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揽镜自鉴:从域外汉文史料看中国(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光明日报》 葛兆光 参加讨论

唐人母子图(佚名,日本长崎古版画)
    还有人物。我们现在了解的清代思想学术史,常常需要知道一个时代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可是,过去的思想文化史上的人物,都是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胡适、钱穆他们开列给我们的,我们习惯地接受这种重要人物的清单,可是,你要看当时的朝鲜人在北京跟普通文人聊天的记载,你可能想不到那时候一般文人崇拜的文化领袖是谁,比如在道光年间文坛上,北京的文人告诉他们,成都的周向善、云南的注坚很有名,而领袖人物是孙玉庭、汪廷珍,因为他们“位至卿宰,主当世之文柄”,下面则是有四大名人,湖北人陈沆、广西人陈继昌、四川人王炳瀛、安徽人凌泰封,“皆为翰林之官,号为翘楚”,可是除了陈沆,我们的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会提到这些人吗?但是从朝鲜人的记载看,当时他们确实是名人,如果回过头来,重新通过当时的眼睛看当时的风尚,也许图景会不一样,当我们重新追溯一个时代的知识风气,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历史描述,常常只是我们的后见之明。所以,我们有必要回到当时,用那时的眼睛来看,当时的眼睛也许是客观的,特别是当时异域人的眼睛。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些资料。
    总的来说,日本、朝鲜以及越南保存的这些史料的意义,首先,就是让被删减、遗忘的历史复活,其次,就是让我们有可能再看到鲜活的具体的历史场景,给我们补充很多历史的细节,最后,是给我们一个文化比较的背景,这一点我觉得这些东西非常珍贵,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去做。
    为什么中国学术界对这些资料始终关注不够?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我就要谈中国学界对这些东西的关注为什么始终不够呢?我想在这点上,有时候中国学术界会有一点点自满和自大,总觉得自己的史料充分,自己的历史研究也非常的完整,不需要借助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我觉得是我们中国的很多学者,习惯了用“西方”这一面镜子,而不太习惯于用日本、朝鲜、越南和蒙古这些资料。
    我前几年到日本、韩国去过几次,我们可以看到尤其是日本人,对朝鲜文献、对越南文献,甚至对中国的满族文献以及蒙古文献,研究得非常深入。可是我们呢?做得非常不够。日本人对朝鲜文献,尤其是朝鲜汉文文献有很多的研究。我们简单地举个例子。日本的天理出版过一个杂志,几十年了一直到现在,是一个重要杂志,叫做《朝鲜学报》。这个《朝鲜学报》,我查了一下咱们的图书馆,只有几家图书馆收藏。可是《朝鲜学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杂志。日本大学很多的图书馆,都有《海行总载》、《同文汇考》、《承政院日记》等等朝鲜资料,可是我们没有。日本有一大批研究朝鲜的学者,我们也没有。当然,日本对于朝鲜的研究传统,来自日本殖民者那儿,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中国人难道不应该去好好做一下周边研究吗?更何况我们通过周边反过来看中国,多了些视野和角度,看得中国形象立体点儿不是很好吗?
    我跟大家讲一个词叫“较量”。学术也像是比赛,学术界跟学术界之间,也存在着很多“较量”。中国学界常常是关门主义,在门槛后面耍大刀,不去“华山论剑”。当然,当你只是研究中国的时候,没有问题,反正谁也搞不过你,拿出去就是天下第一,日本人、朝鲜人、包括欧美人对中国作研究,有个天生不足,他看中国书很慢,还得查字典,中国人天然的就能一目十行,当然有优势。可是,一旦你把你研究的范围和视野扩大到周边,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同一个裁判手下,你就要接受检验,你的研究就要放在国际评价舞台上,要人家来评价。中国人有没有这个本事?中国学术界要不要有这个本事?把自己的研究放大,然后跟他们互相较长论短?我这个话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当然,将来这方面有可能中国人比日本人、朝鲜人做得还好。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文献大都是汉文写的,中国人看起来容易得多。
    可是,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它在学术史上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里我要接着讲的是,这方面的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意义。
    我个人觉得,如果大家都开始关注这些领域,也许将是中国学术史发生变化的一个契机。我有个很固执的想法,我觉得,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两次变化对于学术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次,是清代中后期对于西北地理、蒙古史、辽金史的关注。大家知道,自从钱大昕以后,当时清朝的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到中国的西部,关注到满汉之外的异族历史地理和文化,包括像张穆、徐松等,一直到后来的沈曾植。他们的研究使中国人的历史研究和地理研究,超越了汉族中国空间。它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逼得你不得不去看“异族之史,殊族之文”,不得不去看外文资料,不得不学术国际化。这是中国学术走出传统中国学术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什么呢?第二步是敦煌学。敦煌学给中国人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敦煌学给中国学术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你不得不去关心中外交通,不得不去关心儒家以外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像祆教、景教、摩尼教等所谓的三夷教的问题,不得不去关心西北的地理、中外交通的地理问题,而且还不得不像季羡林先生那样,去学异族的死文字。这些资料又涉及到天竺、贵霜、大秦这样的一些异国、他族、以及宗教和文化。为什么我们现在称赞陈寅恪先生、向达先生、傅斯年先生等等有眼光?为什么当年中国最好的研究所叫做历史语言研究所?道理很简单,学术问题、内容、方法已经变化了,学术不得不国际化,不得不进入国际的学术语境。所以,陈寅恪先生讲这叫“预流”。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学术逐渐国际化的这两次变化,它的重心都在西边。我们能不能在这一次变化里面,使它逐渐地、部分地转向东边?如果我们关注周边,关注到日本、蒙古、朝鲜、越南的文献,我们也会向学术界提出很多要求来。你比如说,你是不是要拓展过去传统的史料?你是不是要懂得外面的研究?你是不是要掌握一门以上的外文?也许有这个条件的话,可能会使学术界发生一点点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