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21年俄共监察制度的创立及其原因探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晋中学院学报》 薛志平 参加讨论

(四)俄共执政理念的转变
    十月革命前,布党和列宁都十分推崇巴黎公社的经验和管理制度。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著作中提出“让群众自上而下地直接参加国家生活的民主建设”,“不是从上面‘实行’社会主义,而是发动广大无产阶级和半无产者群众去掌握管理国家的艺术,去管理全部国家政权”[6],“工人在夺得政权之后,就会把旧的官僚机构打碎,把它彻底摧毁,完全粉碎,而且仍然由这些工人和职员组成的新机构来代替它,为了防止这些人变成官僚,就会立即采取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分析过的方法,1.不但实行选举制度,而且可以随时撤换,2.薪金不得高于工人工资,3.立刻转到所有人都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使所有人暂时都变成官僚,因而使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官僚”[6]。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治体制的建设基本上是朝着人民管理国家的方向行进的,布尔什维克不仅庄重地宣布政权属于劳动群众及其代表苏维埃,而且在实践上广泛吸收工农群众,直接参加管理和监督国家,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人和士兵进入国家机关,并让他们担任了人民委员等重要职务。但是实践越来越证明,在俄国立即实行或者在短期内做到所有人都来参加国家管理和监督工作是不现实的。据1919年~1922年统计显示,农民参加苏维埃的选举只占选民的22%,有时仅占9%,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因此,布党和苏维埃政权实践中不得不采取同原来设想不同的措施。这样,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集权体制完全进入到苏维埃政权中来。正如列宁说的“我们现在几乎常常必须派为数极少的先进工人来管理我们的国家”[6]。于是,1919年3月俄共八大明确确立了党领导苏维埃的原则,“俄国共产党应该在苏维埃中取得政治上绝对统治地位”。这样,随着苏维埃政权逐渐向布党手中转移,人民管理国家演变成了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集权体制也就完全进入苏维埃政权中来。但是政党的组织与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是有截然区别的,这样最终结果是以党代政。
    (五)俄共腐败现象孳生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不久,就面临残酷的国内战争,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国家极端贫困,党又必须大力支持重点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集团(包括党的特别重点部门和工作人员集团),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在普遍日益贫困的条件下,党员彼此的物质待遇日趋悬殊,从而造成党内分化,而且越是在贫困的条件下,由于需要集中化的机构,就越多地增加机构。与此同时,旧有阶级集团分化以及持反对立场的社会党分化,这些分子大批拥进布尔什维克党的队伍。一方面是苏联共产党优秀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在前线和艰苦环境中牺牲和战斗,一方面是普通党员群众的教育工作的相对滞后、国家机构扩张急需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于是上述的旧有集团的分子很快地上升到苏维埃、军事、工会和党的高级职位上来,随着党权力的扩张,转入党内的这些异己分子,就利用逐渐增设的机构和掌握在他们手中的人民的权力,大搞官僚主义,并使他们自己和这些机构逐渐地特殊化,从而造成了苏维埃政府的官僚化和党的官僚化,官僚主义导致了脱离群众的倾向。同时,战斗命令制又往往变成不必要的压制形式,必要的特权变成了官员们徇私舞弊的条件,如此等等,这一切引起了党内危机和社会的危机。
    由于俄共独立执政,取消了几乎所有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合法地位,而且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加之自身官僚主义倾向,俄共成了俄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如何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巩固俄共产党的地位?列宁当时从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组织上放弃极端集中制,实行工人民主制。“党内的工人民主制就是在实行党的共产主义政策时所采取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能保证全体党员甚至最落后的党员都积极地参加党的生活,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积极参加党的建设。工人民主制的形式排斥一切委任的制度,它的表现就是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通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2]第二,经济上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新经济政策,从余粮征集制转向粮食税,缓和与农民的关系,保证工人阶级同农民结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巩固的经济联盟。第三,重新建设苏维埃,实行党政分开,选用非党同志。为克服党的官僚化倾向,提高党的政治水平,“从党员中选定一部分有相当才能和志向的同志,把他们从苏维埃工作岗位调到党的工作岗位上,同时从非党同志中选择适当的人来担任各种苏维埃工作,而且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不再是过去直接任命党员干部,而是通过党员自己积极参加工厂委员会、职员执行委员会、经济监督委员会等机构的选举和工作,并注意使这些机构以俄共的精神进行工作”[2]。第四,加强俄共党内监察,设立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俄共党内监察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四、历史启示
    (一)无产阶级执政党需要有效的监察
    苏联共产党监察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说就是苏联共产党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苏联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衰、由衰而亡的整个过程。其经验和教训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设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力的党的监察制度,进行严格的党内监察,才可以防止独断专行、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败现象的孳生,才能有效地改善党和群众的关系,从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无产阶级政党一定要与时俱进
    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单单体现在生产物质财富的领域,它是人类社会综合进步的标志。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弄潮儿、执旗手,就必须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由领导人民革命变为团结和率领人民建设富裕幸福的新生活,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就一定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的关键是理论创新,核心是制度的创新。这一切的出发点就是胡锦涛总书记讲的“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党和党的领导干部心中想着的就是人民,就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百姓。苏联共产党不能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能对变化的世界作出新的准确的分析概括,而是沿袭传统的体制、制度,拒绝顺应时代变化去改革和发展,结果必然是亡国亡党。
    (三)加强监督和党内民主
    1.加强监督。苏联时代有2100万人民监督员,从上到下遍及各个部门、各个阶层,分布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多是虚设,实际作用不大。加强监督不能作花样文章,而应落在实处。这种监督主要有三个:一是党内监督,二是社会监督,三是法律监督。
    2.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邓小平同志指出“无论是党内的监督和党外的监督,其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党内缺乏民主的空气、民主的机制,人们就会有种种顾虑,党内监督也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流于形式。
    (四)依法治党
    加大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制裁力度,从法律上保证党员干部成为人民的公仆。
    原文参考文献:
    [1]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集编第二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4][俄]尤·阿·布拉诺夫。被篡改的列宁遗嘱[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