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树立个人迷信扫清障碍。(1)批判乔治乌-德治个人迷信。齐奥塞斯库于1968年召开中央全会,开始公开批判前领导人乔治乌-德治的个人迷信、主观主义和滥用职权。实际上,他早有预谋,酝酿良久,并曾征求两位元老毛雷尔和波德纳拉希的意见。随后便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乔治乌-德治时期被贬的人,齐则予以平反和起用,有的甚至委以重任;在乔治乌-德治逝世后党中央曾决定为乔树立塑像,齐有意始终不予落实;乔的著作和生平等不予再版,等等。(2)排斥异己。齐不能正确对待同志,更不能容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1971年,当时主管意识形态和青年工作的中央书记伊利埃斯库(剧变后任总统)因不同意齐的一些做法而遭贬,由中央调到地方,最后任一家出版社社长。1974年3月,党内元老、时任总理的毛雷尔,因在一系列问题上与齐有分歧,再也忍受不了齐的一套做法而“辞职”。类似例子不少。(3)设法表明自己开明、民主。1965年7月,齐上台后立即在党代会上提出,为防止个人滥用职权、独断专行,“一个党员只能担任一个经常性的政治领导职务,或在党的机关,或在国家机关”,并强调“这是党的最高领导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齐任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和总理分别由斯托伊卡和毛雷尔担任。齐指出,“所有决议都应是集体工作的结果,是党的机构有原则地、广泛地进行研讨的结果”。同时,齐提出今后不要只挂一个人的肖像,要按照姓名字母的排列顺序,悬挂所有常设局委员或政治执委会委员的肖像。 二、树立和扩大个人迷信。(1)自兼多职,大权独揽。齐不顾自己执政伊始提出的“不准兼职”的规定,自己作为党的总书记还兼任了共和国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爱国卫队总司令、社会主义团结阵线主席、全国劳动人民委员会主席等职,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2)吐故纳新,调整班子。齐在1969年党代会上提出一系列人事安排,领导层变化很大,原有9名常设局成员,除齐外只剩下毛雷尔和波德纳拉希2人,其余6人有的被撤职,有的“病退”,有的调整了工作。代表大会决定扩大中央委员会成员,有121名中央委员、75名候补中央委员。(3)任人唯亲,提拔亲信。齐把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试图通过此举在他周围建立起一个百依百顺的班子。(4)敞开大门,组建大党。齐梦想成为大党领袖,为此提出要把罗共建成一个“大党”,把党的大门开向社会,并不断敞大,迅速普遍发展新党员。1965年罗共有145万党员,到1989年已发展到400多万。(5)运用法律,抬高自己。为扩大自己对国家的权力,齐于1974年提出实行总统制,他因此作为总统就可以依法拥有了直接颁布法律、任命政府成员等广泛的权力。 三、大肆施展个人权威。(1)大搞“一言堂”。大会小会都听他的,他说了算,甚至连一平方米的土地要种多少株玉米这类事也得由他说了算。(2)大搞个人专权。齐就是罗共,我行我素,什么话都是“指示”、“圣旨”。利用职权压制不同意见,甚至打击报复,动辄训斥、撤职。(3)大树夫人权威。1971年访华后,开始树立夫人,一年一个新职、高职,最后成为中央常设局委员并兼任党政干部委员会主席。齐大事小事都要事先与夫人磋商、定调,对夫人偏听偏信,许多问题特别是人事问题,实际上是夫人说了算。 一方面,齐奥塞斯库的个人迷信不断膨胀;另一方面,众多抬轿子的人卖力为他歌功颂德,吹捧齐为“杰出的民族英雄”、“罗马尼亚当代历史的缔造者”、“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命运的天才舵手”、“国际共运和工运的楷模”、“当代世界最卓越的人物”等等。全年节日和齐的生日,各界都会有组织地发贺电、贺信,写诗歌、文章等;举办各种集会,与会者都在拉拉队的带领下数十次地起立、鼓掌和欢呼。 齐奥塞斯库搞个人迷信所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惨重的,不言自明,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共产党的宗旨,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齐奥塞斯库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罗举国上下众多群众的反感和不满,最终导致其自身的毁灭,罗共丧失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在罗马尼亚遭受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