,并将儒家的另一部典籍《大学》译成中文,附录于全书之后。这本书共600多页,在西方通常被称作Clavis Sinica,比马礼逊的《中文语法》早出一年(注:马希曼: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中国言法》),Serampore:Mission Press,1814。)。 马希曼、拉沙的《圣经》翻译,肇始于19世纪初新设立的英印学院和英国浸礼会差会的一项雄心勃勃的《圣经》翻译计划。该计划准备将《圣经》翻译成全部东方语言及印度的所有土著语言。为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1800年印英学院在加尔各答正式成立之后,即专设一系,负责《圣经》翻译,特聘拉沙为中文教授,负责将《圣经》译成中文。估计拉沙最早于1804年或1805年初开始着手翻译《新约》,可能是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1806年左右,他开始在马希曼的指导下翻译《圣经》(注:参见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The Bible In China,Foochow,1868,p.9。)。由此,开始了他们长达约16年的合作译经事业。 在英国浸礼会塞兰布尔差会1808年的《译经备忘录》中,已经有关于马希曼和拉沙联合译经的明确记载:他们依靠约300多本中文参考书和包括康熙字典在内的几部中文字典,勤勉地翻译《新约》中的《路加福音》(注:Memoir Relative to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Sacred Scriptures,printed by J.Moris,Dunstable,1808.)。其合作方式,在对《圣经》的理解和阐释上,主要仰仗马希曼,而中文达意则主要是拉沙的工作。另有一位中国人以及马希曼的儿子J.C.马希曼也参与其事。马希曼还负责与教会方面的联系和筹款,在整个译经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马希曼在1813年写给“大英圣书公会”(British and ForeignBible Society)(注:大英圣书公会成立于1804年,系《圣经》汉译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资助者。)的一封书信,他们在印度从事的《圣经》中译工作是相当繁琐和艰苦的。通常是拉沙每译完一段,马希曼则手持希腊文的《新约圣经》,逐句斟酌修改。每译完一个章节,马希曼又用英语缓慢诵读,拉沙一面注视他的中文翻译,一面作必要的更正,誊录后再交给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中国助译者,请他提出修辞上的修改建议,务必使之通晓明畅。改正之后,还要出一份清样,交给马希曼的儿子审阅,因为他对汉语文言的语辞学有独到的研究。最后,再由马希曼本人把关审定。“经过以上的种种手续,这才得以正式付印”(注:Extract of a Letter from Dr.Marshman to Dr.Ryland,December,181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