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沈志华、齐德学编《关于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文件》,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内部编印,1996年。 ②(韩国)《中央日报》1994年7月连载;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No.3,5,6-7,8-9,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1993,1995,1995/1996,1996/1997. ③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苏关系的俄国档案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2期;《关于朝鲜停战的俄国档案选编》,《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4期。 ④沈志华收集整理《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朝鲜战争》第1-17卷,2004年;沈志华、李丹慧收集整理《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中苏关系》第1-22卷,2005年;沈志华、王绍章整理《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苏联占领朝鲜》第1-17卷,2007年。需要说明的是,此三部档案集由于诸种原因皆未得以公开出版。 ⑤另有学者撰文讨论了美国官方在纪念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时新解密的大批档案情况。详见邓峰:《美国公布关于朝鲜战争的最新解密文件》,《冷战国际史研究》第11辑(2011年冬季号)。 ⑥值得关注的是,有关抗美援朝的一些中国地方档案文献也得到整理和出版。例如: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0-1953年各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2002年版;中共吉林市委党校研究室、吉林市民政局、吉林市档案局编《正义的胜利--吉林市抗美援朝专辑》(内部发行),1998年;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选编《北京市与抗美援朝--北京市档案馆解密档案》,《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辑(2006年春季号);上海市档案馆选编《抗美援朝期间上海医务工作者支前档案史料选》,《冷战国际史研究》第6辑(2008年夏季号)。 ⑦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出版的关于朝鲜战争的回忆录、传记和访谈录主要有,柴成文(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原政务参赞及朝鲜停战谈判中国代表团秘书长):《板门店谈判纪实》(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毛泽东、周恩来领导朝鲜停战谈判的决策轨迹》(《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第一线领导班子的形成与沿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师哲(毛泽东的俄语翻译):《抗美援朝时期的中苏朝》,《文史精华》2002年第2期;杨凤安(彭德怀军事秘书)、王天成(志愿军总部参谋):《北纬38°线--彭德怀与朝鲜战争》,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吴瑞林(志愿军第42军军长):《抗美援朝中的第42军》,金城出版社1995年版;吴信泉(志愿军第39军军长):《朝鲜战场1000天:39军在朝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杨迪(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鲜为人知的真情实况》,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郑文翰(志愿军第47军师政治部副主任):《郑文翰日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张明远(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政委)口述《风雪战勤--忆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保障》,《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王奈庆(志愿军政治部战俘训练管理处教育科科长):《“联合国军”战俘纪实--忆朝鲜战争中的碧潼战俘营》,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粟裕:《粟裕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李小兵编译《四国士兵话朝战(之一)》,《冷战国际史研究》第6辑(2008年夏季号);徐龙男:《延边籍朝鲜人民军退伍军人采访录》,《冷战国际史研究》第7辑(2008年冬季号);王亚志:《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⑧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修订版;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1章“中国出兵朝鲜幕后”、第12章“迟到的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1945-1953年)》第4章第1节第2部分“朝鲜战争:与美国冷战的另一种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邓峰:《试论朝鲜停战谈判的缘起--兼谈结盟政治对中国外交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 ⑨薛谋洪、吕杰:《英美特殊关系与英国对华政策》第五章“防止战火蔓延:英国对朝鲜战争的主要考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梅义征:《朝鲜战争与联邦德国的崛起》,《德国研究》1998年第3期;汪诗明:《论澳大利亚参与朝鲜战争的原因》,《史学集刊》2005年第1期;李节传:《加拿大由不涉足远东到卷入朝鲜战争的转变》,《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 ⑩译成英文的有,沈志华:“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ussian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Mao's 2 October 1950 Message to Stalin on Chinese Entry into the Korean War:A Chinese Scholar's Reply,” CWIHP Bulletin,Issues 8-9,Winter 1996/1997; “Sino-Soviet Relation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Soviet Strategic Goals in the Far East in Early 1950,”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2,No2,2000; “Sino-North Korean Conflict and Resolution during the Korean War:A Case Study of Socialist Camp Relations During the Cold War,” CWIHP Bulletin,Issues 13/14,Winter 2003/2004; “Alliance of ‘Tooth and Lips’ or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no-North Korean Alliance,1946-1958,” Working Paper Series 08-09,The U.S.- Korea Institute at SAIS,December 2008; “China and the Dispatch of the Soviet Air Force: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Soviet-Korean Allianc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Korean War,”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33,No.2,April 2010; “Mao Zedong's Erroneous Decision during the Korean War-China's Rejection of the UN Cease - fire Resolution in Early 1951,”Asian Perspective,Vol.35,No.2,April.- June 2011.译成韩文的有,沈志华:《苏联与朝鲜战争》,《北朝鲜研究评论》2000年第3卷第1期;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评估》,《新亚细亚》2000年第7卷第2期;杨奎松:《中国出兵朝鲜之研究》,《北朝鲜研究评论》2000年第3卷第1期。此外,韩国学者还将沈志华、杨奎松、牛军、章百家、李丹慧等人的论文译成韩文,收入韩国韩战研究会编《朝鲜战争与中国》(2001年)和韩国国防部编《六·二五战争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