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脆弱 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北京西郊发生6.5级地震,震中就在雍正常住的离宫圆明园附近。地震发生时,雍正慌慌张张地逃到圆明园内湖的一条船上聊以避震。也许是逃的速度快了一点,也许是逃的姿势不那么雅观,总之,地震过后,民间议论纷起,说雍正作为堂堂的大国天子,对待兄弟臣子没有仁爱之心,刻薄寡恩,所以才招致天谴。天谴来时,又不安心接受上天的惩罚,只顾自己狼狈逃窜,这样的天子,怕是做不了多久了。 单是国内议论倒也罢了,问题是朝鲜国王英宗也对雍正冷嘲热讽:“以万乘之主,避地震设幕泛舟而居,举措可为骇异矣!”与此同时,更要命的问题还在于,紫禁城皇极殿的一角在地震中被损毁,塌陷了下来。这似乎成了雍正朝国运衰微的实证—皇极殿都残缺不全了,这个王朝还能存在多久呢?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地震引发的政治危机,雍正的心灵遭受沉重打击。没有人知道,雍正其实是一个极其爱惜自己羽毛的人。虽然他的政治手段比较狠辣,很给人刻薄寡恩的感觉,但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过后,雍正总要煞费苦心地找出理由为自己解释或开脱。 这一回地震引发的政治危机,雍正便也想有上佳表现。他开始了危机公关,震后第二天,雍正就发布“罪己诏”,向全国人民承认自己是不像过去那么勤政了,老天对自己的惩罚有理,从今以后他要“知惧修省”。紧接着雍正带领官员们访贫问苦,天天出现在地震现场,表情悲痛,悲天悯人。这时的他,很有大国天子的形象。等形势慢慢缓和下来之后,雍正开始为自己作最后的辩解。雍正写下千字文说,上天降下灾祸,有他做天子的责任,也有全体官民的责任。这个国家是他一个人的吗?不,国家荣誉属于全体官民,国家耻辱也属于全体官民,希望大家今后都要自省过失,不要置之度外。同时,雍正还对地震时自己的狼狈五分钟作出最新解释。他说,在地震发生时,自己就坐在船上,不存在慌慌张张地逃到船上避震的说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上天对他还是很眷顾的,并且地震发生时,跟随他的几百人全都安然无恙,这充分说明上天没有抛弃大清朝,也没有谴责他雍正的意思。大家不要怕,也不要悔,只管跟着他往前走,因为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大国天子。 ![]() 一场地震引发的危机公关至此圆满结束,雍正胜出。当然这样的胜出很大程度上只是雍正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辩解是一回事,民众接受不接受则是另一回事。好在雍正要得不多,事实上他也无法要得太多,如果这个国家不再有对他不利的流言,他就谢天谢地了。 但是,人世间从来少不了流言蜚语。雍正在处理了允禩、允禟、允祉、允这些人之后,帝国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开始满天飞。篡位说、投毒说等政治流言到处流传。这些流言流传的一个结果在雍正五年以触目惊心的形式显现了出来。这一年,一个叫曾静的湖南愤青秀才在获悉这些宫廷秘闻后,觉得雍正这个人真是黑暗无比,于是他派了学生张熙去陕西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起兵反清。但是岳总督政治立场坚定,向雍正告发了此事,愤青秀才曾静及他的学生张熙由是被捕。 对雍正来说,这又是一个巨大打击。人是可以抓起来的,流言蜚语能抓起来吗?天下舆论背后呈现的是天下人心。为此,雍正下令编撰《大义觉迷录》,对曾静所列举的其谋父、逼母、游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佞等“十大罪状”,一一进行反驳。《大义觉迷录》的出笼事实上是雍正心灵脆弱的曲折表现。当一个人压力过大时,反弹也会随之增大。可大到全国一本书的地步,如此在意天下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雍正的不自信。 (责任编辑:admin) |