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生急遽变革的时代,对于社会转型问题的关注分外令人瞩目。而发韧于15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的转型,亦即从前工业社会间工业社会的近代转型,是此类问题的典型例证。 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 经济因素是导致一切社会变革的基础,也是考察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从根本上来说,从中古走向近代的进程需要打破封建农本经济的传统格局,西欧社会近代转型也如此。 传统的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的封建社会一样,都是以农为本。耕织结合、自给自足、闭塞性与分散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自15世纪以降,西欧封建农本经济的内部逐渐产生出一种否定它自身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产生具有一种不易为人们所注重的内在因素,即在中古西欧的农本经济中,牲畜饲养占很大的比重,13世纪英国农户平均养羊50头,这与中古时期的中国颇有差异。当然这与西欧自上古时代就形成的肉食习惯有关。所以,毛纺织业自然成了由农本而重商的突破口,率先从农本经济中脱颖而出。至16世纪40年代,英国出口的宽幅毛呢已达12235匹,是14世纪中叶的近30倍。毛纺织业的兴盛, 有利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15世纪以迄,当分散的手工工场初见于乡村时,就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后来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有一首歌谣,描述了16世纪初年的英国手工工场,它这样唱道: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两百人,排列成长行。辛勤齐操作,笑声彻屋梁。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欢笑且整梳,歌声冲霄云。附近又一室,少女两百人。小袄红似花,头巾白若银。少女体轻盈,纺绩辛且勤。又复善唱歌,妙音胜夜莺。屋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五。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窭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场中供酒饭,欲食皆于是。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插制匠,将呢折成匹。 透过对这个被美化为“人间乐园”手工工场的描写,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此时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的盛况。 毋庸置疑,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成了瓦解与消蚀封建农本经济的一种有生力量。这种由英国率先出现的由农本向重商的变化,正以一种不可阻遏的势头向其他地区延伸着,尤其是在世界性的海路大通之后,更向世界各地不断扩散它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近代化的浪潮于是由萌发渐趋浩瀚,世界历史也由此从分散走向整体。在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制约下的西欧社会也随即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转型的思想基础 西欧社会的近代转型,首先以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为表征,它的发生、发展与广布引发了人类在精神文化领域一系列更深广的革命性的变化。 从思想史的视域来看,人类对自身的反省,亦即人类的精神觉醒是在“轴心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斯时,在希腊、印度和中国都出现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正是这次人类的精神觉醒,酿就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文化高潮,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自此之后,人类对自身的更具规模的反省则发生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中。这距古代世界的那次人类的精神觉醒已经相隔22个世纪了,这种历史时间进步的痕迹也深刻地印在人文主义思潮盛行的那个时代中。与古代的那一次相比,这一次的人类精神觉醒更着重体现在对人性或人的本质的反省以及对人生本质的透析上。近代文艺复兴运动史家布克哈特曾作过这样著名的论断:文艺复兴更重要的成就是对人性的发现。对于人类而言,还有什么比人对自身价值的发现更具伟大的意义呢?“认识你自己”,这个古希腊人的遗训,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已不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箴言了。 有道是,某种前瞻性的社会思潮往往是文化革新乃至社会转型的先导。在西欧从中古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就是这种变革的先兆,也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在人文主义者高扬的旗帜上,写着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这种新观念的支配下,人人都要全力以赴从神学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以斩断使人依附于“天然君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桎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人”,只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名词。 在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会重神抑人,人们的目光被基督教神学家引向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说什么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与无所作为的。总之,人在世界上的意义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人文主义者却以人的崇高论代替人的微不足道论。于是,《圣经》的权威受到怀疑,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开始发生动摇。在人文主义思潮感召下的各个学科(如历史学),已不再为神对人的征服献颂词,而是为人对神的挑战写赞歌了。中世纪的神学家用希腊哲学来证明基督教教义的正确与否,而人文主义者却通过崇尚与学习古典文化,意在重铸一种新文化,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样,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浪潮也引发了人类的精神革命,为近代西方精神的崛起铺下了路轨。 由马丁·路德于1517年向正统教会与正宗教义发起的反叛,其本质同文艺复兴运动是一致的,也集中体现在对人的本质的反省上。马丁·路德的《十五条论纲》从表面看只是反对天主教会出售赎罪券这一腐败行为,实质上却是对教会无上权威的一种蔑视与挑战。他提出的以“因信得救”为核心的宗教改革纲领,宣称每个人都能直接而自由地从上帝那里获得信仰,每个人都能发现《圣经》的真谛,而毋需依赖教士或牧师,随之教士或牧师这些神职人员也与俗人消弥了差异。路德教派的种种主张及其受前者重大影响的加尔文教派,通过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因而人的毕生追求也就成了人生希望之所在。这种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与反思,比之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反省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尽管它包容了一层薄薄的宗教外壳。宗教改革运动对教会权威的訾议,与文艺复兴运动一样,都促成了人的思想解放和人的理性精神的高扬,这就为西欧文化的近代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