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说,搞不搞航母的问题,是我想了多年的问题。50年代初,曾搞了个海军发展规划。那时,航母不敢想也不可能提,但还有人说是“大海军主义”,国防费都买了海军装备,其他部队还要不要了?航母的问题,我寄希望于以后解决。1979年叶飞来海军,先任政委后改任司令员。当时,我还在301住院,交班是在总医院的病房里进行的,装备建设没谈多少。那时,海军“文革”中积累的许多问题还没解决,还有大批干部压在那里没有结论,查整改的问题,真理标准讨论的问题,主要谈那些事,谈平反冤假错案。其他东西谈得很少。 接下来,萧劲光说,前几天秘书把你在国防大学讲“海军战略”的一个材料给我读了。你说“我国的海军战略是近海防御,属于区域防御的战略”,这符合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一贯主张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毛主席讲的积极防御,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既不屈从外国侵略,也决不进行对外侵略,永远不称霸。需要清楚的是,近海防御,仗怎么打。中外战争史上,在战略退却中组织进攻,在战略进攻中组织退却,是常有的事。近海防御战略,实际上是以近海作战为主,绝非不要中远海作战。事实上,单纯的近海作战是防御不了近海的。 刘华清说,我们这样一个濒海大国,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面临的海上威胁与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仅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不成,必须有航母。积极防御,当然包括战略退却中的进攻,没有航母,不能远距离作战,仗打起来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去年(1986年)8月,听海装和论证中心领导汇报工作,我向他们部署了开展航母论证的问题,要他们从现在起着手开始,好好研究论证。 萧劲光接过来说,过去几十年里,我们没有航母,不是不需要,也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了,也不可能搞。开始几年,为了抗美援朝,集中上空军,后来经济困难了。60年代初,经济刚好转,“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时,技术达不到,经济实力也不行。 刘华清说,现在搞,技术水平提高了,经济上也强多了,但也不是没有问题,财力、技术仍有困难。但不能等。10年内不搞,10年之后再搞,也还会有困难。因此,要早论证,早点把这个问题研究透。那样才有主动权。 萧劲光连连点头说,是这个意思。你这些想法,可以向军委、总部首长作个汇报。 刘华清说有这个考虑。同时提出:您刚才讲的这些意见,我一并向军委首长反映。建议您把对发展航母的看法连同对海军建设的其他一些意见,一并写下来,写成一篇文章,以作为对建军60周年的纪念。 此次交谈后,萧劲光接受刘华清的建议,写成了《建设现代化的强大海军》一文。文章中提出:“何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的强大海军?这是海军各级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包括已经退下来的老同志,应该不断研究的课题。”接下来,萧劲光从海军战略、装备建设、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 文中明确指出:“武器装备建设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没有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海军的现代化。”“我们在研究制造新型核潜艇、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导弹护卫艇等舰艇,和新型轰炸机等海上专用飞机的同时,要不要研究制造航空母舰和航母舰载机呢?我以为是需要的。”这是因为:“我们实行近海防御战略,并不排除到中远海作战。而到中远海作战,没有航空母舰是不行的。一个舰队在远海活动,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制空权,也就没有作战胜利的保证。在远海,没有一种兵力可以取代航母夺取制空权,掩护我远海舰船的活动。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领土南沙群岛距我大陆近1000海里。即使在和平时期,中国海军也应该到这些海区去活动,以保证、维护我们国家在这些海区的地位和权益。到南沙去,就要有航空母舰对水面舰船进行空中掩护、支援和打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有航母到远海去活动,也是保卫世界和平、支援进步力量所需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