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俱罗的中国工匠与巴格达城的兴建 中亚怛逻斯之战后,被俘唐军官兵与杜环被收在黑衣大食的呼罗珊军中。公元758年以后,大食王调此军去摩邻平叛,乃是因这支军队当时已掌握在王储麦赫迪等人手中。亚俱罗(Aqur或Athur)乃中古时期阿拉伯历史地理书对“亚述”的称谓,其地同美索不达米亚是重合的,即幼发拉底河与迪格里斯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在黑衣大食朝,美索不达米亚偏北的绝大部分被定名为“亚述省”,其偏南部分被定名为“伊拉克省”。巴格达城恰在迪格里斯河的西岸上,亦即位于“亚述”(亚俱罗)河洲上。希提《阿拉伯通史》所言的“哲齐赖”省,正是此“亚述”省。哲齐赖原义为“河洲”(Jazīrah),乃“亚俱罗(亚述)河洲”(Jazī-rat Aqura)之简称。(唐)杜环《经行记》有言:“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吕礼。”这表明,在大食国腹地--亚俱罗的市场上已有中国商货,其中有纺织绫(薄而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与缎子近似。)和绢(生丝织成的绸,比绡稍密而软)的织机。据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乐府诗《缭绫》可知,缭绫为中国丝绸中的精品。亚俱罗出现绫绢织机,则必有善于操作它的中国织造工匠。《经行记》提到的中国各色工匠来自唐朝首都长安(京兆府)和山西(河东道)等地。他们为什么集中出现在亚俱罗(美索不达米亚)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公元758年以来,巴格达城的建设工地逐渐形成,而且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大的建筑工地。(美)希提《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版)340页言:“曼苏尔(阿蒲恭弗)以四年功夫,建成他的新都,花费约四百八十八万三千第尔汗(银币),雇用建筑师、技工和小工十万左右。他们是从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帝国的其他地方招来的”据《伊本·赫尔东史》卷三196页记载,为兴建巴格达城,大食王向苫国(叙利亚)、杰贝勒(波斯山区,在迪格里斯河流域的东侧,为大食国行省名。--笔者注)、库法、瓦西兑、巴士拉发了信,让各地长官为他选择工匠和工程师。大食王还委派了四位军官在巴格达工地上各自督管一个方面的工作。据此可知,拥有诸色中国工匠的呼罗珊军队亦在征召之列。故可知,有大批中国人的呼罗珊军队有双重职能,既拱卫京师、督建巴格达,又参加了巴格达城的建设。由于最大的工地需要各种补给,因此,巴格达自然会成为最大的市场。可见,为了劳动大军的衣食住行,为了巴格达城的建设,各色中国工匠、各种中国商货也有然聚集在 巴格达,而不是聚集在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因此,《经行记》中的中国工匠乃是巴格达城的建设者。 关于巴格达的建筑格局,《伊本·赫尔东史》卷三197页言:“巴格达的诸扇城门均是从瓦西兑、苫国、库法运来的。他(大食王)将整个城市建成圆形。其宫室在城中央。这样,他与各方面的百姓是等距离的。他让清真寺建在王宫旁。他为这座城建造了两道城墙,让内城墙高过外城墙。……建城所用的砖,每块重达117磅,一腕尺(0.5883公尺)见方。”对此,希提《阿拉伯通史》340页言:“曼苏尔把自己的新都叫做和平城(Dār al-Salām),这是这座城的正式名称。和平城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在这个河谷中曾建筑过古代世界的几座最强大的都城。这座新城,是圆形的,故有团城(al-mudawwarah)之称,内城和外城,都是用砖砌成的,外城四周有一条深壕,内城里还有紫禁城,城高九十英尺,环绕在中央区周围。这三套城墙,各有等距离的四道门,有四条大街,从中心区幅射出来,象车轮的辐条一样,射向帝国的四个角落。”现代学者,伊拉克的塔黑尔·穆扎法尔·欧麦德(Tahir Muzaffar al-`Umayd)撰写的《巴格达--曼苏尔的团城》介绍,巴格达的内、外两道城墙相距20.8公尺。可见,大食王的新都城巴格达是分内城和外城的。内城的中央是大食王的宫室--紫禁城。杜环《经行记》对亚俱罗市场的描述,其中有与巴格达城的建筑格局相同之处。《经行记》“亚俱罗”一节言:“郛(音Fú)廓之内,里閈之中,土地所出,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綉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刻石蜜为庐舍,有似中国宝轝。”此文内的“郛”,乃外城之意;其“廓”字,此处之义同“郭”,亦为外城之意。故此,“郛廊之内,里閈(音Hàn)之中”可理解为“外城之内,闾巷之中”。这表明,杜环亲眼所见的那个亚俱罗平原上的城市也是分有内城、外城的。他看到的那个商品异常丰富的市场位于外城的城墙以内。笔者遍查阿拉伯文古代地理志发现,这种既有内城,又有外城的城市建筑格局,在当时的大食国,除了巴格达如此,再无别处。唯一的例外,是今伊朗境内的加兹温(盖兹温Qazwīn)。盖兹威尼(al-Qazwīnī,1203至1283年人)《地理志》(Athār al-Bilād wa Akhbār al'Ibād,萨德尔书局、贝鲁特书局1960年联合出版于贝鲁特)434、435页讲,加兹温市原本只有一道城墙,市面很小,名为“加兹温”。然而,“当赖世德(al-Rashīd)行经杰贝勒省而往呼罗珊去时,加兹温的百姓邀请他到他们的代义赖姆(Daylam)看看,于是,他来到了加兹温,且于回历254年(公元868年)为它建 了一道大城墙及清真寺(Jmi'u)。”此后,该市原先的圆形小城则成了内城,名为“舍赫尔斯坦”(Shahrstān),其外是圆形的大城。大城之外是环状的果园。果园之外是环状的庄稼地。显然,加兹温有内、外城的情形与巴格达有两点不同。其一,加兹温的外城的建城时间比巴格达的外城晚一百余年;其二,巴格达在亚俱罗(美索不达米亚),加兹温不在亚俱罗,却在波斯故地。故从时间、地点之不同可以断定,杜环根本看不到建于其后的加兹温,他看到的只能是巴格达。因此,《经行记》所言的有郛廓的城市即为巴格达,而且是尚未完全竣工的巴格达。因杜环所见的巴格达尚未定名,故此,《经行记》仅言:“大食王号暮门(Mu'minī,为“信士们的长官:Amīr mu'minī”是简称。--笔者注),都此处。”以“都此处”表明建造中的大食王都--巴格达,则再贴切不过了。过去,某些中、外学者以为,《经行记》中的亚俱罗是黑衣大食的第一个都城--库法,现在看,这种判断是欠妥的。其一,库法是政治叛乱的策源地,因此,第一代大食王阿蒲罗拔和第二代王阿蒲恭弗于754年前既已住到哈希米亚、希拉和安巴尔等地去了。其二,库法是由征讨波斯萨珊朝的大食兵营演变成的城市,无内、外城之分。足见,杜环看到的不是已被大食王冷落的库法,而是新建的巴格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