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兰克已经完全走向了对民族国家的顶礼膜拜,这样的论断也是有失公允的,在对《论列强》这一文本的阅读中,我们也能感到,另一种激情也回荡在兰克的灵魂深处,这就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欧洲的独立与自由的渴望。这一激情的痕迹于文中处处可见,比如“让我们从这一事实开始:在16世纪,欧洲的自由系于西班牙和法国的对峙与平衡之中……亨利四世之所以受到如此的欢迎,不仅仅因为他结束了法国的内乱,而主要还是因为他由此恢复了欧洲秩序的稳定”,“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运动是宗教性的、民族性的,同时也是符合整个受到威胁的欧洲的利益的”[13]等等。对于像兰克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我们最多只能说,由于历史的局限,同时也是由于自身哲学立场的局限,他未能看到萦绕于他胸怀的两大目标之间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作为整体的欧洲的独立与自由和单个国家自身权势的强盛之间。兰克在《论列强》中向我们提供了一副整体上是乐观的场景:在各个国家对自身权势的追求的同时,它们也在无意中捍卫了欧洲的独立、自由与和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兰克甚少去探讨那些真正促使欧洲成为一个欧洲的精神性因素。以及那些真正在深层次上把欧洲各国联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由兰克在《论列强》中提供的这幅乐观的场景被历史自身证明是不可靠的,作为兰克的后继者,马克斯·韦伯所能看到的已经只是“诸神的冲突”,其中没有一丝和谐的痕迹。同时,兰克的大多数继承者所吸收的都不是他对于整个欧洲的自由与独立的魂牵梦萦,而是兰克学说的另一个方面,“新一代民族主义历史学家,包括西贝尔和特莱奇克,将追随他强调国家尤其是外交事务在历史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尽管他们批评兰克,新一代历史学家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他把大国间的斗争看作是历史中心的思想”[14]。 结论正如我们在正文部分已经提及的那样,以兰克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所掀起的那场历史主义运动是并不缺乏伦理内涵的,它试图挽救由于基督教信仰瓦解而导致的历史意义地失落,进一步,它试图通过重新赋予历史以意义,也就是说,重新划定个体的希望和奋斗的目标,从而来拯救作为个体的人,这一个体的人原本已经由于基督教信仰的瓦解而陷于一种内在的虚无之中。 在这双重虚空(历史的意义的虚空与个体存在的虚空)的压迫下,德国历史主义孤注一掷,把整个救赎的希望倾注到民族国家身上。整个德国历史学派都沉浸于这样一个乐观的信念之下:只要国家变得强大,所有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这样,德国历史学派就使得民族国家这一世俗性的存在处于一个无比尴尬的位置当中,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世俗性的存在,它却不得不背负和担任救世主的角色,而历史最终证明,这种角色的错位不能不导致悲剧性的结果。今天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只要人们不对政治本身倾注太多的激情与希望,那么,一个像希特勒这样的小丑原本是没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的。急切地试图在历史内部就解决历史的意义,急切地渴望通过尘世的偶像来拯救历史的意义,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权力意志,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对世俗权力的顶礼膜拜。 因此,在笔者看来,也是从基督教历史神学的立场看来,德国历史主义所走过的那条悲剧性道路的终极启示就在于:任何试图赋予历史以内在的意义地尝试都不可避免地要失败,历史的意义无法在历史内部得到解决,“上帝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人类每一次自我拯救的伟大尝试虽然不乏悲剧性的崇高意味,但就它们都拒斥了对终极实在的依赖而言,终究免不了因罪的腐蚀而来的最终地虚无。 如果说德国历史主义作为一次试图拯救历史的意义的伟大但又不幸的尝试最终失败了,那么,这就意味着,20世纪、21世纪的人们依然面临着历史的意义的虚空与个体存在的虚空的双重压迫。历史的意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我们依然面临着如何使时间充满意义如何使生活充满希望如何使人性充满尊严的问题。我们能够抛开这些问题吗? 原文参考文献: [1](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时殷弘译.马基雅维里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42-3. [2]新约·贴撒罗尼迦前书[M].五章1-8节。 [3]Eric Voegelin,The new science of politics,in Eric Voegelin,Modernity without restraint,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0,p.151. [4]Leopold von Ranke,'the great powers',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eorge G.iggers and Konrad von moltke.The bobbs-merrill company,Inc.Indianapolis,1973.P.100. [5](德)卡尔·洛维特.李秋零,田薇译.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6. [6]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卷14)(第4章)[Z]. [7]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卷14)(第28章)[Z].此处译文采用的是吴飞三联书店版的《上帝之城》译文。 [8]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卷15)(第17、18章)[Z]. [9]Leopold von Ranke,'the great powers',p.94. [10]斯塔克博士.英译本编者导言[A].(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亚维里主义[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 [11]尼采.卫茂平译.偶像的黄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8. [12]尼采.唐译编译.善与恶的彼岸[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3. [13]Leopold von Ranke,'the great powers',p.66-7,p.74. [14](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彭刚,顾杭译.德国的历史观[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08-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