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既是一个社会运动前后接续的过程,也是一个无数现象存废兴替的过程。史海无涯而生有涯,作为个人的历史学家,即便是穷毕生之力而勤奋为之,也常常难以妥帖地认知和把握整体的人类历史。即使是从总体上把握某个时代、某个地区和某个大国的历史,也有着很大的难度。中国史的研究既有着悠久的本土史学传统的支撑,也最先在近代新史学中发轫,在资料与信息占有与个案、细节的诠释上乃至整个学术积淀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中国史的同仁们,也常常对宏观研究“敬而远之”,以至于史家对之多有忧虑。(26)而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要在起步较晚的中国的世界史领域做宏观历史研究,难度则可想而知。但是,能否把两种研究范式有机地整合起来,将微观研究升华至宏观研究,毕竟是历史研究的主旨与方向,决定着历史学的未来发展前景,需要有人来尝试践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吴于廑先生“通观”研究所彰显的学术勇气尤为令人钦佩。更为可贵的是,吴先生始终提倡立足于微观史学的“通观”考察,反对那种假象臆断、空泛荒疏的历史模式归纳与建构。为此他强调: 通观必须以对一个一个的关键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为前提。我们自己要研究,还要熟悉别人专门研究的成果和著述,尽管他们不一定是从较为宽阔的广度来考察的。没有这个前提,通观就会流于模糊,不清不楚,就不会是一种比较透彻的、在大小轻重之间能够取舍得当的通观。要做到这点,还必须付出认真的、艰苦的努力。(27)正是基于上述理念,吴先生在他所作的上述一系列研究中注意文献征引、史实辨析和域外学术成果的批判借鉴。也正因为如此,他也注重微观研究,认定“历史的专精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在历史研究中: 分目愈细,所作的研究愈益专精。专精的成果愈多,成果的总触及面就愈广,作比较完整的综合考察,也就愈有条件。专精和综合是相辅而行的。没有专精,即使为一个细目作理论概括都会有困难,更不论作广泛的合符科学的综合。同样,不作综合,就不易确定一项专题细目在全局中的地位与意义,更不会由综合概括中发现某些专精的不足从而引发更专、更深入的研究。(28)在提倡宏观考察与微观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时,吴于廑先生尤其强调分目专精的研究虽然是历史研究的基石,但绝对不是历史研究的终点。只有将其升华至综合考察,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历史学的不断进步: 专门研究的积累,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就构成历史某一局部、某一阶段乃至更广泛范围的全貌……为专门而专门,以专门为极致,确实,不一定能产生好的历史。历史学应当在不断的专门研究和不断的综合考察中前进。一些好的历史著作,由之提出的一些已获公众接受并习以为常的历史概念,是概括综合的结果,而非仅仅是广搜史料、就一人一事进行专门研究的结果。(29)同时,吴先生也理性地认识到,既然综合的宏观研究是以专精的微观考察为基础的,就不可能奢求一蹴而就地完成某种探讨而建构起永续性的终极成果,而需依据的微观研究的拓展与诸多新的专精成果来对之进行审视与参照。这是因为在时间、空间上大跨度的宏观研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漏与不足,必须有一个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他指出: 在专门史的研究中作出共性与一般的概括,是有条件的,条件在于史料实证的充分。一旦条件改变,例如发现新史料,新实证,不论这种新的发现是在加强还是削弱以至否定已作的概括,都要据新的发现作新的探讨,再据探讨的新的结果,对已作的概括作相应的补充、修改以至更正。这种改变是历史科学的进步,是概括的完善化。不能因概括不完善而放弃概括。(30)整体综合的研究在专门史中尚且需要依据新的实证研究来做进一步的参照与完善,那么想要在世界历史的宏观研究中单凭个别史学大家的探讨很快就能做出科学的诠释,也是不切实际的。在这方面,吴于廑先生对其世界历史的“通观”研究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指出:“世界史所要求的历史全局的综合,比之断代或国别,更难一举而尽善。不能尽善,则唯有求其逐步接近于尽善。”因此,吴先生提倡宏观与微观研究密切合作,认定“两者分工,不可分道”。(31)同时,他逐渐将视野聚焦在15-16世纪的世界史领域,组合学术团队展开协作研讨。由此可见,吴先生的世界历史研究的“通观”,与其说是建构了一种科学的学理模式,不如说是开辟了一条宽广的学术路径。他所孜孜求索的崇高学术境界,为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标立出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不断鼓舞和鞭策着后辈学者向着这个宏伟的目标奋进! 注释: ①《吴于廑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86页。 ②《吴于廑文选》,第276页。 ③《自传》,《吴于廑文选》,第454页。 ④《世界史前景杂说》,《吴于廑文选》,第35页。 ⑤《自传》,《吴于廑文选》,第455页。 ⑥《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吴于廑文选》,第81页。 ⑦《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吴于廑文选》,第82页。 ⑧《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吴于廑文选》,第82页。 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吴于廑文选》,第83页。 ⑩《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吴于廑文选》,第89页。 (11)《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吴于廑文选》,第91页。 (12)《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吴于廑文选》,第9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